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保罗·安德鲁的建筑世界

2018-10-31肖翊

中国经济周刊 2018年41期
关键词:凯旋门壳体国家大剧院

肖翊

保罗·安德鲁(Paul Andreu)于2018年10月11日去世,享年80岁。这位法国工程师和设计师, 以自己独特而卓越的风格,在世界各地留下了数十项作品。

与上海東方艺术中心、济南文化艺术中心、法国戴高乐机场、日本大阪海洋博物馆等建筑相比,保罗·安德鲁最为国人熟知的设计作品无疑是国家大剧院。

每次来到中国,哪怕日程再紧、工作再忙,安德鲁都会特意挤出时间,到国家大剧院里看上一场演出。他坦言:“在我此生所设计的诸多建筑作品中,中国国家大剧院在我心中排第一!”

“中国国家大剧院要表达的是内在的活力,是在外部宁静笼罩下的内部生机。人们也可以把它比喻成一个‘蛋壳,永远孕育着生命,永远有精彩破壳而出。这就是我的设计灵魂——外壳,生命和开放。”保罗·安德鲁说。

光线是国家大剧院设计的要素之一,在建筑中有着大片光影的对比,有光线与池水共同构筑的色调变化,也有各种各样的照明设施。

“外围的水面、树木和附近的红墙是有呼应的,它的风格是宁静的,它讲究对称美,并不炫耀自身的独立,而是融入在整体空间里。当然,它在保留传统精神的同时,也向前看。它的材料、设计和功能都是现代化的,是一个非常现代化的建筑。” 保罗·安德鲁说。

国家大剧院占地11.89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22万平方米,外部主体为钢结构壳体的半椭球形造型,整个壳体钢结构重达6475吨,东西向长轴跨度212.2米,是世界上最大的穹顶建筑。

法国巴黎的新凯旋门为保罗·安德鲁和斯波莱克尔森共同设计,外观线条简单但内部结构却极为复杂。新凯旋门和卢浮宫正中的方形广场同大,并通过香榭丽舍大街这条中轴线相连。

保罗·安德鲁设计的上海东方艺术中心,从高处俯瞰宛若一朵美丽的“蝴蝶兰”,五个半球体依次为正厅入口、演奏厅、音乐厅、展厅、歌剧厅。

猜你喜欢

凯旋门壳体国家大剧院
国家大剧院歌剧节•2022启幕
催化裂化再生器壳体关键制造技术
浑身雪白的士兵
“被包裹的凯旋门”向公众开放
世界各地的凯旋门
你知道“凯旋门”的来历吗?
国家大剧院四月演出大揭秘
国家大剧院2月演出大揭秘
锁闩、锁闩壳体与致动器壳体的组合装置、车辆锁闩的上锁/解锁致动器
国家大剧院 北京音乐厅 中山音乐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