煤炭工业绿色发展探析
2018-11-01白卫国
白卫国
山东能源经济协同创新中心
能源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能源工业发展成为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的主要支撑之一。我国“富煤、贫油、少气”的特点决定了煤炭工业在我国能源工业占据重要地位。为支撑经济快速增长,能源生产和消费的总量急剧增加,作为主要能源的煤炭处于膨胀式发展。自2000年到2017年煤炭生产由10.1亿t标准煤[1][2]增长到35.2亿t标准煤,增长了约2.51倍;消费由10.7亿t标准煤增长到27.12亿t标准煤,增长了约1.69倍。煤炭行业经历十多年的迅猛发展,产能产量迅速扩张。目前,我国煤炭生产和消费都约占全球的50%。然而,煤炭生产和消费会引发一系列环境问题且日益严重。例如:煤炭开采需要剥离地表,会破坏土地资源和植物资源,毁坏景观生态变化,如有地下水还会造成水体污染,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废矿石等固体废弃物、工业废水,以及矿井瓦斯排放等等都会破坏生态环境;而且煤炭燃烧,排出的CO2造成气候变暖,SO2造成酸雨等情形。
面对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能源资源约束趋紧的严峻形势,高投入、高排放、高耗能和高污染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已不可持续。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纲领。绿色发展作为生态文明建设重要途径,已成为经济转向集约化、调整优化经济结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驱动力。为保障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满足能源生产和消费急剧上升、能源工业可持续发展,尤其是煤炭工业实现绿色发展,亟待深入贯彻“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发展战略思想,着力推进集约、安全、高效、绿色的现代煤炭工业体系建设。国家通过全方位、分层次和分步骤的方式稳步推进煤炭工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的绿色转型发展。按照政策出台重要性、影响力以及实施举措,大致可分为倡导绿色发展、开启绿色发展和落实绿色发展三个阶段。
1 倡导绿色发展
过去几十年,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经济总量持续攀升,已达到世界第二位,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同时也累积了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其中,一个主要的问题就是能源、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处于承受极限状态,凸显能源、资源和环境产生的交叉性问题,即大气雾霾、土壤重金属超标和水体污染等突出的环境问题。为逐步解决问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党的“十八大”,提出了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布局的战略高度,强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在党的“十九大”上,又提出绿色发展,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并要求通过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十三五”规划将绿色发展列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阐明了“推动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的绿色转型,一方面,大力推动生产方式的绿色化,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努力实现整个生产过程的绿色化,不断提高经济绿色发展程度;另一方面,鼓励和引导公众在生活方式上加快向绿色消费转变,构建文明、节约、绿色、低碳的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
本世纪初,我国将节能减排指标纳入考核各级政府的约束性指标,经历了十多年的节能减排工作开展,取得良好绩效。自2000年到2017年,能源消费结构得到极大优化,传统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从92.7%下降到79.2%,天然气、水电、核电、风电等清洁能源消费量占比从9.5%上升到20.8%。现在,中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占全球总量的24%,新增装机容量占全球增量的42%,已成为世界节能和利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的第一大国。未来一个时期,传统能源的发展,生产和消费的主体地位不会发生改变,能源安全稳定供应、对气候变化影响和造成生态环境损坏仍是面对的主要问题。能源的高效、清洁和低碳生产和利用成为共识,逐步扩大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应用成为趋势,能源工业绿色转型发展成为未来能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驱动因素。
为推动煤炭工业清洁高效生产和利用,国家大力推进煤炭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能源结构不断优化的背景下,自2000年到2017年煤炭生产占能源生产总量由72.9%下降到68.64%;煤炭消费由68.5%下降到60.4%。截至2017年底,去除产能5.4亿t,原煤入选率70.2%[3],矿井水利用率达到72%,煤矸石综合利用处置率达到67.3%,井下瓦斯抽采利用量达到48.9亿m3,大中型煤矿原煤生产综合能耗、生产电耗分别达到11.6公斤标煤/t、21.2度/t,煤矸石及低热值煤综合发电装机3600万kW,土地复垦率达到49%。但是,煤炭生产和消费在总量所占比重依然过高,以及产能过剩问题依旧突出。按照国家控制目标,展开煤炭工业绿色发展,需要继续淘汰落后产能释放先进产能,强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现代煤化工,推动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煤制气、煤炭分级分质利用项目措施。在建设美丽中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能源工业可持续发展背景下,煤炭工业将迎来绿色转型发展的重要机遇期。
2 开启绿色发展
绿色发展符合新型工业化的内在要求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方向。《中国制造2025》[4]将绿色制造工程为重点实施的五大工程之一,部署全面推行绿色制造,努力构建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系,以加快实施传统行业绿色改造升级、积极引领新兴产业高起点绿色发展、推进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和积极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入手,推动制造业实现质量更优、效率更高、消耗更少、污染更小、排放更低的绿色转型发展。为落实《中国制造2025》,工业和信息化部制定了《工业绿色发展规划(2016-2020年)》,[5]以绿色发展为导向,紧紧围绕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和清洁生产水平提升,以能源利用效率显著提升、清洁生产水平大幅提升、绿色制造产业快速发展、绿色制造体系初步形成为目标,通过传统工业绿色化改造为重点、绿色科技创新为支撑、法规标准制度建设为保障,实施绿色制造工程,加快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大力发展绿色制造产业。
面对能源资源供应的安全、生态环境破坏和应对温室气体减排等诸多问题,使能源工业作为新型工业化的主要支撑之一,同时存在绿色发展的困境。而且伴随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能源生产和消费仍然在增加。面对能源资源约束日益加剧,生态环境问题突出,调整结构、提高能效和保障能源安全的压力进一步加大,能源工业发展形势愈加严峻。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了我国能源安全发展的“四个革命、一个合作”战略思想,即:推动能源消费革命,抑制不合理能源消费;推动能源供给革命,建立多元供应体系;推动能源技术革命,带动产业升级;推动能源体制革命,打通能源发展快车道;全方位加强国际合作,实现开放条件下能源安全。标志着我国进入了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的新时代,也为能源工业绿色发展指明了方向。在《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6]中提出了“以开源、节流、减排为重点,确保能源安全供应,转变能源发展方式,调整优化能源结构,创新能源体制机制,着力提高能源效率,严格控制能源消费过快增长,着力发展清洁能源,推进能源绿色发展,着力推动科技进步,切实提高能源产业核心竞争力。”。
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的背景下,能源工业绿色转型开启了煤炭工业绿色转型之路。《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战略(2016—2030)》[7]确定 2021—2030年,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60亿t标准煤以内,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达到20%左右,天然气占比达到15%左右,新增能源需求主要依靠清洁能源满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CO2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CO2排放2030年左右达到峰值并争取尽早达到峰值;展望2050年,能源消费总量基本稳定,非化石能源占比超过50%。煤炭是我国主体能源和重要工业原料,今后仍将长期发挥重要作用。实现煤炭工业绿色转型发展是我国能源工业绿色转型发展的立足点[8]:通过合理布局煤炭生产供应、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开发利用和技术应用,控制重点地区、重点领域煤炭消费总量,推进减量替代,压减煤炭消费。预计到2020年,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在42亿t左右,煤炭消费比重降至62%以内。明确的目标对煤炭工业绿色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3 落实绿色发展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大力推动煤炭工业健康有序均衡发展,提质增效的重要机遇期。为使煤炭工业科学合理的优化升级,出台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的诸多政策措施,详见表1。
通过一系列措施,我国煤炭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产能调控取得了一定进展,去产能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煤炭市场实现了供需基本平衡。
表1 2016-2017年我国煤炭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汇总
2016年,全国退出煤炭产能3.9亿t以上,超额完成全年指标[9]。2017年全国原煤产量35.2亿吨,自2014年以来首次出现恢复性增长;煤炭库存恢复到正常水平,去年末重点煤炭企业存煤6100万t,同比下降27.24%。煤炭行业超额完成年初提出的1.5亿t去产能目标任务。2016年和2017年累计完成煤炭去产能5.4亿t以上,已完成“十三五”8亿t目标任务的60%左右。此外,江苏、山西、河南、重庆、甘肃等省份煤炭行业去产能工作均取得一定成效,完成或超额完成2017年去产能目标任务[10][11]。2017年我国煤炭行业运行质量不断提高,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优化,转型升级取得了新的进展。煤炭产能利用率提高8.7个百分点,达68.2%。在68.2%的产能利用率中,井工矿产能利用率为98.7%;露天矿产能利用率为86.2%。[12]
受益于产业结构调整的不仅有产能利用率的提高,还有煤电联营及煤电一体化的迅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