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动研究在图书馆工作中的实践探索*

2018-10-31

图书馆论坛 2018年11期
关键词:图书馆员研究者图书馆

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引发了社会、经济环境的急剧变化,也激起各类组织引入信息技术、提升核心竞争能力、提高工作效率的热潮,图书馆和情报服务部门也不例外。然而,新技术的引进、新方法的使用也会引发诸多问题,人们的管理行为普遍遵循“知行合一”的模式,先掌握理论(知识),明确知识的作用,再将其运用到实践中去。但这一模式在环境多变的情境下有时不太适应,如图书馆在引进新技术服务时,怎样才能使图书馆员迅速将其运用到工作实践中,快速有效地检验实践结果;如何使缺乏IT认知的企业高管迅速掌握IT环境,并进行企业信息化,保障企业的竞争地位[1];信息贫困的人怎样才能有效掌握新型科技产品及信息通信技术[2]等。行动研究(Action Research)是由行动者发起的在某一社会情境下的行动,集行动与研究于一体,能有效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行动产生的影响和变化进行研究与反思,解决组织面临的实际问题或者得出新的研究结论。这种新型研究范式,强调研究对象的主动参与、研究中形成的知识成果的可用性,将其引入到图书情报领域,能有效解决多变环境下研究者们面临的实际问题,并使研究结果更有利于图书馆工作实践。本文从行动研究的内涵和特征出发,分析行动研究应用于图书馆工作的意义,提出行动研究在图书馆工作中应用的三种情境,以及图书馆进行行动研究面临的挑战,阐释图书馆实施行动研究的具体步骤,以期为行动研究在图书馆工作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1 行动研究概述

1.1 行动研究及其研究进展

John Collier在研究改善印第安人与非印第安人关系过程中,发现研究结果需要由实践者执行和评价,从而提出让实践者根据自身需要参与研究过程,这是“行动研究”的最早实践[3];1946年,Lewin将“行动”与“研究”结合起来,首次提出了“行动研究”(Action Research)概念[4],强调行动与研究之间的密切关系,由研究者与研究对象在实践中共同协作,形成了在实际工作中进行研究,解决实际问题、发现知识的一种新的研究范式。

1953年,Corey[5]将行动研究引入教育领域并推广应用,随后行动研究被运用于科学研究的多个领域,如组织研究[6]、医务护理[7]、信息系统[8]等,受到实践取向和关注行动的学者们的重视,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从“行动研究”一词提出到现在70多年的时间里,行动研究的内涵和研究内容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而不断充实。Lewin提出应由实践者和研究者共同设立研究课题;澳大利亚学者等Kemmis等[9]强调行动研究的主题是改进实践、增进理解、改善社会情境的自我反思;Borg[10]认为行动研究是一种科学的系统研究;Rapoport[11]认为研究者和实践者应签订协议,相互协作解决实际问题;Elliott[12]更关注行动研究的发生情境,强调行动研究必须在实际的社会情境中进行,并且要根据情境的变化检验实践结果。学者们对行动研究理解的逐步深入,也使行动研究的执行过程趋于完善,利于多变环境下解决组织面临的实际问题。

我国对行动研究始于理论基础的介绍及功能、意义的探讨[13]。2000年开始,行动研究内容和研究领域不断扩展,不仅在教育领域[14-15]取得了蓬勃发展,并因其实践性特征被逐步引入到社会工作[16]、企业管理[17]、医务护理[18]及图书情报研究[19-20]等领域,开始了新一轮的研究热潮。

1.2 行动研究的主要特征

与行动研究的定义一样,行动研究的特征随着研究的深入与研究者对其不同的理解也在不断地变化。笔者综合不同类型组织管理实践[21],认为行动研究的特征主要包括参与合作、交互性、目标性、情境性和系统性等,其中参与和交互是行动研究的最基本的要素。

实践者参与研究过程,与研究者相互协作,体现了行动研究的参与合作的特征[22],两者参与合作的程度取决于研究者的方向,相互协作的效率、行动研究的结果和取得的知识;随着研究问题的不断深入,研究成员之间的相互交流、互动,提出了交互性特征[23],行动各参与方的不断深入和交互,不断推进着行动研究目标;基于实际工作情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决定了行动研究的目标性和情境性,明确的目标可以大力提升行动研究的效率,特定的情境决定了行动研究使用的规范和框架及相应的研究方法;行动研究的实施要遵循诊断、规划、实施、评价与反思这一科学、系统的过程,说明行动研究又具有系统性。

1.3 图书馆采取行动研究的意义

行动研究能有效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图书馆采用行动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1)图书馆工作中引入行动研究,有利于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图书馆工作人员参与研究过程,通过与研究者的沟通交互,能更全面地了解和分析实际问题,并在行动过程提出假说和方案,通过反思有针对性地解决工作中的问题。

(2)图书馆工作中引入行动研究,能充分发挥图书馆员的主体性和创新性,强化图书馆工作人员的问题意识,增进实际工作成效[24],促进馆员的专业技能发展,缩小理论与工作实践之间的差距,利于将图书馆员或其他实践者在日常中发现、许多无法言说的“理论”和“个人知识”发掘出来[25],利于图书馆相关理论知识总结和提炼。

(3)图书馆工作中引入行动研究,能够营造图书馆内浓厚的科研和学习氛围,促进馆员与馆员、馆员与读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26],利于图书馆服务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图书馆引入行动研究,可以实现图书馆服务实践螺旋式地不断向前发展,有效满足读者的信息及学习需求[27],促进图书馆实现全面质量管理,大力提升服务效率。

2 行动研究在图书馆工作中的应用现状

Moroni[28]通过对LISA数据库、图书馆和信息科学(E-LIS)信息来源进行检索,发现1991年开始有关行动研究在图书馆工作中应用的论文出现,2005年后文献开始递增;研究主题分布比较广泛,涉及图书馆服务满意度、图书馆员工作过程和关系、信息素养培育、数字图书馆服务、馆员素质提升等。行动研究在国外图书馆的应用已经小有规模。研究结果表明,行动研究对改善图书馆服务行之有效,尤其在学生素质教育的提升方面。行动研究开拓了图书馆员的研究视野,促使他们用新的视角思考工作流程,有利于图书馆实现全面质量管理。目前,国内有关图书馆行动研究仍处于理论阶段,尚未有典型案例出现。笔者梳理国外文献图书馆行动研究实践,将行动研究在图书馆工作的应用总结为三种情境:合作研究、外部技术新理论的引入与实践以及为研究对象赋能。

2.1 合作研究

这是使用最多的一种情境,主要解决图书馆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这种方式一般通过引入图书馆工作研究方面的专家,和图书馆员一起对图书馆工作环境和工作流程进行分析,探究在工作过程中存在的潜在问题,分析产生的根本原因,利用行动研究寻求解决方案。合作研究使研究者与图书馆员对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及产生原因达成共识,随后在探寻和实施解决方案时能够增强与之相关的图书馆员的积极性和热情,有效参与到改进的行动过程中去;研究者还可以从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进行反思,从而产生新的理论和知识。米兰比可卡大学图书馆在2009年开展了一次为期两年的行动研究[29],由研究专家、三个部门的图书馆员及图书馆用户(研究人员、教师、学生)构成研究团队,采取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对三个部门所提供的图书馆服务状况进行了全面分析,通过识别服务部门存在问题、实施相关措施、评估实施结果,进行反思后选择集中性战略服务的方式有效提高了图书馆服务质量;瑞典伦德大学为解决科学出版物经费上涨、科研基金浪费而导致科学数据和科学文献索取困难的问题,探索开放获取可行性的行动研究;Wang等为了满足图书馆员在职接收专业图书馆学教育需求,开展探索性E-learning硕士研究生教程计划的行动研究[30]等。

2.2 外部技术、新理论的引入与实践

将外部技术或理论引入到图书馆工作情境中进行推广实施,对理论进行验证或观察技术实践的应用效果,也是行动研究应用比较有效的方式。这种情况下,研究者的基本目标是将确立的理论框架或技术模式在图书馆工作环境下进行测试,看其能否在实际操作环境中有效应用,是否能够有效提高图书馆工作的服务效率,促进图书馆的良性运行。研究者带着新的知识理论或技术加入图书馆工作团队与相关工作人员充分合作互动,旨在激发图书馆工作人员对该研究的兴趣,促进和帮助研究者的理论实践、技术推广,促进对现有理论的验证和改进。Lee[31]参与的韩国IT基础设施与数字图书馆成功因素之间的关系的行动研究,通过与韩国研究信息中心(KRIC)进行合作,对数字图书馆在线服务的满意程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挖掘、分析,对数字图书馆的运营绩效进行评估,识别出各阶段的技术漏洞和服务缺陷,将这些问题与管理失效等问题加以整合分析,进而提出数字图书馆有效的运作方式;Purdue大学图书馆[32]利用行动研究发展和完善了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服务模式,研究表明可以根据学习和研究阶段的特点,利用GIS系统从协作、学习支持和外展的角度支持数字人文和社会科学交流等。

2.3 为研究对象赋能

图书馆工作采用行动研究的另一个目标是为研究对象赋能。行动研究具有强调“为弱势群体赋权”[33]的理念,能实现Susman所说提升实践者识别和解决问题的自助能力,即增强研究对象(图书馆员或图书馆用户)的理论知识或集体意识,提升其在图书馆工作环境中识别、解释和解决这些问题的能力,使图书馆员实现从实践者向研究者的转化。这种方式一般是由研究者在行动研究的过程中提出理论假设前提,并将其与研究对象(图书馆员或图书馆用户)的实践过程进行对比,促进研究对象进行批判性反思,探讨与实践过程中运用的理论或经验的差别,帮助图书馆员实现隐性知识的显性化或者服务对象信息素养、学习能力的提升,主要用在学生信息素养、学习能力提升和图书馆员专业素养的提升上。比如,39名学校图书馆员参加的行动研究项目[34],通过对自身参与的156项行动研究工作的成果进行反思,确定哪些工作过程是可行的,哪些是有价值的,对其进行总结以达到提高工作效率、提升专业技能的目的;为提升学生素质而发起的ACRL课程“评估行动:学术图书馆和学生成功”(AiA计划)的行动研究[35],由美国的200多所学校图书馆参与行动,不同图书馆采取不同的行动方式,有效实现了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国内学者刘济群[36]提出可以将行动研究运用于信息弱势群体的研究中,因而可将图书馆作为信息素养培养机构,进行图书馆用户的信息素养行动研究,提升用户的信息素养水平。

3 图书馆实施行动研究面临的挑战

从国外图书馆行动研究的实践可以看出,这种新的研究范式在图书馆工作中有很大的应用空间,也为国内图书馆工作相关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然而行动研究在国内图书馆工作中的应用还面临着诸多挑战。从行动研究的特点及其在图书馆工作的应用现状来看,图书馆实施行动研究需要研究者和研究对象在特定情境下,遵循一定的规则,运用有效的研究方法,通过相互间深入有效地交互,才能保障行动研究有效实现,图书馆实施行动研究面临的挑战主要体现在研究环境、行动主体和研究方法上。

3.1 研究环境

传统实证研究要求研究者充当“局外人”角色,在数据收集及分析时注重保持相对“客观中立”,并不干涉研究对象的行为,这种研究方式对图书馆的运行影响不大。而行动研究中研究者和研究对象共同参与实践过程,这就要求研究者不仅要加入到图书馆正常工作程序中,还要保持开放的态度,实时监控工作流程,分析行动过程中图书馆员的情绪、行为以及行为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这一过程不仅需要长期的、持续的人力、物力资源等多方面的支持,更需要图书馆方面的管理、工作人员的多方配合才能保障研究成果的切实可行。因此,图书馆行动研究环境的建设,需要多方面的协商和沟通,在现有图书馆的工作情境下,实施行动研究还有一定的条件限制。

3.2 行动主体

行动主体包括研究者和研究对象(馆员或者其他实践者),行动研究对于两者的要求都不同于传统实证研究。对于研究者而言,要转换局外人角色,将自己融入实践中,对研究过程作适当的引导和把握,既要适应图书馆工作实践过程,时刻保持对实践流程的有效监控,以免忽视不易觉察的现象和问题;又要保持对图书馆环境和研究对象的开放性,与研究对象保持良好的关系,保障行动过程的顺利实施,研究者应尽可能与馆员们分享自己的观点,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以更好地促进馆员的反思以及隐性知识的显性化。于研究对象(馆员或实践者)而言,并不是所有图书馆员都具备参与行动研究的意愿和能力,无论是研究对象不合作的态度,还是能力的欠缺,对行动研究收集到的数据和实践过程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因而,行动研究在图书馆的应用中,如何选择团队成员是研究者要着重考虑的因素,且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需要保持耐心,对能力不足的实践者要给予更多的耐心和关心,帮助他们参与到行动研究中来。

3.3 研究方法

在我国,行动研究在教育领域有比较成熟的理论体系和实践研究,但在图书情报领域属于新生事物,学科之间的差异决定了图书馆在实施行动研究的过程中不能完全照搬教育领域的方法体系。图书馆行动研究可在任何阶段使用多种研究方法,传统的、新兴的、定性和定量的研究工具均可依据研究内容有效运用。如收集数据时可以沿用常用的访谈、问卷和观察法、实验法等,也可以采用社区制图法(Community Mapping)和在线头脑风暴法(Electronic Brainstorming)等[37]数据汇总整理分析时可使用日志法,也可采用在线博客和社区等社交媒体,邀请研究团体之外的人员参与,促进研究主体自我反思。因此,在图书馆实施行动研究的过程中,如何将图书情报学中的独特的原理、方法工具有效运用到研究过程,还需要学者们不断地探索与完善。

4 图书馆行动研究的实施步骤

系统、科学的实施过程是行动研究顺利实施的保障,从Lewin开始,研究者们一直积极探索行动研究的操作程序,经典的表述认为行动研究是包含计划、行动、观察、反思四环节的螺旋式循环加深的发展过程[38];Susman等[39]提出要根据研究目标及研究情境进行相应的调整;行动研究过程一般历时较长,Avison等[40]等根据研究情境对行动研究效果的影响,提出保障行动研究实施的关键因素是团队的协作程度和建立有效的监督反馈机制。图书馆工作行动研究的顺利实施不仅需要科学的实施步骤,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还需要考虑研究者如何融入图书馆工作环境中,如何与图书馆管理人员和研究对象建立平等协作关系。因而,笔者建议在经典的行动研究四步骤循环的基础上,加入前期准备环节,在实施过程中增加监督环节,更利于图书馆行动研究的实施,具体实施步骤可分为:(1)前期准备,主要内容包括确定研究目标、了解研究情境,明确研究过程中权力的归属;(2)行动研究四步骤的迭代,包括诊断、行动规划、行动实施、评估与反思;(3)行动过程的监控:为保证行动研究的顺利进行而采取的控制活动(如图1所示)。

图1 行动研究基本步骤

4.1 前期准备

行动研究理论隐含着研究者与研究对象间已有良好信任关系的前提,但现实并非如此,如肖静华等[41]在进行IT规划行动研究时,面临着企业实践者对研究者缺乏信任的问题;闫慧等[42]在信息贫困行动研究进行访谈时,发现部分受访者很不耐烦,回答问题简短并拒绝作解释等情况。这些现象对研究过程及研究结果都产生了不良影响,因而在行动研究正式实施时,充分了解图书馆工作的研究环境,与管理人员和研究对象之间建立良好的信任和协作关系非常重要。根据现有图书馆工作行动研究实践,前期准备包括确定研究目标、建立研究团队、明确团队人员之间的权力分工。

图书馆行动研究的实施要根据研究目标和研究环境决定,研究目标可由研究者提出,如高校图书馆对大学生信息素养提升的作用等;也可以是图书馆员在工作过程中发现的实际问题,如用户对于图书馆服务的利用和满意度提升等。在开展图书馆行动研究之前,要明确行动研究是否是较合适的研究方法,明确图书馆工作行动研究的环境因素和实施范围。从操作的角度看,在确立研究目标后,需要构建一个由研究者和相关领域的实践者们共同组成的工作团队,团队成员中必须由具有良好的专业技能和关系技能的研究专家提供研究指导,协调和监控整个研究活动,还需要与研究目标相关的图书馆方的管理者和工作人员明确研究过程,保障研究工作在特定环境下的顺利实施。可采用事前协商或者研究人员与图书馆方面签订相关协议的方式规定双方的行动范围和框架,界定成员在研究过程中的行动权力,避免在研究过程中因为权限问题产生不必要的矛盾,影响研究工作和图书馆工作的正常进行。前期准备活动可以使研究人员充分了解图书馆工作环境,明确自己的行动范围和研究时限,达到与研究对象建立良好的关系、保障图书馆工作正常运行和行动研究顺利进行的双重目的。

4.2 实施行动

4.2.1 诊断

诊断是研究团队根据研究目标收集数据,可以通过访谈、焦点小组、观察、问答等多种研究方法收集相关信息并进行分析,确定或者定义研究问题。数据收集要注重全面性,可将正式渠道与非正式渠道相结合;内部资料与外部信息相结合;显性信息与隐性信息相结合。隐性信息获得的主要方式来源于直接观察和分析。比如,Milano-Bicocca大学图书馆进行的目标为“图书馆服务质量提升”的行动研究中,采用了问卷调查、服务反馈信息整理、三大馆际互借服务实践的比较等方式了解图书馆服务质量的现状,教师和学生对图书馆整体服务比较满意,但由于读者不熟悉图书馆的服务项目以及信息素养的欠缺,导致数字图书馆的一些先进的服务如馆际互借等利用率很少。用户建议可以加大宣传、加强培训力度。

4.2.2 行动规划

诊断后由研究团队制定详细的行动规划,有效配置各种资源,指导行动研究的过程,并为后续的评估提供标准和依据,规划内容应包括:(1)研究目标,预期希望达到的研究成果及工作要求,哪些地方需要改变;(2)怎样做,可以采用哪些合适的研究方法,需要哪些资源;(3)谁来做,由谁来完成相应的任务?需要谁的支持;(4)研究所需的时间和期限;(5)行动研究的实施可能处于多大的范围,预计会发生什么变化、怎样变化;(6)应变措施,万一发生状况,应该怎么办。在上例中,研究成员根据上述诊断的结果,制定了一份详细的行动规划,提交给图书馆工作负责人,由其进行设计和批准,将行动计划通过电子邮件发放到相关部门。

4.2.3 行动实施

执行是行动研究的核心环节。执行过程中,要对行动情况进行详细的观察、监控和记录,充分考虑环境和影响因素,不断调整和完善行动改进方案,对研究结果作全面透彻的分析。Milano-Bicocca大学图书馆在2010年5月至12月期间,实施了包括每月通讯、信息素养培训、服务指南、馆际互借服务等服务推广和干预措施。在行动进行过程中最关键的因素是研究者和实践者的协作程度,实践者更了解图书馆工作的实际情况,知道如何才更有利于图书馆工作流程的实施。

4.2.4 评估与反思

评估与反思是行动研究的重要步骤,是对行动的过程、结果等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和总结。评估是将行动规划的预期目标和内容与行动过程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问题的界定是否明确;行动是否按照规划的内容和要求执行,是否使用了恰当的研究方法和手段,是否详尽的进行了数据的记录、收集,研究的实际效果与预期之间是否有差距等。找出行动前后的差距后,更重要的是要对这些差距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和整理,形成基本设想,以修正下一步行动的规划,实现行动研究四步骤的循环。以信息素养培育活动为例,Milano-Bicocca大学图书馆在每次培训结束后都会作一个关于对学习内容是否喜欢、能否学习到相关技能的现场意见反馈,并请他们对后续培训工作给出建议。这些措施的实施,提升了图书馆服务的效率,也为进一步的行动提出良好的建议。

4.3 监控

为了准确及时掌握相关信息,保证诊断、规划、执行、评估和针对性学习的顺利实施,并为反思和评价提供第一手材料,需要对行动研究实施的全过程进行实时监控,监控是为了在动态环境中保证行动计划顺利实施而采取的检查和控制的活动和过程。监控人员一般由研究专家担任,通过观察行动过程中研究对象的行为和行动过程中产生的具体情况,了解图书馆管理和工作人员在行动过程中受到影响的因素,及时掌握和分析研究成员在行动过程中主观态度、努力程度的变化,遇到意外阻力和困难时表现出来的反应以及采取的应急措施,了解研究中基本假设是否具备有效性,对研究对象和研究情境在行动作用下的变化和反作用等进行监控。监控人员不仅要了解项目的工作开展情况,还要监督研究团队成员的学习过程,一旦发现任何问题,应及时与组织研究团队进行信息反馈,以便在行动循环过程中及时进行计划的调整,保障行动研究的顺利实施。

5 结语

行动研究是将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方法结合,实现理论与实践有机融合的一种新的研究范式,在信息技术更新迅速、管理环境变化剧烈的情境下尤为适用。在图书馆工作中引入行动研究,有利于图书馆进行全面质量管理,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提升服务效率。图书馆人员通过前期准备,经过诊断、行动规划、行动实施、评估与反思螺旋式循环的行动过程,在整个行动过程中进行有效监控,可明晰、规范工作过程,经历体验、反映、解释、反思的学习过程,有效提升自身的业务能力,并开发研究能力;行动研究有利于将图书馆员或其他实践者在日常中发现、总结出的许多无法言说的“理论”和“个人知识”发掘出来[43],将其逐渐显性化、可表达化,利于图书馆相关理论知识总结和提炼。

猜你喜欢

图书馆员研究者图书馆
高校图书馆员之歌
高等教育中的学生成为研究者及其启示
近二十年图书馆员职业倦怠研究述评——以心理资本的视角
研究者称,经CRISPR技术编辑过的双胞胎已出生。科学将如何回应?
研究者调查数据统计
图书馆
Wiz云笔记在图书馆员知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及案例研究
用博弈理论解决图书馆员排班问题
医生注定是研究者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