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甘公荣:做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2018-10-31魏丹林

老友 2018年10期
关键词:服务队贫困学生理想信念

魏丹林

甘公荣是开国将军甘祖昌和全国道德模范龚全珍的三女儿。她有着令人羡慕的家庭背景,却没有享受过常人想象中的特权生活。她的身上,传承着父母的红色基因。她的言行,深深地打下了父母精神的烙印。她特殊着,也平凡着;她平凡着,也并不平凡。工作岗位上,甘公荣用实际行动践行了父亲的那句话:“一个人,无论在哪里,哪怕是当一名农民,都可以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做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由于工作吃苦,业绩突出,2000年,甘公荣获得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退休后,甘公荣积极投身公益事业,结对帮扶困难学生、走访慰问孤寡老人、扶贫济困……用勤奋、奉献、大爱传递正能量。

“帮助别人就是快乐自己。”龚全珍经常这么说,也经常带动甘公荣践行。龚全珍几十年如一日乐于助人的事迹中,有着甘公荣相伴的身影。2011年,为了带动更多的人,龚全珍在居住地金城社区成立了龚全珍工作室,下设阳光驿站、温馨驿站、帮帮团和志愿者服务队等,开展革命理想信念教育和慈善志愿活动。甘公荣成了志愿者服务队顾问和带头人,她一边协助龚全珍到工作室与群众谈心解惑,一边带领志愿者服务队开展志愿活动。她经常带上孩子们急需的学习用品到结对的孩子家里走一走,了解孩子们的学习生活状况。为了定期开展关爱留守儿童活动,她还在城北小学设立了阳光小屋,让留守儿童在周末能有更多的课余活动。除了照顾好母亲外,甘公荣还把关爱送给了孤寡、空巢老人,經常带老人看病检查身体。

2013年,龚全珍爱心基金会成立,甘公荣主要负责基金会的管理,联系捐款单位和个人,募集资金,组织对困难群众和贫困学生进行调查摸底、资料收集,开展扶贫济困活动。在各界爱心人士的关心下,基金会募集资金50多万元,帮助困难群众和贫困学生百余人,发放扶助款10多万元。

一天,基金会收到琴亭镇曙光村村民贺某的一封求助信,甘公荣立即带领基金会成员前去了解情况。贺某身患尿毒症多年,已丧失劳动能力,家中仅靠体弱的妻子打零工维持生计,两个儿子正在读小学。他的父亲两年前因胃癌去世,家中已欠下30多万元债务。核实情况后,基金会送上了3000元慰问金,甘公荣个人捐助1000元,同时联系爱心人士与两个孩子结成帮扶对子,进行长期帮扶。

结对帮扶困难学生、走访慰问孤寡老人、救济患病群众……甘公荣个人捐助了多少钱,她自己也说不清。有人说她傻,能吃好的不吃,能穿好的不穿,钱都捐出去了,不晓得她图什么。甘公荣说:“人有吃有穿就可以了,看到别人过得不好,自己更难过,我帮助他们不图什么,帮助别人渡过难关,是一名共产党员应该做的。”

甘公荣应井冈山干部学院的邀请,定期为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员宣讲甘祖昌、龚全珍先进事迹。从莲花到井冈山干部学院,山路崎岖,弯多路窄,对于晕车的甘公荣来说就是一种煎熬,但她选择了坚持,因为她决心把父母坚守信仰、艰苦奋斗、一心为公、无私奉献的精神传扬下去。每次从学院回来,她都要告诫自己和子女:作为甘祖昌和龚全珍的后代,决不能给父辈们抹黑,要接好他们的班,在工作岗位上老老实实做人、勤勤恳恳干事,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人。

当儿子、儿媳跑来问甘公荣,乡里有个小孩得了病,应该怎么帮;资助了一位贫困老人几百块钱,后面应该怎么做……甘公荣明白,就像自己被父母影响一样,儿子、儿媳也自然而然地加入扶危济困的队伍中。甘公荣感到很欣慰,同时也意识到红色基因的感召力,于是,她更加积极努力地投身于传承革命理想信念的工作中。

猜你喜欢

服务队贫困学生理想信念
走进东山学校,寻找理想信念的力量
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
江苏省射阳县的“书法拥军志愿服务队”
用对党忠诚诠释理想信念坚定
为革命视死如归的红色家庭(二)
社区快讯
陕西全省教师结对帮扶贫困学生
南明区离休干部党支部慰问嘉润学校贫困学生
优秀志愿服务党组织名单
澳门爱心人士吴少芬、释会明等赴兴仁县看望贫困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