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名著阅读教学现状及策略
2018-11-01李仪
李 仪
经典名著,就是“历史上遗留下来的那一部分具有较高级价值的作品或著作”[1]。其阅读教学,是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良好思想道德品质”的重要手段[2],也是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养成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重要途径[3]。在此,拟对高中名著阅读教学现状和策略进行探讨。
一.高中名著阅读教学现状
1.重节选篇目阅读,轻整书本阅读
名著读本,历来是教材选文的重要素材。现行的普通高中粤教教材中就有《宝玉挨打》《失街亭》《鸿门宴》等篇目选自经典名著中的段落。人教版教材则专门在必修教材中设置“名著导读”这一板块,指导学生阅读名著。但目前在教学和学习方式上,更多的还是单篇短章的精读,距离作为整本书的名著阅读相去甚远。有一线语文老师曾提出过“单篇得法,整本运用”的教学原则,但一般而言,节选篇目的阅读教学方法不能都运用到整本书的阅读中去,节选篇目阅读着重分析语言,而整本书阅读常常需要作内容和思想上的归纳式分析。另外,节选篇目的阅读又因其篇幅的局限性,会导致学生片面分析人物形象或主题。所以,名著阅读教学不应囿于课本的节选篇目。
2.重阅读活动开展,轻阅读课程开发与实施
当前“全民阅读”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主体,承担着阅读活动开展的任务,而经典名著因其具有较高级的思想艺术价值常常位列推荐书目之首。但仔细观察便会发现,尽管丰富多彩的名著阅读活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阅读热情、营造了良好的阅读氛围,但也有着受众面窄、持续性差等局限。只有因校制宜地开发经典名著整本书阅读课程,把名著阅读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去,并辅以各种营造氛围的读书活动,才能够真正达到让学生多读名著的目的。重视阅读的学校,一定是“阅读活动开展”和“阅读课程开发与实施”两手都抓,两手都硬。
3.重应试教育,轻素质教育
长期以来,高考指挥棒催生了教学中以考带读、不考不读等功利化现象。在这样急功近利的背景下,很有利于个体进行深层体验和精神建构的名著阅读自然是“离中学生甚远”[4]。进而言之,重视素质教育的学校,应该是有针对性地加强指导,采取积极有效的阅读教学对策,使高中生爱上名著阅读。
二.高中名著阅读教学策略
1.教学目标策略
名著整本书阅读教学目标的确定是在节选篇目阅读教学要求的基础上,兼顾整部作品的文学地位、艺术特色、教学价值等,提出更全面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应体现“三位一体”,即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出发来设计。名著整本书阅读教学必须打破传统课堂单一、封闭式的教学形式,应配合多种媒体形态,适应多元文化的时代要求,利用多种学习资源,整合学习情境,甚至是学科间合作,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在名著整本书阅读教学之前,确定书目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结合课程标准与课本内容,关注学生的年龄特点、学段特点、认知水平、阅读兴趣,恰当选择相应的文体、文本作为教学内容,使学生的阅读循序渐进。作品的难易程度要与学生的接受程度相当,不可过高,也不可过低。以下为笔者所在学校名著阅读教学的高中三年教学计划。
2.教学过程策略
名著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有效实施关键在于课堂上教师的“专业引领”[5]。教师通过课堂的有效引领,使学生在课外能够很好地完成名著阅读任务。其教学过程,可分为读前引导、读中指导、读后总结三个版块。
(1)读前引导。读前引导课,主要目标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一方面,导向背景,可以向学生介绍作者及作品的创作背景,补充本书的信息,甚至是与作者或作品有关的奇闻轶事。例如,笔者在执教《富兰克林自传》时,读前引导课就向学生展示了目前流通的美元纸币面额最大的百元钞票。人民币百元钞票上的肖像是毛泽东主席,美元百元钞票上的肖像既不是华盛顿总统也不是林肯总统,而是“印刷工”富兰克林,这就引发了学生对富兰克林这个人物的好奇。
另一方面,导读细节,面对一本书时,只介绍作者与背景,可能难以引起已经泛读过该书的学生的阅读热情,此时教师可根据情况,对名著中精彩的段落、有意思的观点等适当进行点拨,激发学生精读的兴趣。例如,在《三体》的读前引导中,有教师就向学生介绍引力波、人体冷冻的等科技信息[6]。
此外,在学生阅读前,教师应根据不同文本的特点给予学生不同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明白阅读剧本如《哈姆莱特》不同于阅读小说如《三国演义》,阅读理论著作如《人间词话》不同于阅读散文集如《蒙田随笔》,等等。
(2)读中指导。读中指导课,侧重于解决阅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目的是使阅读活动得以顺利进行。此时,指导课主要作用是解答疑惑,着重解决学生读不懂、读不好的内容。首先要鼓励学生“在面临困难时”“积极地去想办法”[7],并做好能“增进阅读效益”的笔记[8]。其次,让学生把阅读中的疑问拿到阅读小组中交流解决,而阅读小组中难以解决的问题,则提交到在课堂上让大家一起来探究。
(3)读后总结。读后总结课,主要是通过学生阅读成果的展示、交流来总结拓展。笔者在执教《富兰克林自传》的最后阶段,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示书籍书腰的设计作品,要求他们写推荐语,以这种富有创意的形式让学生呈现阅读整本书的感受,也对名著读本进行归纳总结,从整体上去解读作品,体会作品内涵,感受作品风格。这一阶段,首先是要保证学生充分理解作品的内涵,其次是要以此为基础,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全方位解读。
2.教学评价策略
在教学活动中,评价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整本书的名著阅读教学也是这样。如果缺乏有效的形成性评价,名著阅读教学效果往往会事半功倍。但是,目前还没有一个完整、系统地针对整本书阅读的评价体系。那么,名著阅读教学如何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呢?
在名著整本书阅读的评价问题上,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关注学生不同发展要求。无论哪种课型,教师都必须参与其中,给予及时的课堂评价。这种评价主要有两种表现:一是要对阅读的内容及时检查;二是要对学生的分享交流或阅读成果给出有效的评价。在教师评价的基础上,要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学生之间的互评,促进学生对自己学习成果的主动反思,提高学习的主动性。
名著的整本书阅读时间跨度大、任务多,对高中生来说,建立阅读档案袋不失为一种合适的评价形式。每个小组或每位学生建立一个档案袋,收集在名著阅读各个阶段、各项任务中有代表性的阅读成果,如读书笔记、活动影像、自我反思、教师评语、同学评语等。阅读档案袋可以清晰地展示小组或学生在名著阅读中努力、进步和成长的过程。这些资料,是学习活动过程的呈现。它一方面能促进学生自我反思与提高,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其学习的自主性,另一方面,也便于教师、学校全面考察学生。
三.结语
经典名著因其“枯燥难懂”而让许多学生“望而却步”[9],而对于早已习惯于单篇课文教学并且平常读书不多的教师来说,也是一种不小的挑战。然而,尽管名著阅读教学难度大、任务重,但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只要我们尽心尽力[10],并且运用恰当的策略和方法,那它就不是不可逾越的高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