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守一方
2018-10-31罗欣桐
罗欣桐
熊昀:大赛是我设计生活的美好开端
第一届中国休闲装设计精英大奖赛铜奖获得者、中国十佳时装设计师、北京服装学院教师
“当年参赛的时候我正在英国读研,看到了征稿启事,自己正好也在准备做毕业设计,就决定投稿试试。很荣幸入围了最后的决赛。”
谈及自己当年的获奖作品,熊昀表示,“当年的作品如今看来还是略显青涩、稚嫩,但却是当时自我状态的真实表达。如果时间倒流,我还是会参加比赛。这是一个很好的将设计转化为实践成品并接受点评的过程。参加大赛对我来说,最大的收获就是得到了认可,增加了信心,也为今后的发展找到了一定的方向。”
回忆起这组充满特殊纪念意义的设计作品,熊昀表示,作品灵感来源于中国国画。“上大学的时候,我的父亲曾希望我考国画专业。但出于对服装的热爱,最终我还是选择了服装设计专业。父亲对我而言,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所以想在毕业的时候,做一次跟国画有关的设计,也算小小地满足了父亲当年的心愿。”
熊昀坦言,获奖的时候很激动,一方面是得到了专业评委对自己设计的认可,另一方面也为日后继续做设计增添了希望与动力。在她心中,大赛永远是青春洋溢的。“每年,大赛都会吸引各大院校的师生和年轻的独立设计师参与,很多选手都秉承着大胆创新、小心实践的原则,为我们呈现了非常优秀精彩的作品,为中国服装设计产业输送了新鲜的血液。”
比赛的过程总是让人难忘。熊昀回忆道,成衣制作阶段买不到心仪的配套的鞋,于是在网上买了白色的高跟鞋,逼着身边的朋友帮忙一起拿喷漆喷上颜色。
那些关于大赛的小小的悸动,依然在熊昀心头萦绕。“获奖以后,我对自己的设计更有信心了,也通过比赛认识了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时常交流心得。毕业以后,进入了大学当一名专业教师,同时也和企业保持合作,为品牌做设计。可以说,大赛是我设计生涯的一个美好开端。”
这些年伴随着祖国的强大,中国设计的发展已经不再是“中国人穿着不知何许意思、写着外文的服装”,更多的是穿着“有着强烈中国烙印”的自主品牌。各大时装周上,中国品牌的迅速崛起也让中国文化更多的传向世界,让国人对自己国家民族时尚有着更强的自信感。熊昀表示,在过去的一年,自己也成功地在中国国际时装周上发布了作品。未来,希望自己能继续做出好的作品,做一名优秀的教师和设计师。
冯三三:好的大赛,生命力最重要
第二届中国休闲装设计精英大奖赛网络最受欢迎奖、优秀奖获得者,中国十佳时装设计师
“一个服装设计大赛,最打动我的就是它的情怀和生命力。大赛的初心就是为了培养优秀的设计人才,给他们平台,让他们成长,这也是我曾经参加大赛的原因。好的大赛,生命力最重要。”
如今,冯三三的身影经常出现在各大时装周的舞台上。从初出茅庐,到锋芒渐露,一路走来,冯三三的设计生涯可谓中国新锐设计师的范例。
回忆当时参加大赛的初衷,冯三三表示,主要是想找到自己的方向。“不甘心只做一个平凡的设计工作者,想通过大赛锻炼自己,增长見识。”冯三三当年的获奖作品源于中国的水墨画,把江南的恬淡自然、风韵和优雅都囊括其中,从而展现出一种豁达的情怀。这种松弛的舒展之美,至今仍能在冯三三的时装作品中看到踪影。
对于每一位参赛选手而言,缘起设计的“革命友谊”弥足珍贵。“大赛中最难忘的就是和朋友们在一起谈理想,如今大家都已经有各自的生活和事业,当初的誓言和理想基本都已完成大半,或许这就是成长,忘不了曾经那些美好的日子,也忘不了当初所定下的目标和方向。”
冯三三表示,大赛带给选手们最直接的启示,就是现实。“其实比赛结束后真的不会发生任何变化,即使是获了金奖,也不会有任何改变,奖金终究会花完,所以大赛能给我们的就是宝贵的回忆和自己追求设计的热度和初心,这也是我能坚持做设计的源泉,大赛教会了我们什么叫现实,只要你有勇气去面对,你也会成为你曾经仰望的那个人。”
“后大赛”时代,冯三三创办了自己的工作室,创建了自己的品牌,并获得了“中国十佳时装设计师”的称号。“我想说,是大赛为我做了铺垫,才能让我一路走的这么幸运。”
今年,大赛即将迎来十周年,对这个与自己有着“特殊”关系的比赛,冯三三表示,最大的感触是它真的已经走过了十个年头。十年,记载了自己的整个成长历程,从一名学生到工作到创业再到拥有自己的品牌,自己和大赛一起成长,所以它的独一无二就是它紧紧的和参赛设计师在一起,记录和关注着参赛设计师的点点滴滴,让参赛设计师的回忆更加精彩并充满情感。
曹宇培:大赛是我设计生涯的转折点
第三届中国休闲装设计精英大奖赛金奖获得者、服装设计师
“参赛那年我刚刚上本科三年级,就读于北京服装学院,希望通过大赛平台走出去,展示自己,认识优秀的朋友,并且进一步了解服装这个行业。”
曹宇培回忆道,当年的获奖作品灵感来源于徽州的古建筑,以及斑驳的江南气韵。“当年的大赛主题关于江南和中国风,总决赛的现场非常美,现在想起来也记忆犹新。那是我第一次参加比赛拿奖,很感动,毕竟一起参赛的都是一些成熟的设计师前辈。也许我的设计稍显稚嫩,但奖项是对我前一阶段努力的总结和认可。”
对曹宇培而言,大赛是他设计生涯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很难忘在赛前连续熬夜5天的经历。当第一次看到自己的设计作品展示在T台上,赛前的紧张感以及与其他选手交流的兴奋感……都那么的难忘。也许现在再参赛,也很难找到那种难忘的情绪了。”
“无与伦比”是曹宇培对大赛的形容,“这个大赛作为服装设计比赛中含金量最高的比赛,吸引了大量设计师参与,每年都是大赛界最重要的盛典之一。从大赛中走出的设计师,有一些后来参加了各种选秀节目,并最终成功创立自己品牌,比如刘思聪,走上伦敦和纽约时装周的王逢陈和周俊,有一些更成为‘中国十佳设计师。十年间,大赛对中国服装产业的人才培养起到了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
曹宇培表示,自己在大赛中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也让其有动力把服装设计做得更好、更出彩。“如今的我还在从事服装设计相关的工作。大赛对我设计风格养成和发展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现在正在筹备建立自己的品牌YYU.COM。”
中国服装行业正处于产业转型的关键时期,像李宁和太平鸟这样的品牌也在对产品进行颠覆性的变革和创新。迎合主流市场需求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品牌也正在重新定义“中国设计”,摒弃了传统表象元素的堆砌。未来,中国设计一定是国际化的,并且能够形成自己的风格体系。曹宇培表示,未来三到五年,希望自己把YYU.COM这个品牌成功经营起来,继续为中国的服装设计教育和产业发展尽一份绵薄之力。
罗波:大赛对我而言意义深刻
第五届中国休闲装设计精英大奖赛铜奖获得者、服装设计师、淘品牌“一少爷”创始人
时间回溯至2014年,谈及当时所经历的大赛时刻,罗波直言,仿如昨日发生一般历历在目。“我不擅表达,服装就是我的语言。我也懂得成功不易,但只要是认真做出来的东西肯定会被看见,‘努力是获得成功的不二法门。”
“大赛对我而言意义深刻,如果时间倒流,我依然会选择参加这个深深影响着我的大赛。未来,我期待大赛能越办越好,我也希望能从大赛平台认识更多优秀的朋友,以及学习到更多的才能。当然了,大赛的高额奖金也尤其‘吸睛。”
“大赛经历让我对自己的作品更有信心,每一段经历都是人生的历练。在我眼中,每个城市都拥有自己独一无二的自然景观,每一次都能带给我新的灵感。大赛教会我,服装是一种探索如何将新事物融入世界的方法,无论是从思想、环境还是艺术的角度来看,都是如此。”谈及大赛经历对自己服装职业生涯的影响,罗波说,“如今我停留在广州这座城市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我会尽力坚持、走得更远。因为我相信,成功的首要条件就是坚持。”
现阶段,中国的原创设计才刚刚起步,未来有着无限的可能。罗波认为,自己不是在做时尚设计,而是在做自己喜欢的东西。设计是多元化的,一旦潮流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对趋势的跟随便成了本能。
谈到对中国原创设计的看法,罗波表示,将注意力集中在时尚和文化上是件好事,但更重要的是找到“个性”。不同的人身兼不同社会角色,也应兼容不同文化的熏陶。当下,中国市场已经告别追逐单个品牌风格的时刻,迎来百花齐放的年代。
作为淘品牌“一少爷”的创始人,罗波表示,“一少爷”一直坚持简单实用的服饰风格,重视面料的质地和穿着的舒适度。基本款作为时装界的安全牌,相宜的价格加上深思熟虑的设计以及充满现代感的细节,最能够满足穿着者的日常服饰所需,因此“没有特点”就是“一少爷”最大的特点。未来,罗波希望进一步投身服装产业,在合作中不断成长。
陈龙:十年,与大赛同行
第五届中国休闲装设计精英大奖赛最佳手绘效果图奖获得者、江西服装学院教师、独立设计师品牌CHEN1988创始人
2013年首次参加大赛时,陈龙还是一名刚毕业的大学生。正在准备考研的他,正好看到大赛的征稿启事,对于含金量最高的服装设计大赛之一,陈龙不假思索地决定参加。他的获奖作品设计主题为《错觉》,通过利用错误的视觉观展现时装的无性别化,在效果图的表现上也体现无性别的错觉感。陈龙出色的手绘效果图,最终获得了评委的青睐与认可。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大赛,我觉得是‘机遇,是双方的机遇。一方面大赛给参展选手带来了展示自己才华的机遇,另一方面,选手也为大赛带来了新颖的设计和鲜活的视觉感。所以我觉得这是双方机遇的碰撞。”
陈龙坦言,当时20万的巨额奖金是行业内大赛的标杆,也是先锋。“一个优质的大赛,最重要的是能够给年轻设计师带来各种各样的机遇。这是对中国服装市场的一个巨大的推广,使得我们快速成长起来。”
“在参加大赛的过程中,我结交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大家来自全国各地,带着不一样的口音与习惯,相互调侃。赛后再来个酒局,一起聊服装上、生活中的琐事。喝多了之后也都是态百出,现在想起来还是觉得那么有趣而难忘。”
“当年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衣服?但如再来一次,我还是会参赛,但绝对不那么做衣服。”如今,陈龙经常对学生说,上学期间或者你没能力开个人发布会时,大赛就是你展现自我的最好平台。锻炼的是个人的综合能力,无论是在设计环节、制作环节、答辩环节、彩排走秀环节等等。这些都是上学时接触不到的,是一次全方位的学习过程。
每年都有大批服装设计类学生离开校园、走进社会。作为一名服装学院的老师,陈龙表示,我一直在告诉学生们,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一定要具有开阔的思维转换。一名优秀的设计师不单单是与时俱进的,还要有综合的思维转换能力,将自己的想法与品牌结合,在依照品牌的历史背景下,才能创造具有品牌精神的设计。
何煦:设计于我,赖以生活,毕生追求
第七届中国休闲装设计精英大奖赛银奖获得者、服装设计师
和大部分参赛选手一样,何煦把大赛视为一个检验与提升个人能力的试验台。
“参加第七届大赛的时候,我大三刚刚步入服装设计的实践学习阶段。参赛目的是为了开阔自己的视野,并在参赛过程中学习设计知识,与更专业的设计工作者们同台竞技也是对自身设计水平的评估。”
何煦的获奖作品灵感来源于香港街头交错的霓虹灯,在喧嚣的生活环境下人们相对平稳的生活状态。他还记得,总决赛当天十分忙碌,因为连续通宵制作服装感到相当疲惫,得悉获奖时心态也很平稳,“累到没力气激动起来了”,何煦笑称,“当时的作品现在看来显得十分稚嫩,但在当时也是尽了全力,且是充满诚意的。”
回顾当年参赛的点滴,何煦认为,“专业”最能代表大赛的内涵。無论从征稿筹备、赛事流程、评委评审、舞台呈现、产业立意,方方面面都体现着行业内最优质赛事品牌的专业水准。“评委们眼光独到点评犀利,常常一针见血。大赛工作者们也尽心尽力,为选手搭建了国内设计类赛事的最好平台。”
当然,通过比赛何煦获得了一笔奖金,“这对当时刚刚20岁的我无疑是笔巨款,我用这笔钱做了更多的衣服,这个阶段也成为了我设计学习生涯的一个关键时期。现在我还在从事服装设计工作,毕业后曾在多家品牌担任主设计师,目前已有自己的设计工作室和个人品牌,还在奋斗阶段,希望与所有新锐设计师同行共勉。”
大赛不仅为国内服装设计产业人才的培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更是连通院校学生、设计机构、地方政府的桥梁,为广大学生提供了最好的机会。何煦认为:“中国设计现在依然在积蓄阶段,现在对中国设计师们无疑是最好的时代,所有人都期待着中国设计新星的横空出世。设计对我而言,往小了说是赖以生活的技能,往大了说是毕生追求的艺术。未来三到五年,我会继续努力工作,扩大工作室规模,加大品牌货品深度,立足当下,把握机会,寻求突破。”
乔丹:满足了我对休闲装的执念
第七届中国休闲装设计精英大奖赛铜奖获得者、中国十佳时装设计师、武汉纺织大学教师
“2015年参赛时,我刚刚参加工作不久,也正在准备独立设计师品牌SIVICO的第一个秋冬系列。那时候每天非常忙碌,就像刚毕业的学生一样,有干劲并好奇。”
乔丹回忆,这个大赛不是她参加的第一个比赛,但在她印象中却是最为深刻的一场。“参赛的原因也很简单,因为我对休闲装比较有执念,个人独立设计品牌也是立足于休闲男装,当时觉得这个比赛非常适合我,也想在以创意为主的大赛中加入一些成衣的概念。”
乔丹的获奖作品系列为《错悟》,当年的赛事主题是东方元素,她从“对联平仄”中获取灵感,“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漢语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结合时装设计中的变化感,从而想到了“平仄变格”中的一个例子“明事为觉,明知为悟。错觉非觉,错悟非悟。”她以数码印花、面料复合表达出错视感,并不限于面料的二维错视,而是在三维空间的视觉效果上延续突破。
回忆起当年的作品,乔丹说道:“当时我把数码印花做到了极致,以至于后来很长一段时间,我在印花的创作上都没有超过这个系列。当时是数码印花最常见的时候,这也是我想与大家分享的,其实没有绝对最in或者过时的元素,你的创意另辟蹊径、你的设计手法做到极致,就会有好的成绩。”
乔丹坦言,大赛在设计师群体中的关注度非常高。与她同年参赛,或者在她之前或之后获奖的选手里,也不乏一些目前仍活跃在服装设计行业的设计师。“当年大赛给我留下最大的印象就是‘精彩。大赛是一场筛选和考验,那些不忘初心,对大赛、对设计抱有热情的设计师,不管遇到多少困难,始终还在坚持着。”
“中国设计”会越来越成熟,有自己的设计语言,作为一名设计师,乔丹坦言,希望个人独立设计师品牌在商业运营上越来越顺利。
“大赛的‘客户体验非常棒,都过去这么多年了,还会有不定时的采访、交流、宣传来帮助设计师。”谈及对这个与自己有着“特殊”关系的比赛的最大感触,乔丹如是说。
胡欣逸:一次充实、满足的设计体验
第八届中国休闲装设计精英大奖赛金奖获得者、服装设计师
“当时参赛是在大三的时候,刚刚从台湾交换学习回来。那个时候非常希望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加以实践,走出校门去检验自己,也希望通过比赛来提升设计能力,所以选择参赛。”
胡欣逸当年的获奖作品《EVOLUTION》, 灵感来源于埃舍尔的镶嵌图形,平面图形与立体视觉效果的演变与转换,有种岁月沉淀的感觉,恰好符合当年“时间”的主题。
“总决赛现场十分的紧张,因为参赛的设计质量都很高,也让自己大开眼界。获奖时的心情十分惊讶,也十分激动。衷心地想感谢所有过程中帮助过自己的人。”
参赛经历中最深刻的印象是“充实”,因为从准备设计稿到制作成衣,再到最终的走秀展示,每一个环节时间都十分紧张,但是高强度的努力之下也收获了非常充实、满足的设计体验。
胡欣逸表示,大赛就像学校与社会工作之间的一个衔接,能够充分的展示自主设计,又需要考量到市场需求和流行趋势。对于培养中国服装设计产业的新锐人才,起到了十分重要的引导作用。
“印象中最开心的事是,当时评委老师提问,为什么作品中有一套服装的造型会夸张一些,我的回答是,因为这一件是整个系列的形象款,更富有舞台的表现力与广告宣传效果。看到老师认同的表情,感觉自己的设计被认可,很开心、很满足。”胡欣逸说。
当前的中国服装商业环境有很多机遇又有很多的挑战,机遇是国内对于独立设计品牌的接受度很高,有很多非常适合独立设计工作室的发展平台。但挑战也是非常多,独立品牌不断涌现,市场的竞争也就更加的激烈。胡欣逸表示,中国服装设计师的生存现状需要改善,跟随流行趋势,甚至是模仿一些热销款式,这样并不利于独立设计的发挥。希望中国未来的设计能够有更多的自主性,也能够涌现更多立足于国际的知名品牌。
目前,胡欣逸还在不断进修学习,也从服装设计向管理拓展,希望能够从多方面获得不同领域的专业知识,未来能够运用到自创独立设计品牌中。
梁秀栋:一场蜕变,一个起点
第九届中国休闲装设计精英大奖赛金奖获得者、服装设计师
当年的梁秀栋,一边工作,一边参加比赛。“一方面,因为大赛是国内休闲装设计赛事中的权威之选,另一方面,想通过比赛证明自己的实力。”
“上学的时候,模特穿自己设计的衣服走秀,会让我激动万分,感觉整个世界都是自己的。进入职场工作之后,可以冷静地去面对奖项。参赛的时候,对于设计的整体把控,自己心里也有了一定的把握。”
回忆起总决赛现场的激动时刻,梁秀栋表示,本以为获奖对自己而言很重要,但站在领奖台上的一刻,却感受到从来没有过的平静。“平静是因为它好像是天天不停重复练习的一个呈现。心底里会觉得自己的付出得到了收获,很开心,很欣慰。”
对于一个学生来说,大赛像是一场蜕变,需要设计师好好把握的崭新起点。“通过大赛,看看自己行不行。同时它也是挑战自己的一个平台。自己设计、制作,自己去实现和传达自己真正的想法。”
梁秀栋认为,当下,不少比赛培训课程很容易让参赛者变得“匠气”与模式化,榨干了很多原汁原味的东西。“当你掌握了太多所谓的大赛技巧,反而会失去一些珍贵的东西。尤其是搏劲,以及对设计真正的思考,对于做好设计来说更为重要。”
“就像一位前辈说的,一个设计师当他考虑技巧的东西大于他对设计、创造性思考的时候,当他对工艺等等技术层面了如指掌而忽略设计本身的时候,他反而离设计师越来越远了。”他说,“对于学生来说,大赛是唯一跳脱出来,证明自己的最好机会。”
如今,梁秀栋依旧在从事服装设计工作。有一段时间,他也质疑过自己,思考过设计的意义。在工业生产的时代,设计很多时候被当成一个纯技术性可操作的量产模版,大家不愿意去动脑子,不愿去想这件事的根源了。
“大賽其实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是梳理设计师的一个过程。毋忘初心,这个是最重要的。设计师做设计要表达什么东西,这是他的灵魂。通过一次比赛设计师可以更清楚地认识自己。参加大赛,让我学到了如何通过衣服去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他说。
高源:大赛经历优化了我的设计生涯
第九届中国休闲装设计精英大奖赛优秀奖获得者、独立设计师品牌集外集创始人
“当年,参赛的目的是让自己也变成‘厉害的人。”高源坦言,参赛对他的个人成长带来了显而易见的益处,为后来的工作和发展积攒了一些不错的机会。“可以说,大赛经历优化了我的设计生涯。”
回顾当年的作品,高源直言,感动的情绪涌上心头。“作品里有自己的努力和坚持。我要感谢自己当时坚定不移地参加比赛,没有退缩。如果时间倒流,依然会义无反顾地参赛。”
他回忆道,当年获奖作品的灵感来源于人类生存与城市的关系,作品名为《霾中取悦》。“还记得总决赛当晚在后台的心情特别紧张,后来听到得奖真的特别开心,心里一块石头终于放下了。”
“从入围、到制作,再到与其他选手相遇、相知,然后又各奔东西,这是一个很奇妙的过程。”高源表示,除了参赛过程的种种经历与体验,大赛背后所蕴含的“价值”最让他珍而重之。“大赛既是一个活动又是一个过程,一个让新锐设计人才成长起来的过程。它在专业能力培养、设计师孵化、设计作品推广、创业奖励扶持等方面为设计师们搭建了一个极好的平台。”
“看过很多的比赛,也参加过很多的比赛,能够在10年里不间断地为服装新锐人才提供这样一个平台,作为一个从中获益过的设计者来讲,我内心是充满感激的。”谈及大赛独特的优势,高源说,“金奖20万奖金是非常不错的条件,大赛以‘休闲装命名本身也是非常有特点的,另外,大赛对作品的包容性也值得称道。”
中国服装行业的商业环境正在日渐成熟,这对设计师们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高源表示,现在,越来越多的原创服装品牌出现,越来越多的人才加入到服装设计这个行业,但是服装设计同质化也越来越严重。如何把设计做出特点、满足并引导消费者的时尚需求,是所有设计师需要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