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丰子恺不是世界选择了你,是你选择了这个世界

2018-11-01薛珊由珠海阅潮书店提供

珠海 2018年11期
关键词:桐乡丰子恺画作

文|薛珊 图|由珠海阅潮书店提供

缘缘堂与日月楼是丰子恺先生被人们所熟知的两个故居,但是却鲜有人知其中的故事。“缘缘堂建的时候,外公说那是他用一支派克笔换来的。外公说房子一定要建得方方正正,做人做事也是这样。” 1951年,丰子恺与全家搬进上海陕西南路39弄的日月楼,丰子恺先生长女丰陈宝的子女杨子耘与杨朝婴大多时候,是在这里与外公相处。“因屋子的窗户一面朝东可见日出,一面朝西得望明月而得名。”在这两个名字颇值得品读的房子里,丰子恺先生创作了许多留世之作,记录着生活、时代与人之间微妙的关系。

“燕子今朝又归巢”

1920年,吴梦非、丰子恺、刘质平这三位李叔同的学生创办了中国第一本美术教育期刊《美育》杂志,22岁的丰子恺任广告部主任。这是丰子恺先生刚从日本短期考察学习回到国内的第一年,他刚开始绘画自娱。1924年,朱自清在文艺刊物《我们的七月》4月号刊登了丰子恺的画作《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这是他的作品首次公开发表,在此之前,丰子恺只是将画好的作品贴在门上。

丰子恺先生的艺术语言以幽默风趣、生动可爱闻名,不仅是对生活的写实,还有对生命、万物的怜惜。《天空任鸟飞》里,三个孩子在栏杆处放飞笼子里的小鸟;《得其所哉》里,又是三个孩子,在小溪畔放生竹筐里的鱼;《努力惜春华》里一个孩子在给嫩芽浇水;《蚂蚁搬家》里一个孩子搬来小板凳为排着长队的蚂蚁遮阳,一个孩子在跟大人说话……这些孩童没有明确的面容,像极了我们童年时候的模样。人、物与像,在丰子恺先生的画作中,带有平和的气质,让人回味却又似曾相识,细思则领会一层广阔的意义。

“垂髫村女依依说,燕子今朝又归巢。”这是丰子恺先生为自己的画作写的句子,画面中,一间草房、一棵柳树、一树桃花,天空晴好,两只燕子于细柳间穿行,似乎正要回归故巢。画面右下,女孩一手指着天空,一边站着的估摸是她的母亲,两人在分享着燕子归来的消息。

无论是他的漫画,还是散文,描述的都是生活中平凡的事情,但却让人看过后心生欢喜。丰子恺先生的漫画平易近人却不平庸,他关注四季变化、人情冷暖,世间万物都有被记录的一面。散文言简意赅却不失文字的优美,其中既有无忧的童年,也有青春懵懂的少年,喜忧参半的中年和垂垂暮年。正如朱自清先生所言,“你的文和画就像一首首小诗,我们就像吃橄榄似的,老咂着那滋味儿。”朴素有趣,引人入胜,可以窥见丰子恺先生对于人世间诸相的看法。

巴金曾说:“我的脑子里有一个‘丰先生’的形象:一个与人无争、无所不爱、一颗纯洁污垢的孩子的心。”字里行间,似乎感受一个温润有趣的丰子恺先生。

1932年11月1日,创刊近三十年的《东方杂志》向全国各界知名人物发出约四百多封征稿信,以“于1933年新年大家做一回好梦”为主题。由此引发了一场前所未有、规模空前的“新年的梦想”。征“梦”活动激起热烈回响,截止到12月5日,共收到160多封答案。1933年元旦出版的《东方杂志》以83页的篇幅一下子刊出142人的244个“梦想”,丰子恺先生以漫画形式为这期特刊画了封面和四个梦。丰子恺先生的应征漫画《母亲的梦》中,一个母亲像吹面人似的把小孩子一下子吹成大人好去挣钱,他画的封面是一个儿童在水盆里洗刷地球仪上污垢。

丰子恺先生的“梦”,时至今日,仍能引起许多人的共鸣。

“你若爱,生活哪里都可爱。”

2018年恰逢是丰子恺先生诞辰120周年,时光虽已远去,但这位文化大师在画作与文字中展现出的淡泊心境与生活智慧,在今日,仍为众人提供着光亮与温暖。多个地方举办纪念丰子恺先生的文化活动,9月22日珠海阅潮书店内,丰子恺先生的后人杨子耘与杨朝婴做客文化沙龙,与一众市民分享丰子恺“将一个个苦难化成喜悦”的生平故事,更向大家展示了一幅生动的民国时期人文风貌。9月25日至10月3日在香港亚洲协会香港中心赛马会厅由丰子恺国际文化协会、竹久梦二伊香保纪念馆主办的“诗·韵——当丰子恺邂逅竹久梦二”展览,展出竹久梦二画作40幅及丰子恺作品80幅,展品分别来自日本竹久梦二伊香保纪念馆及丰子恺家族。10月10日,在浙江美术馆“此境风月好——丰子恺诞辰120周年回顾展”开幕,展出丰子恺作品125件,他的师友作品72件,珍贵文献120件,展现了他在文学、绘画、音乐、装帧、翻译等多方面的成就。

在珠海阅潮书店内的沙龙活动,我们也能看到策展人和主办方的用心,将桐乡特色的蓝印花布布置在现场。

你若爱,生活哪里都可爱。你若恨,生活哪里都可恨。不是世界选择了你,是你选择了这个世界。——丰子恺

而11月9日,正好是丰子恺诞辰120周年的纪念日的这天,在丰子恺先生的故乡桐乡,以“我自爱桐乡”为主题,将艺术家置于乡情与乡愁上,勾勒出这位从桐乡石门镇走出去的少年,如何成长成一位知名艺术家的生动过程,并充分展现丰子恺先生终生热爱家乡的浓浓情意。展览分两个单元:丰子恺的艺术人生和丰氏家学。在珠海阅潮书店内的沙龙活动,我们也能看到策展人和主办方的用心,将桐乡特色的蓝印花布布置在现场。“桐乡蓝印花布印染技艺”在2014年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遗名录,以草本植物做料,以寸寸光阴打磨每一匹布料,布料浸入蓝染缸里,经空气氧化,由绿变蓝。无独有偶,丰子恺先生家中也是开染坊店的,店名叫丰同裕。丰子恺先生在《中举人》一文中写道了自己的父亲是清朝光绪年间最后一科的举人,也提及丰同裕在抗日战争开始时被烧毁。1846年,丰子恺祖父丰小康创立了丰同裕染坊,主要收染四乡农民拿来的自织土布和土绸。丰同裕染坊店原设于石门湾后河西岸,虽规模不大,但它却是丰子恺父祖两辈赖以养家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在千禧年后,桐乡当地成立丰同裕蓝印布艺有限公司,保留“丰同裕”这个百年老字号。2018年丰同裕带着丰子恺先生漫画图案系列产品,亮相淘宝造物节,获得不少赞誉。丰子恺先生长女丰陈宝的子女杨子耘与杨朝婴很欣慰,在外公逝世多年后,仍然有这么多人喜欢外公的画作和文章。杨子耘先生名片的一面印着自己和姐姐杨朝婴童年时候站在丰子恺先生一侧看外公提笔的旧照片。“那时候,我们放假都去外公家玩,照片里我抱着一个皮球,那时候一个皮球不便宜,但是外公知道我们喜欢,都给我们买了。”丰子恺先生去世时,杨朝婴25岁,杨子耘23岁,他们与外公之间相处的点点滴滴,印在他们的回忆中,丰子恺先生的言传身教影响着他们的为人处世。“我们的名字都是外公取的,他会根据季节、时令来取名。朝婴是因为在花朝节的早上出生,这天是百花仙子生日,也是外公外婆的结婚纪念日,子耕是因为在耕耘的时候出生。”但是丰子恺先生对孩子们的学业功课从不做要求,用自己的勤奋来以身作则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丰子恺先生的后人均在文化艺术领域各有建树。“外公一般上午创作,中午休息会儿,下午晚饭前看我们在屋子里玩。” 杨朝婴记得小时候特别热闹的年夜饭,她会将当天晚上要做的事写成节目单,英语朗诵、俄语朗诵、唱歌、除夜福物等,丰子恺先生和7个子女及各自的家人齐聚一堂,好不热闹。“除夜福物,是我们特别期待的节目,大家互赠礼物,规定价格在5元以内,大家都特别希望能得到外公的礼物,因为他的礼物都是超额的。但是有一年,丰子恺先生包了一个体积特别大的礼物,大家都在猜是什么,没想到打开以后,里面是一把扫帚。”这可能就是对于生活的热爱,丰子恺先生注重仪式感,即使是清贫的日子,也能过成诗。“外公每年给孩子的压岁钱,是根据孩子的年纪来给,一岁给一块钱。”丰子恺先生像珍视珍宝一般对待孩童。丰子恺先生有篇名为《作父亲》的散文,写了一件孩子们想要他买小鸡的趣事,在文中他不知该如何向孩子直接解释“看见好的嘴上不可说好,想要的嘴上不可说要”,他不愿让成人的世故扰了孩子的天真浪漫。他在散文《颜面》中写道“我叹佩这孩子的造形的敏感。孩子比大人,概念弱而直观强,古所见更多拟人的印象,容易看见物象的真相。艺术家就是学习孩子这种看法的。艺术家要在自然中看出生命,要在一草一木中发见自己,故必推广其同情心,普及于一切自然,有情化一切自然。”

在丰子恺先生的回顾展上,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书协副主席陈振濂则评价说,“丰子恺最重要的艺术成就体现在以大爱关怀社会、关怀人生,这对于当下的社会仍然有很重要的启示。”

如果没有理想的生活,希望至少能满怀热情、梦想、童趣努力地去生活。正如丰子恺先生所说:“你若爱,生活哪里都可爱。你若恨,生活哪里都可恨。不是世界选择了你,是你选择了这个世界。”

猜你喜欢

桐乡丰子恺画作
遇见喵星人
丰子恺漫画里的童年
丰子恺漫画里的童年
丰子恺的“人”和“文”
影像记忆 建设美丽的新桐乡
学生画作欣赏
浅论党报评论的舆论引导力——兼评《嘉兴日报·桐乡新闻》的系列评论
“我心中的航天梦”画作展
“我心中的航天梦”画作展
行走的时髦画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