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比亚新闻传播业:在统一与分裂之间
2018-10-31马晓霖段九州
马晓霖 段九州
利比亚处于非洲北部的中心和地中海南岸,是地中海沿岸国家中海岸线最长的国家之一。1911年,利比亚西部城市班加西遭到意大利人从海上进攻并沦为意大利殖民地。在二战中,意大利被英军击败,利比亚随后由英国短暂占领。1951年,利比亚宣告独立,成立以伊德里斯一世为国王的联合王国,1969年9月1日,卡扎菲领导的自由军官组织发动政变推翻伊德里斯国王建立大众共和体制。经过数年政治斗争,卡扎菲于1977年发表《人民权力宣言》,宣布利比亚进入“人民直接掌握政权的民众时代”。1990年,总人民大会通过决议,卡扎菲正式被称为利比亚最高领袖。①2011年2月17日,利比亚爆发反政府的武装起义(又称“2·17”革命),卡扎菲政府于当年10月倒台,2012年3月,利比亚东部地区宣布实行联邦自治。2013年5月,国名改为利比亚国。
利比亚现代新闻传播业诞生于19世纪中期。独立之前,利比亚的新闻传播业已经开始在全国各地生根发芽,具有强烈的地方特色。从1951年独立建国到2011年“2·17”革命之间,利比亚新闻传播业的发展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始于1951年12月24日利比亚独立并建立联合王国,第二个阶段始于1969年9月1日联合王国被推翻并建立共和国。在这两个阶段中,利比亚新闻传播业的统一程度不断加强,具有强烈的利比亚国家特性。2011年卡扎菲政权被推翻后,该国新闻传播业再次陷入各地分裂的局面。
随着科技进步,利比亚的新闻传播业也积极应用互联网等传播手段,丰富了新闻传播的内容和方式。本文梳理利比亚新闻传播的历史发展脉络,考察政局变化对利比亚新闻传播业统一性和分裂性的影响,试图展现不同阶段的行业图景和时代特色。
一、独立前利比亚的新闻传播业
在独立前,利比亚在行政上分为黎波里塔尼亚、昔兰尼加和费赞三个地区,稍具规模的城市只有的黎波里和班加西。这个阶段是利比亚现代新闻传播业的萌芽期,各地区和城市独立发展,缺乏统一的利比亚特性。1866年,的黎波里发行利比亚第一份阿拉伯语报纸《西的黎波里报》,早于埃及著名的《金字塔报》。1919年意大利殖民期间,班加西才出现第一份阿拉伯语报纸《真相报》,主编是意大利人约翰·乌拉米。1920年,班加西出现第一份当地人自己主办的阿拉伯语报纸《祖国报》,由利比亚媒体人阿瓦德·布纳希里任主编。②布纳希里属于当时具有民族国家意识的进步青年,因此《国家报》也成为传播利比亚反殖民思想的阵地。当法西斯势力在意大利上台后,布纳希里被迫逃亡土耳其,殖民政府在其缺席的情况下宣判其死刑。
其后,二战英国占领期间的1943年,由本地人主办的阿拉伯语报纸《班加西报》创刊,1967年改名为《祖国报》。1943年,利比亚还发行了以抗击意大利入侵民族英雄命名的文学和艺术类阿拉伯语月刊《奥马尔·穆赫塔尔》。英国占领期间,英军在军营里创办了首家利比亚英语广播电台,主要为士兵播放新闻和音乐,极少有本地化的内容,但英军和本地人都可以收听。
二、广播电台作为新闻传播业的先锋
广播电台是20世纪阿拉伯世界的最重要新闻媒介,其传播范围覆盖面广,甚至可以穿越国界。在1951年利比亚独立前,英国占领当局开始允许班加西设立本地电台,但各类电台都要接受英国大使馆的监督。伊德里斯一世国王统治时期,利比亚的广播电台运营主要依靠外国提供的技术。1956年,利比亚本地市场开始出售半导体收音机,电台播报时间也从最初的15分钟延长到几个小时。同一年,的黎波里诞生本地广播电台,名为“这里是西的黎波里”,之后又以广播内容出版了《利比亚广播》杂志(又名《西的黎波里》)。
经过独立前后的试验阶段,的黎波里和班加西两地的广播电台开始向全国普及的电台转型。③1959年,的黎波里和班加西的广播电台合并为“利比亚广播”。1969年,利比亞全国只有两座在1957年建立的广播电台,用阿拉伯语和英语从的黎波里和班加西广播。自从20世纪70年代初起,利比亚政府大力发展广播事业,为其购置了大量先进设备。1977年起,利比亚开始发射短波频率广播,主要是向海外利比亚人宣传政府政策。后来,利比亚国内逐渐出现三个主要短波发射点:的黎波里-赛卜拉泰(13.11 E x 32.54 N )、赛卜哈(14.50 E x 25.52 N)和班加西(20.04 E x 32.08 N)。
在20世纪80年代,利比亚的广播电台成为中东地区最有影响力的阿拉伯语传媒之一。它针砭时弊,批评其他阿拉伯国家政策,尤其在埃及与以色列媾和后,积极呼吁阿拉伯国家抵制埃及。正因为如此,利比亚广播电台经常被批评为煽动邻国内乱。这一时期利比亚重点发展广播电台事业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政府意识到广播电台是对内对外宣传其政策的利器;其次,民众依赖英国广播公司(BBC)、“美国之音”(VOA)、“德国之声”(WD)等国际电台获得资讯。为了与国际电台争夺舆论阵地,利比亚政府着力提高本国的广播电台的专业水平和影响力,并在马耳他设立名为“地中海广播”的新电台。
广播电台巨大的影响力使得卡扎菲政府对其重视超过其他新闻媒介。1973年,利比亚政府还组建了“阿拉伯之声”电台,它继承埃及前总统纳赛尔的泛阿拉伯民族主义主张,宣传反帝反殖思想,号召阿拉伯世界实现统一。该电台采用阿拉伯语、英语和法语播报,除主要面向阿拉伯世界和欧洲广播外,它还对俄罗斯、保加利亚、波兰、罗马尼亚、捷克等东欧国家及部分非洲国家广播。自从2000年以来,利比亚国内各地区的广播电台增加到11家。
三、新闻传播业的国家化进程
独立六年后的1957年是利比亚现代新闻传播业的转折点,媒体开始传播统一的国家观念和为国为民牺牲的归属感。的黎波里和班加西的各类全国性新闻机构也相继问世,成为爱国作家和诗人的发声渠道。利比亚新闻传播业与过去的地方特性切割,成为展示国家历史、文化和梦想的平台。在联合王国时代,新闻传播业开始牢牢被政府掌控,所有电视和电台都归属文化和信息部管理。
卡扎菲执政后,于1972年颁布《媒体法》,规定一旦任何纸媒发表影响国家稳定或推翻革命政权的内容,该法律赋予新闻部取消其经营资格的权力,该法律在卡扎菲时代一直有效。1976年系统体现卡扎菲“第三革命(也称绿色革命)”理论的《绿皮书》发表,其第一章包含了卡扎菲关于媒体自由和民主的概念,利比亚新闻传播业的法律环境再次改变,所有私营纸媒都被禁止。利比亚所有纸媒都归国家信息委员会所有,具体负责运营的机构是利比亚媒体总公司。
1.国家新闻传媒机构的壮大
利比亚国家新闻机构壮大的第一个标志是国家通讯社的成立和发展。在20世纪60年代早期,利比亚王国政府向国际专家咨询,着手制定成立国家通讯社的计划。应利比亚政府请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63年派遣专家,研究利比亚成立国家通讯社的可行性。1964年10月6日,伊德里斯一世颁布“利比亚国家通讯社法令”,总共16个条款,规定国家通讯社是国有企业,由政府资助和监管。法令还指出,国家通讯社是唯一合法的全国各类官方新闻来源,私有部门无权收集或分享国内和国际事件的相关信息。④在卡扎菲时代,国王时代的国家通讯社改名为民众国通讯社(Jamahiriya News Agency,JANA)。该通讯社在利比亚全国各地、阿拉伯世界及全球主要城市都派驻了记者,通过听译外国电台和翻译外国报纸来获得国际新闻资讯。民众国通讯社每天发行阿拉伯文、英文和法文新闻稿,在巴黎、伦敦、罗马、贝鲁特等城市设有分社,旨在向读者提供最新的当地和国际新闻。⑤
利比亚国家新闻机构壮大的第二个标志是国家成为新闻行业发展的主要支持者。1969年“九一”革命前,利比亚的新闻文化事业十分落后,偏远地区甚至缺乏最简单的文化娱乐设施。“九一”革命后,卡扎菲政府十分重视新闻媒介与文化事业,认为大众媒介和文化事业有助于提高群众的思想认识水平。大众媒体和文化事業还有对外宣传利比亚取得的成就、宣传“第三理论”和利比亚政府对外政策,以及同外部世界沟通和交流等职能,是利比亚进行改革和建设的重要工具。石油的发现和开采改变了所有知识相关领域,也间接提高了利比亚新闻传播业的水平。1969年,利比亚用于新闻和文化事业的政府预算不过150万第纳尔,1979年达到1.3亿第纳尔,1988更高达3亿多第纳尔。20年间,利比亚政府用于这一领域的预算增加了约200倍。经过利比亚政府多年的努力,文化中心、电影院、图书馆和剧场在城市和乡村普遍建立。作为当时颇具影响力的现代化宣传工具的电视和广播事业更是得到了迅速发展。
2.电视和纸媒的国家化
在众多阿拉伯国家中,利比亚是较早建立电视广播系统的国家之一。早在1960年代初,利比亚政府就计划成立国家电视台。但是,由于政府内部变化以及财政困难,电视台的建立被推迟到1968年12月,而且当时的受众不到全国人口的0.1%。由于基础设施、科技、传播性的局限,国王时代的利比亚新闻传播业只取得了有限发展。1969年,利比亚电视台正式向全国主要城市播出黑白电视节目。“九一”革命后,利比亚的电视台都是由政府严格管理的国有事业单位,大民众国播出总局是卡扎菲时期管理电视直播的主要单位。官方电视台改名为“民众国电视台”,用阿拉伯语、英语和法语播放节目。1986年,在的黎波里建成兼有发射电视节目和广播功能的信息中心。1996年5月,电视台开设电视卫星频道“民众国电视台”(AL-Fadaiya Jamahiriya)。⑥通过引进新设备,卡扎菲政府迅速在利比亚境内普及了电视服务。1979年,利比亚开始出现彩色电视广播,并从其他阿拉伯国家引进电视节目。⑦在卡扎菲倒台前,利比亚的电视普及率达到76%,拥有3个国家电视台。
在联合王国时代,纸媒并非由政府完全控制,政府只能通过资金援助和广告等手段影响纸媒舆论导向。1952年到1972年间,利比亚出现了25家阿拉伯语独立报纸、10家英语或意大利语独立报纸,但是由于文盲率极高,纸媒受众只有小部分受过教育的利比亚人。得益于石油发现后资金充足和教育带来的识字率提高,利比亚纸媒在20世纪60年代得到蓬勃发展。1969年,卡扎菲执政后开始实施新的新闻传播政策。随着1972年《媒体法》颁布,许多联合王国时代的私营纸媒因为不符合新规定被迫停运。在1969年到1977年间,利比亚的纸媒主要专注于支持卡扎菲政府的宣传。⑧卡扎菲政府早期的媒体政策在政治转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纸媒成为重点向利比亚人宣传“第三理论”思想的阵地。此后,利比亚的报刊业再次得到发展,共出现37份报纸和34份杂志,涵盖各类新闻话题。其中主要报刊有:《新黎明报》,创刊于1969年,是由民众国通讯社出版的阿拉伯文报纸,发行约4万份;《绿色进军报》,是革命委员会主办的政治性周刊,有英文和阿拉伯文两种版本,发行约2至5万份。
四、“2·17”革命后利比亚的新闻传播业
2011年“2·17”革命后,卡扎菲时代的新闻管制随着政府垮台而迅速失效。当年8月3日出台的利比亚临时宪法第14条规定确保言论和新闻自由,此后全国各地涌现出大量报纸、电视台、广播电台和新闻网站。到2012年夏天,利比亚已注册媒体就包括了200多家报纸、20家电视台和200家广播电台。⑨利比亚新政府曾多次尝试将2011年后涌现的各种媒体纳入官方监管之下,⑩然而,持续不稳定的政治形势令政府的新闻媒体管理政策难以实施,导致利比亚新闻传播业在国家化60年后再次陷入地方分裂的状态。
1.独立媒体的崛起
后卡扎菲时代的新闻传播业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类是前卡扎菲政府新闻机构。他们很少参与到革命后的新机构当中,但是经验丰富的资深编辑和经理仍被任命到管理职位上。第二类是所谓的“革命媒体”或者“前线媒体”。他们参与记录了内战过程,很多记者是医生、工程师或者教师出身。第三类是前卡扎菲时代的海外流亡人士。他们通常缺乏新闻从业经验,多为作家和文化人士。从发展趋势上讲,后两类独立媒体人士正在侵蚀第一类建制派媒体人士在利比亚新闻传播业的传统垄断地位。
“2·17”革命后的利比亞电台和电视公司(Libyan Radio and TV,LRT)继承了卡扎菲时代的国家广电系统。卡扎菲时代的20家国营电视台,其中很多已经变成私营,仍属于国有的电视台包括利比亚国家台(Libya AlWataniyah TV)、利比亚广播和电视(Libyan Radio and TV,LRT)。革命后成立的众多独立卫星电视台中,比较著名的有“祖国卫视”(Al Watan TV)、“首都卫视”(Alassema TV)、“利比亚卫视”(Libya TV)和“利比亚自由卫视”(Libya Al Hurra),它们都提供新闻广播、脱口秀和时事评论节目。独立卫星电视台的发展也跟包括侨民在内的国内外势力在利比亚的商业利益有关,例如,“利比亚有自由”卫视(Libya Lekon Ahrar),就是在卡塔尔“赖扬”卫视(Al Rayyan TV)的支持下建立起来的。
2.平面媒体依然重要
得益于卡扎菲时代的教育普及政策,利比亚的识字率达83%,比中东北非地区平均水平高出5个百分点,民众阅读报刊的比例也较高。纸媒是仅次于电视的广告平台,在2011年占广告份额的26%。“2·17”革命前,利比亚有5家阿拉伯语日报:《新黎明》(Al Fajr Al Jadeed)、《民众报》(Al Jamahiria)、《太阳报》(Al Shames)、《绿色进军》(Azzahf Al Akhder)和《古尔亚纳》(Quryna)。这些由卡扎菲政府控制的报纸随着革命爆发寿终正寝,独立报纸呈爆炸式增长,但处于地方各自为政的状态。革命后,媒体产出的中心在班加西,班加西的报纸通常只在市内流通。在革命前,班加西只有两家出版物;革命后,班加西市政委员会批准了60家出版物。卡扎菲时代的著名报纸《古尔亚纳》更名为《波尔尼克》(Brnieq)后又重新出版。从发行量来看,《新古尔亚纳》(Quryna Al Jadida)是后卡扎菲时代利比亚最大的报纸,达每天1万份。《利比亚2月17日》(Libya February 17th)则是革命后第一个出现的独立报纸,它的发行量达每天7000份,在国内同行中也相对较高。
3.媒体电子化发展迅速
2011年之前,利比亚的网速和网络普及率很低。2011年之后,许多公司开始提供卫星网络服务,但利比亚仍是全世界网速最慢的国家之一。利比亚新政府随后提出“广泛的网络连接是重建经济的关键”理念,因此开始着力提升网络服务。利比亚的媒体电子化市场充满前景。在线新闻网站如maktoob.com和半岛台网站在利比亚都很受欢迎,脸书等社交网络也同样如此。脸书在利比亚的普及率达6%,用户数量约为43万。但是推特数量在利比亚较少,其海外侨民更加活跃。本土成长起来的网站opensook.com已经是利比亚国内排名前10的网站了,每个月的网页浏览量达3600万,注册用户达1.8万。自2011年以来,利比亚媒体的电子化程度发展迅速,线上媒体在利比亚传播广泛。《利比亚先驱报》(Libya Herald)于2011年2月17日建立网站,包含了政治、商业、体育、文化、教育和健康等议题,目前它已经发行了纸版。在新闻网站领域,《利比亚国家报》(Libya Al Watan)排名全国网站前20。“天气网”(Ajwa)是以的黎波里为总部的新闻网站,他们同时也为利比亚自由台提供内容。由于在网上发表内容可能遭到武装分子的报复,利比亚媒体的部分在线网站是在境外运营的,其中比较著名的“中间门户”网(Bawabat al-Wasat)就在开罗运营,以发表中立新闻著称。11此外,革命期间,利比亚还出现了多个视频网站,如“利比亚在线”(Alive in Libya),向国际观众提供了大量内战期间的事件实录。
五、结语
利比亚是阿拉伯世界最早建立现代新闻传播业的国家之一,经历了独立前各地分别萌芽、独立后逐渐国家化和进一步现代化以及2011年后再次陷入分裂的三个阶段。利比亚统一时期为国家媒体奠定了良好的人员和技术基础,利比亚百姓开始接受媒体行业的不同形态。从1951年独立到2011年卡扎菲政权彻底倒台前,利比亚媒体都处于国家掌控中。尽管“2·17”革命后出现的经济缩水和混乱局面阻碍了利比亚新闻传播业的发展,但是利比亚的新媒体和独立媒体纷纷兴起,逐渐取代了从前国家控制下的新闻传播业。
从当前来看,利比亚的新闻传播业面临以下挑战:首先,利比亚存在司法真空。在这样的环境中,媒体是完全自由的,没有任何限制它们的专门法规和标准。其次,在司法真空的情况下,利比亚政府与国营以及私营媒体的关系不明确。最后,大多数独立媒体都尚处于萌芽状态,缺乏系统性的专业技能训练。2011年后的新式媒体目前大多雇佣志愿者,缺乏成熟的商业模式。因此,我们很难判断当前利比亚新闻传播业能否持续和长期发展。在缺乏全国性管理机构的情况下,利比亚各地方政府的媒体事务部有义务为当地媒体提供指导和服务,例如建立开放和独立的新闻传播系统、鼓励新媒体、设立成熟的技术团队协助广播电视服务。
(本文由北京外国语大学冠名讲习教授陈力丹组织写作)
「注释」
①潘蓓英编著,《列国志:利比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69页。
②赛利姆·卡布提,《班加西新闻史》,http://tamimi.own0.com/t118944-topic#764823。
③赛利姆·卡布提,《利比亚60年广播电视史》,http://www.libya-al-mostakbal. org/95/14134/1.html。
④J. M Elfotaysi, The development and structure of Libyan television broadcasting, 1968-1995, Thesis (Ph.D.). University of Leeds, 1996, p.205.
⑤潘蓓英编著,《列国志:利比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第246-248页。
⑥Fatima El-Issawi, Libya Media Transition: Heading to the Unknown,“Arab Revolutions: Media Revolutions” Project, Department of Media and Communications, 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2013, p.14.
⑦J. M Elfotaysi, The development and structure of Libyan television broadcasting, 1968-1995, Thesis (Ph.D.). University of Leeds, 1996, p.57.
⑧A. Elbarasi, The Libyan press legislations, Musrata: Aldar al Jamahiriya, 2000,p.76.
⑨“Media Policy”, Libya Media Wiki, Legatum Institute, http:// en.libyamediawiki.com/index.php?title=Media_Policy.
⑩Mohamed Eljarh, “The State of Journalism and Media in the New Libya”, Middle East Online, 2012, http://www.middle-east-online.com/ english/?id=49981.
11“Libyas Media Landscape: An Overview”, Fanack, 2017, https://fanack.com/libya/society-media-culture/libya-m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