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叶松球蚜风险分析报告
2018-10-31周建波
周建波
摘要 落叶松球蚜是我国东北、西北、华北北部地区为害落叶松林的主要害虫之一,发生时致使受害树针叶发黄,危害严重时影响树木生长。本文通过对落叶松球蚜的风险分析,得到其风险评估值R=1.60,在我国属于中度危险的林业有害生物。
关键词 落叶松球蚜;转主寄生;风险评估
中图分类号 S7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14-0120-01
Abstract Adelges laricis Vallot is one of the main pests in Northeast China,Northwest China and north of North China,which is harmful to deciduous pine forest.It causes the tree′s needles to be yellow,and affects the growth of trees when the harm is serious.Through the risk analysis on Adelges laricis Vallot,the risk assessment value R=1.60,indicating Adelges laricis Vallot is a moderately dangerous forest pest in China.
Key words Adelges laricis Vallot;heteroecism;risk assessment
落叶松球蚜(Adelges laricis Vallot)属同翅目球蚜科球蚜属,第一寄主为云杉,第二寄主为落叶松,具有转主寄生的特点。该虫主要刺吸针叶危害,分泌蜜露,可诱发煤烟病,造成枝条枯萎和树势衰弱,严重影响树高生长,严重时可降低当年落叶松生长的40%[1]。该虫生活史较复杂,通过有性、无性多代繁殖,世代重叠严重,发生期较长,因其表面有虫瘿包裹,防治较为困难。对云杉、落叶松生长造成极大威胁,对母树林危害更甚,有逐年加重趋势。因该虫分布广、传播快、危害重,防治难度过大,有必要对该虫进行风险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准备材料:解剖刀、镊子、铁铲、枝剪、大头针、网罩、解剖镜、酒精、手压喷雾器、喷烟机、化学药剂、饲养笼等。
本试验研究采用室外调查与室内饲养方法,在室外长期设立标准地观测其生物学特性及发育进展情况;并使用化学、物理、营林等综合防治措施研究探讨其防治方法,使用网罩、饲养笼饲养天敌,观察天敌防治效果。
2 风险评估
2.1 分布和管理
2.1.1 分布情况。国内分布于东北三省、内蒙古、青海、新疆、陕西、山东等地[2];国外分布于欧洲、加拿大和美国[1]。
2.1.2 控制措施。落叶松球蚜在落叶松纯人工林里发生严重,造林时应尽量避免云杉和落叶松的混交。此外,应及时清理林间雷击木、倒木、枝柴等,进行常规或修枝,改善林内通风状况。
在河北地区,虫瘿形成后且未开裂前(一般在6月下旬至 7月上旬左右)可采取人工摘除虫瘿再集中就地深埋或销毁[2]。此种物理防治方法操作简便、成本低廉,适合3 m以下的中幼林。
3月下旬至4月上旬,在落叶松林用2.5%溴氰菊酯、5%氯氰菊酯2 000倍液喷施杀卵。瘿蚜迁飞期喷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 600~2 000倍液防治[3],还可在6—9月的7:00前和19:00后施放灭虫烟剂(苦烟乳油或者3%高渗苯氧威乳油效果兑柴油)进行防治,效果较好[4-8]。
人工助迁食蚜蝇、瓢虫、草蛉等天敌及林间食虫鸟类,可抑制落叶松球蚜的种群密度[9-12]。
2.2 扩散蔓延的可能性
2.2.1 寄主植物及其分布。落叶松球蚜主要为害红皮云杉(Picea asperata Mast.)、白杄(Picea meyeri Rehd.et Wils)、青杄(Picea wilsonii Mast)、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 Mayr)。红皮云杉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北大小兴安岭、长白山区、内蒙古赤峰一带、内蒙古多倫及盟林郭勒盟海拔400~1 800 m地带;落叶松主要分布在我国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林区及我国华北、西南地区,为主要森林组成树种;白杄、青杄在东北三省、内蒙古及河北北部地区均有分布。
2.2.2 在全国的适生性、抗逆性和适应性分析。落叶松球蚜主要为害云杉和落叶松,危害寄主相对专一,伴随落叶松的分布而分布,其适生范围与寄主分布吻合。落叶松球蚜繁殖迅速,在高寒地带具备云杉和落叶松的条件下,可完成完整的生活史。在湖北等地,不需转主,持续为害落叶松,适应性和抗逆性较强。
2.2.3 传播渠道。蚜虫借助风力等力量可进行自然传播,并可通过检疫调运车辆的带蚜寄主种子、苗木、木材等进行远距离人为传播。因此,严格依法开展该虫发生区苗木、木材调运检疫程序,发现疫情及时处理,防止该虫向外传播蔓延。
2.3 我国天敌分布情况及制约能力
调查表明,瓢虫、食蚜蝇、草蛉及林间食虫鸟类对落叶松球蚜种群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落叶松在我国多为人工纯林,生态多样性较差,天敌很难发挥较好的控制作用。
2.4 对经济和非经济方面的影响
2.4.1 在国内的危害情况。落叶松球蚜是为害落叶松和云杉的主要害虫之一,生活史复杂,有转主寄生的特点,其形态也具有明显的多形性。该虫繁殖迅速,抗逆性较强,危害严重,防治困难,威胁树木的高生长,严重时可降低当年落叶松高生长的40%[1]。
2.4.2 潜在的经济影响。落叶松在针叶树种中是较耐寒的树种,寿命长,树干高大通直,生长迅速,适应性强,适应范围广,是我国东北三省、内蒙古林区、华北、西南林区高山针叶林的主要组成树种,也是主要针叶用材林树种之一。如果落叶松球蚜发生严重,会影响其正常生长,减少蓄积量,造成较为严重的经济损失。
2.4.3 非经济方面的潜在影响。落叶松为森林景观树种,秋季(10月左右)在东北或者河北北部坝上地区落叶松针叶变黄,受到广大游客和摄影者的喜爱。一旦落叶松遭受球蚜危害,容易感染煤污病,不仅影响生长,还影响树木的观赏性。由于落叶松球蚜根治非常困难,打击了人们种植落叶松的信心,也影响了造林绿化和生态环境建设。化学防治落叶松球蚜会造成局部环境污染,对生态环境有一定的影响。
2.5 检疫和铲除的难度
该虫一般1年发生3~4代,生活史复杂,具有转换寄主的特点,防治时期不易准确掌握,做好每代防治的工作量很大。由于该虫体表有蜡质分泌物,着药困难,影响化学防治效果,该虫1龄或2龄若虫在树干、枝条缝隙内休眠越冬,容易随植株调运远距离传播,检疫封锁难度大。该虫分布较广,基本上随落叶松的分布而分布,大面积防治的难度大[13-15]。
2.6 定量评估
根据上述定性分析,按照林业危险性有害生物风险分析指标体系和评判标准进行分析。落叶松球蚜的各项评判指标赋分见表1。
根据以下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定量分析计算公式,分别进行各项评判指标(Pi)和风险R值的计算:
按照2.50≤R<3.00为特别危险、2.00≤R<2.50为高度危险、1.50≤R<2.00为中度危险、0≤R<1.50为低度危险的分级标准,落叶松球蚜在我国属于中度危险的林业有害生物。
3 结论
通过上述对林业有害生物落叶松球蚜的风险性分析得出,其风险评估值R=1.60,在我国属于中度危险的林业有害生物,建议列入我国林业危险性有害生物名单之内。
4 参考文献
[1] 张德海,王恩光,景海程,等.落叶松球蚜药物毒杀试验[J].青海农林科技,1998(3):15-16.
[2] 刘晓兰.塞罕坝林场落叶松球蚜生物学特性及防治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15,21(24):119-125.
[3] 马爱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历(一)[M].北京:中國林业出版社,2010.
[4] 郭亚民.天祝林区华北落叶松球蚜发生现状与防治对策研究[J].甘肃科级,2012(9):166-168.
[5] 赵文杰,毛浩龙,袁士云,等.落叶松球蚜生物学特性及防治试验研究[J].甘肃林业科技,1994(2):32-34.
[6] 于淑香,邱莉,张起华.落叶松球蚜识别与防治技术[J].吉林林业科技,2016(11):61-62.
[7] 王维,宋太伟,王柏泉.鄂西南地区日本落叶松球蚜生物学特性的研究[J].湖北林业科技,2002(1):38-40.
[8] 聂俊青,郭守玲,郭德卿,等.大通落叶松球蚜防治药效对比试验[J].青海农林科技,2008(2):12-13.
[9] 沈建强.3%高参苯氧威防治落叶松球蚜初报[J].甘肃科技,2008,24(10):165-166.
[10] 任忠杰.落叶松球蚜防治技术[J].吉林林业科技,2011(11):56-57.
[11] 王令梅,周志萍.落叶松球蚜发生规律及药剂防治试验[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2008(1):51-52.
[12] 张宪红,范淑艳,徐云峰,等.落叶松球蚜指名亚种的无公害防治技术[J].吉林林业科技,2013(9):55-56.
[13] 崔明哲,侯俊.云杉幼树落叶松球蚜瘿蚜防治试验初报[J].吉林林业科技,2015(11):39-41.
[14] 东北林业大学.森林害虫生物防治[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9.
[15] 肖刚柔.中国森林昆虫(增订本)[M].2版.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