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居的人都是善良的
2018-11-01
大家庭是你人生往上走的保护网
女主人包榕与先生认识于10年前,婚龄7年,儿子3岁半。包榕的家是三世同堂的大家庭,因为裸婚的关系,包榕从结婚之日起就跟婆婆住在了一起。婆婆今年75岁,心态却非常年轻,喜欢穿旗袍、穿高跟鞋,举手投足间更是透着优雅。
虽然婆婆较同年龄段的老人显得更为开明、时髦,但自小就被娇生惯养的包榕在加入这个家庭之后,还是感受到了很多的不适应。虽然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但是随着这些琐碎事的日益滋生,婆婆的负面情绪也就日益叠加起来,而此时,包榕也有丝丝的不愉快。每每这时,包榕的先生就备受煎熬。看看先生不知所措的样子,包榕不忍心,于是,就会收起所有的不愉快,先去哄婆婆开心。“一家人难免磕磕绊绊的,但是家和万事兴啊。”虽然从小到大的包榕一直备受家人宠爱,但是她从小接受的是传统教育,对家庭责任感和尊老敬老思想更是耳濡目染,于是,慢慢地,包榕跟婆婆之间好像有了更深的默契。
营造其乐融融的家庭氛围,不是凭借一己之力就能达成的。就像包榕这位从来不会做饭的婆婆,看到为这个家辛苦奔波的儿子和儿媳,在古稀之年竟然学起了烹饪。“别看婆婆有70年没有做过饭,但是她做的饭菜很好吃。”说起婆婆为这个家所做的种种改变,包榕总是一脸感恩。其实,在包榕和婆婆和睦相处的背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道’要修,彼此相互感恩,整个家也就其乐融融了。”
在琐事中走向三代人个性的娴熟对接
有了儿子之后,包榕觉得自己的世界突然开了扇窗,让她看到了更多过去没有看到的景致。“婆婆52岁的时候,公公就过世了,可是婆婆很坚强,她把生活的重心全部转到照顾家庭上来,很不容易。”为了照顾好包榕和孩子,可谓是全家齐上阵。婆婆、婆婆的妹妹以及她干女儿每天都忙得不亦乐乎。“我生儿子的时候恰逢冬天,天气特别冷,而那时候一家人住在没有暖气、煤气的老楼里。”每每提到生孩子时的那段经历,包榕都颇为感慨,“你看我儿子现在脑子发育得这么好,可是多亏了婆婆、姨婆以及小姑子呢!”原来,婆婆每天都会让儿子做游泳练习。“婆婆每天都按时让儿子在家里游泳,那时候因为没有天然气烧水,婆婆都要提前准备很久,比如更换液化气、烧水,再把热水一盆盆注入到‘游泳池’中。”辛劳不言而喻,除了悉心照料儿子,婆婆对月子中的包榕更是照顾得面面俱到。“婆婆每天都问我想吃什么,然后再特别认真地做给我吃,所以我恢复得特别好。”
包榕的儿子上幼儿园1年了,这3年半的时间,婆婆付出的辛苦更多一些。“每天晚上,儿子都是跟奶奶一起睡的,现在婆婆更是把接送儿子上幼儿园当成了每天最重要的事情。”随着时间的推移,包榕愈发觉得三世同堂的家庭氛围是美好的。“作为职业女性,有老人帮忙料理家务、照顾孩子,实在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专家分析
最值得熬至滴水成珠的关系是家庭关系
舒柳敏
(林紫心理机构咨询部主任、副主任咨询师)
有时候聚居不是一种选择,而是开始于一个被选择。好像包榕因为裸婚而不得不进入聚居的生活方式,开始了婆媳关系的磨合。这种聚居关系,往往让存在差异的几种价值观与生活模式因正面相遇而产生很大的冲击。这种冲击从开始到完结,对应了人的心理四个阶段:蜜月期、沮丧期、恢复调整期和适应期。最初还很有新鲜感和有趣,之后出现大量的不适应和无奈感。
许多人往往停滞在第二阶段,然后就会开始寻求譬如分居或者相敬如宾的方式来应对。然而,更为良性和理想的应对是,放下对差异性的强调,耐心积累彼此的好感,共同积极寻找新的相处模式。在包榕的例子中,并不是一味强调自己的包容、大度或牺牲,而是从自己的成长背景中找到了家庭责任和尊老敬老的价值理念,以“善良”为第一要素,去调整自己的具体言行,所以能够不沉浸在压抑和痛苦的情绪里。从不适应、不愉快到其乐融融,聚居家庭成员的相互付出,一定是如同滴水穿石一般恒久与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