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两个强国”战略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
2018-10-31李展宇
李展宇
摘 要:“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以下简称两个强国)战略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重要内容,具有非常重要的时代意义。文章从高校的视角分析了当前“两个强国”战略貫彻落实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并给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两个强国”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科技创新
一、服务“两个强国”战略面临的主要问题
1.企业创新能力有待加强
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对国家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以及提升国家在全球市场上的竞争力有着重要作用。当前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其主要表现一是对外技术依存度高达50%以上;二是资源、能源制约和环保问题日益成为经济高速发展的“瓶颈”。与国外企业相比,国内大部分企业在创新投入、研发能力和成果转化等方面仍存在较大的差距,缺乏应有的技术创新实力。
2.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低
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的报告显示,2017年,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只有15%左右,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只有29%,与发达国家的60%到80%的水平相比相差甚远。当前我国已经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要想实现转型升级,必须解决制约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的体制机制问题,使科技成果更多更快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3.高端创新人才供给不足
当前我国人才供需存在一定的结构性失衡,主要表现为中低端人才的“产能过剩”,和专业技能人才、创新技术人才和中高端人才的“供给不足”。在高精尖产业领域,创新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的供给愈发跟不上变革步伐,实现“两个”强国战略需要大量的高技能型和复合型人才。
4.军民领域互通互用不够
现阶段,“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工作的主要问题有三个方面:一是政策法规的宣传没有完全普及,很多民口企事业单位对军民融合的相关政策没有完全理解。二是信息发布的机制还不完善,对“军转民、民参军”的平台建设尚不能满足富国和强军统一的战略要求。三是军民的技术壁垒仍然突出,军用标准和民用标准不统一的现象普遍存在。
二、贯彻落实“两个强国”战略思想的建议
1.提高高校创新能力,加大高质量成果供给
对于创新驱动发展,一是建议加大对部属高校的支持力度,鼓励高校开展共性技术研究,攻克一批重大关键技术,培育一批高水平科技成果。二是建议依托部属高校设立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和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开展探索性、创新性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三是进一步加大非竞争性科学研究的支持力度,鼓励科研人员进行创新性、探索性的基础研究,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和水平。
2.大力开展技术转移,释放高校科研成果活力
“两个强国”战略将科技创新放到了提高生产力的战略支点,然而目前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仍远低于发达国家。建议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强协同联动,整合资源,建立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合作平台,鼓励高校与地方政府、高新园区和龙头企业建立深层次的战略合作关系,推动高校的科研成果转化推广,服务行业创新和国民经济发展。
3.发挥高校科教优势,加大高水平人才培育
对于人才工作,笔者建议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设立人才培养基金,加强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培养一批科技领军人才,做好科技领域青年拔尖人才选拔工作,开展科技杰出人才奖项评选表彰,吸引优秀人才投身于“两个强国”战略建设。二是要进一步实行更加积极、开放和有效的人才政策,深入实施各类重大人才工程项目计划,加大对高层次科技人才的支持力度,释放人才的创新创造活力。三是要积极推动高校和科研院所整合各方资源,建设工业机器人和网络空间安全等领域人才培训实习基地,鼓励高校为企业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和培训。
4.落实“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服务两个强国建设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是国家战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有关部门应统筹规划,出台相关政策,协同推进各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军民两用成果实施。同时,发挥军工国防系统优势,完善军民融合发展,军民两用技术转化机制、路径,构建军民两用技术转化交易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与产业化。
参考文献:
[1]汪应洛,刘子晗.中国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战略思考[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1-6.
[2]温丽华.习近平网络强国战略思想研究[J].求实,2017(11):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