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市蜜蜂三产发展规划研究
2018-10-31麻友琴马伟锋
麻友琴 马伟锋
摘要 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汉中市蜜蜂产业发展概况、蜜蜂三产存在的问题、蜜蜂三产发展规划,突出“三个结合”的工作方法,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工作思路,以期为推动汉中市蜜蜂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借鉴。
关键词 中华蜜蜂;意大利蜂;三产;规划;陕西汉中
中图分类号 F3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14-0272-01
汉中市蜜蜂包括中华蜜蜂(简称中蜂,Apis cerana)和意大利蜂(簡称意蜂,Apis mellifera Ligustica Spinola)。计划经济时期,汉中地区是蜂蜜主要出口创汇主产区之一。改革开放后,人们对蜜蜂的认识不断提高,众多专家学者从维护农林业生态系统平衡角度、环境保护产业发展角度和提供生态公平公正产品角度等展开论述[1-5]。2017年,世界自然资源联盟从物种保护角度确定每年的5月20日为“世界蜜蜂日”。笔者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试图从一、二、三产业融合的角度,提出汉中市蜜蜂三产规划研究方案。
1 汉中地区蜜蜂蜜源植物及其产业概况
汉中地区位于秦岭巴山之间,素有“七山二水一分田”之称,是中国十大油菜花海之一。汉中地区地处北亚热带向温带过渡区域,气候温暖湿润。海拔500~800 m的汉中盆地为意蜂活动区,海拔800~2 000 m为中蜂栖息地。汉中地区大片的花卉植物有油菜花、梨花、桃花、樱桃花、板栗花、山茱萸花、茶花、映山红花、刺槐花、菊花和牡丹花。汉中地区森林面积大,有长青、佛坪、青木川、朱鹮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黎平、紫柏山、盘龙等森林公园,自然资源丰富,环境优良,具备开发生产无公害、有机蜂蜜的天然条件。
2 汉中地区蜜蜂三产存在的问题
2.1 缺乏各级政府规划
与计划经济时期不同,出口创汇产业缺乏政府的大力扶持推动,虽然相关政府部门也做了一些宣传、培训等扶持工作,但是,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蜜蜂三产的巨大潜力和作用,导致蜜蜂三产基本处于非政府组织和民间利益驱动的状态,蜂蜜深加工和服务业滞后,各种品牌的蜂蜜没有划定生产区域。
2.2 销售处于零散自发状态
蜂蜜销售缺乏统一组织,没有建立信用体系,真假蜂蜜难以区分,质量也无法控制,缺乏分级产品,高档蜂蜜价格不高,低档蜂蜜销售难。
2.3 蜂蜜生产技术和质量控制缺乏统一标准
油菜花蜜、山茱萸花蜜、梨花蜜、樱桃花蜜、百花蜜等产品生产和质量控制标准没有严格区分,蜂场选择、蜂蜜包装、蜂蜜保存和运输质量控制都处于自发状态。
2.4 蜜源植物保护和发展欠缺
早春季节,蜜蜂刚出来活动,开花植物少,蜜蜂种群的发展壮大不利于蜜源植物保护。秋冬季开花的蜜源植物发展较少,不利于扩大生产期和维持蜜蜂种群。
3 汉中蜜蜂三产规划
3.1 发展中蜂和意蜂产业区划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参考北京山水自然保护中心熊猫森林蜜打造的成功经验,在各区县蜜源植物集中的区域,生产品牌蜜,如在海拔>800 m的地区生产中蜂高端品牌熊猫森林蜜、保健品牌山茱萸蜜、百花蜜和特产品牌栗花蜜;在海拔500~800 m的地区生产意蜂蜜槐花蜜、梨花蜜、油菜花蜜、桃花蜜、樱桃花蜜。
3.2 大力发展当地花卉植物
在各种花卉适应生长区种植山茱萸、菊花、栀子花、桃花、牡丹花、刺槐花、樱花、梨树、柑橘、苹果、猕猴桃、枇杷和油菜花。
3.3 合理布局与选择蜂场
一方面,在有大片蜜源植物的地方布局蜂场,给予养蜂用车、蜂箱、养蜂用房和摇蜜机补贴。另一方面,在蜂场周围5 km范围内清除污染源和有毒植物,保证蜂蜜质量,同时做好蜂场登记、产量、质量的编号跟踪和档案记录。
3.4 大力开展技术培训
邀请熊猫森林蜜品牌技术专家、当地专家和志愿者开展技术培训工作,保证每位生产者掌握该品牌蜂蜜生产的技术要点,并掌握技术标准和质量控制标准。建立政府管理机构和行业协会,具体负责蜂蜜三产管理工作。
3.5 加强蜂蜜生产质量标准化管理
在蜂蜜生产过程中严禁掺假,严格按照食品标准生产,杜绝不卫生行为。通过统一用药管理实施病虫害防治工作,保持蜂箱干净卫生、统一用摇蜜机摇蜜,分花种生产、销售蜂王浆。暴雨季节和越冬期加强预防野生动物和人为干扰破坏活动。
3.6 质量控制指标检测
按照生产者编号对其产品果糖和葡萄糖、蔗糖、碳-4植物糖、氟胺氰菊酯、大米糖浆、锌(以Zn计)、铁(以Fe计)、铅(以Pb计)、氯霉素、四环素族抗生素、硝基呋喃类、链霉素等化学成分指标和水分含量、色泽等物理指标进行检验登记建档以及质量跟踪追查。
3.7 统一品牌包装、运输、保存和销售
每位生产者应采用不同编号和严格的生产、包装、运输流程,保证蜂蜜在各个环节质量不变质,建立信用体系,使消费者买到货真价实的放心产品。
3.8 结合蜂产业发展休闲观光旅游
选择条件良好的蜂场,全力打造具有浓郁文化氛围的“蜂情小镇”,建立“中国蜜蜂博物馆”“中华蜜蜂文化主题园”。引进企业,打造集蜂产品保健、蜂针疗法、蜂毒蜂疗、休闲观光于一体的保健休闲文化中心。开发宠物蜜蜂,引导养蜂业由“卖产品”向“卖文化”转型;引导蜂产品向美容化妆、护肤品、保健品以及饮料等方向拓展,打造一、二、三产业有机融合的蜂业全产业链。
4 结语
新一轮的蜂蜜市场竞争,将是产品策划、渠道选择、价格策略、促销组合、销售节奏、经销商策略、团队激励甚至是资本运作等一系列综合力的较量。目前,蜜蜂养殖作为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的一项重要产业,针对蜜蜂产业蜜蜂养殖、养蜂检疫、产品包装、品牌推广、技术培训等问题,有针对性地逐一解决,做到标准化、专业化,并统一质量、统一品牌、统一技术。突出“三个结合”,即突出蜜蜂产业与县域经济发展相结合,逐步做大蜜蜂产业,探索实施产品深加工,衍生蜂蜜附加值,打造一批生态健康产品,助推县域经济发展;突出蜜蜂产业与增加农民收入相结合,引导农民参与合作社,不断增加农民在蜜蜂产业中的经营性收入,助推农民增收致富;突出蜜蜂产业与脱贫攻坚相结合,通过蜜蜂产业覆盖更多的贫困户,使其成为贫困户的兜底产业,助推脱贫攻坚。实现三产融合,一是产业发展初期问题,要树立大产业意识,从做好顶层设计入手,全面解决技术培训、品牌整合与打造、产品销售等初期性问题;二是县级龙头企业培育壮大问题,通过政府引导,多方引进社会企业参与合作,整合力量抱团发展。三是产业发展模式和带动贫困户脱贫方式问题,要解决好产业发展组织体系、经营体系各个环节的问题。
5 参考文献
[1] 张波,麻友琴,袁朝晖,等.中华蜜蜂种群趋势与影响因子[J].西北大学学报,2011,9(6):10-14.
[2] 卫生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蜂蜜:GB 14963-2011[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1.
[3] 陈文革,孙龙华,袁朝晖.中华蜜蜂蜂蜜质量检测[J].西北大学学报,2014,12(4):15-18.
[4] 杜小如,杜建中,李珺.熊猫牌蜂蜜采集技术规程[J].现代农业科技,2016(11):312-313.
[5] 杨东,王静,袁朝晖.熊猫牌蜂蜜蜜源植物种类物候监测报告[J].现代农业科技,2017(2):228-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