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蒙城县玉米新品种筛选试验
2018-10-31陈峰
陈峰
摘要 于2017年在蒙城县开展玉米新品种筛选试验,结果表明,裕丰303、联创808、鲁单9088、秋乐218、华皖267、庐玉9105、隆平206、隆平208等品种已经成为蒙城县玉米主推品种,可以继续推广;秋乐368、金西北308、联创825、中科玉505、德单123、鲲玉8号等表现较好,可以继续引进种植。
关键词 玉米;品种筛选;安徽蒙城;2017年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14-0047-02
通过开展优良玉米新品种的筛选试验,对蒙城县玉米新品种的推广起宣传、引导、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为选拔主导品种、加快玉米新品种推广步伐,促进品种更新换代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点设在蒙城县农业科技示范场。试验地多年连续小麦-玉米秸秆还田,前茬小麦,平均产量9 000 kg/hm2。土地平整、肥力均匀,灌排条件较好。
1.2 试验材料
供试玉米品种共19个,分别是农大372、裕丰303、联创808、秋乐218、鲁单9088、华皖267、金赛38、庐玉9105、华农138、隆平206、隆平208、中科玉505、华皖611、德单123、联创825、鲲玉8号、豫禾781、秋乐368、金西北308。
1.3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19个处理,即每个品种为一个处理。不设重复,顺序排列,每个品种面积667 m2。四周设3 m保护行。
1.4 试验过程
板茬直播。6月4日种肥同播,施用复合肥(15-15-15)750 kg/hm2作基肥。等行距种植,行距60 cm,株距24.5 cm,留苗密度6.75万株/hm2。7月15日追施尿素300 kg/hm2。6月11日出苗,6月23日定苗。6月27日苗后化学除草。7月23日用1%甲维盐750 mL/hm2防治玉米螟等虫害[1-2]。
10月9日取样。收获前采用对角线法,每个品种选择有代表性的样点3个,每个样点连续收4 m2,计12 m2。10月21日机械收割,脱粒机脱粒,称重,同时测水分含量[3-4]。
1.5 试验期间气候情况
播种时土壤墒情较好,对一播全苗有利。出苗至拔节期,降水偏少,但土壤墒情基本满足玉米生长需求。7月15—28日无降水,土壤墒情变差,不利于玉米孕穗等生长发育;同时,最高气温持续7 d超过35 ℃,个别品种出现缺粒、苞叶包不严、雌穗畸形等非正常现象,严重影响产量。抽雄吐丝后,雨水偏多,特别是9月下旬后持续阴雨天气,对玉米品质影响较大。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育期
从表1可以看出,参试玉米品种生育期在101~106 d之间,以庐玉9105和鲲玉8号最长,秋乐218和鲁单9088最短。
2.2 农艺性状
从表2可以看出,参试品种株高在228~297 cm之间,穗位高在84~128 cm之间,穗长、穗粗相差不大,倒伏、空秆不严重,轴色有的为红色,有的为白色,出籽率在84%~89%之间,相差不大[5]。
从表3可以看出,参试19个品种中,实测产量在6 883.3~9 349.0 kg/hm2之间,产量前10位的品种分别是秋乐368、金西北308、裕丰303、联创825、鲲玉8号、联创808、中科玉505、鲁单9088、庐玉9105、秋乐218[6]。
3 品种综述
参试19个品种中,红轴品种占73.7%。其中参试2年及2年以上的品种有农大372、裕丰303、联创808、秋乐218、鲁单9088、华皖267、金赛38、庐玉9105、华农138、隆平206、隆平208等11个品种;参试1年的品种有中科玉505、华皖611、德单123、联创825、鲲玉8号、豫禾781、秋乐368、金西北308等8个品种[7-11]。综合近2年及2年以上玉米展示试验看,参试2年及2年以上玉米的品种裕丰303、联创808、鲁单9088、秋乐218、华皖267、庐玉9105、隆平206、隆平208等品种已经成为蒙城县玉米主推品种,可以继续推广;参试1年的品种秋乐368、金西北308、联创825、中科玉505、德单123、鲲玉8号等表现较好,可以继续引进种植[12-14]。
4 参考文献
[1] 张伟,王颖,王金华.玉米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J].现代农业科技,2009(2):148.
[2] 任大勤,李贞,赵杰.黄淮海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6(11):26-27.
[3] 燕树锋,齐建双,铁双贵,等.遮荫对黄淮海玉米主栽品种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16,32(33):49-54.
[4] 牛峰.黄淮海(南片)夏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规程[J].种子科技,2010(3):41-42.
[5] 张伟,王颖,王金华.玉米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J].现代农业科技,2009(2):148-150.
[6] 李少昆,姜振東.玉米化控技术及其应用[J].新疆农业科技,1994(4):40-41.
[7] 何锐宗.北海市玉米品种比较试验[J].种子世界,2009(2):22-23.
[8] 赵群,高锦秀,尚文成.玉米新品种比较试验[J].种子世界,2007(10):28-29.
[9] 卢瑞乾,张素娟.河南省玉米展示品种比较试验[J].种子世界,2007(10):31-33.
[10] 李继玲,陈国萍,吴逸远,李斌.普通玉米新品种比较试验[J].种子世界,2007(12):22-24.
[11] 李德锋,姜义宝,付楠,等.青贮玉米品种比较试验[J].草地学报,2013,21(3):612-617.
[12] 王祎刚,张波,张志辉,等.玉米品种比较试验[J].现代农业科技,2011(8):70-71.
[13] 岳明强,阎旭东,徐育鹏,等.玉米品种比较试验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4,42(3):685-686.
[14] 毛小伟,毛水根,胡依君,等.江山市2016年春播甜玉米品种比较试验[J].基层农技推广,2016,4(12):2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