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4.0:转型的力量
——2018中国工业版画三年展”研讨会纪要
2018-10-31冀少峰JiShaofeng殷双喜YinShuangxi
冀少峰(Ji Shaofeng) 殷双喜(Yin Shuangxi)等
《有序的无序状态5》 吕昊霖 铜版 60cm×100cm 2018年
冀少峰:中国工业版画三年展作为湖北美术馆三个常驻三年展之一,自2012年启动至今,已是第三届。本届展览主题为“工业4.0:转型的力量”。工业4.0,最初由德国提出,被认为是继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信息时代的人类三次工业革命之后,工业与信息通信技术深度融合后的第四次工业革命。
中国工业版画是伴随着新中国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历程而成长起来的特殊画种,面对“工业4.0”的转型与变革,传统意义上“工业现场”的缺失,以及新型工业对日常生活的全方位介入,使得工业题材的版画作品及创作人群亦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故此,本届中国工业版画三年展希冀通过这批作品的集中展示,为公众传达一个更为开阔也更符合时代特征的工业视觉叙事。
殷双喜:目前在国内以题材、画种来界定一个展览确实不太多,既是工业题材,又是版画画种,这是非常具体的。从工业角度来说,它在某种意义上体现出一种对现代性的认识和转换。
展览作品的指向非常广泛,有个体的感受,也有大场面的再现,反映当代艺术最近十几年来对中国版画家的广泛影响。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们的工业题材版画作品相比,更加分散和多样。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工业题材美术,我做过一点研究,那个时候工业题材不仅是最时髦的题材,而且是中心题材,中央美院版画系的许多画家,包括油画家和国画家都盯着工厂、工地、劳动场面不放。1957年最知名的是武汉长江大桥,很多艺术家以此为主题创作了一大批绘画景象,反映了大型工业建设对艺术的明显支配。对中国的美术界来说,画工业题材还有另外一个意义,就是自我改造。中国艺术家通过写生达到绘画的转变,转变到新时代和人民的方向来。写生一般是到工厂、矿山、水库建设工地去,在这个过程中艺术完成了从传统绘画向现代绘画的转型。对我们国家来说,工业题材在20世纪50年代代表着对未来的美好承诺,表示着先进和未来。曾经工业对于一个国家不仅是经济指标,更是一个意识形态的指标。今天,我们对工业的重新认识不再是像50年代的思想改造和现实再现,而是探索它对于现代人的精神和心灵世界意味着什么。
鲁虹:从国际范围来看,双年展与三年展很多,但很少以一个画种和一个题材来做,湖北美术馆做“版画三年展”确实是很难得。这次在总策展人苏新平的开放策展观念指导下,“工业版画”的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据我所知,“工业版画”的概念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提出来的,当时主要是为了歌颂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所取得的成就。在这方面,当时的山水画创作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比如关山月等一批老画家画山水时都要画铁路、高压线等。毫无疑问,到了改革开放以后,工业版画的概念、内涵、媒材与手法发生了很大变化。就这个展览中的传统版画而言,很多木版、铜版、丝网版创作,不仅有新观念、新题材的开拓,也有新手法的开拓。不过有些作品虽然效果很好,但是并不具备复数性,好像与版画没什么关系!我认为如果一个概念无所不包,那么这个概念就失去它的意义了。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展览,无论在观念上、手法上都是很当代的。我只是在想,湖北美术馆下一步怎么做呢?这显然是一个需要面对的问题。“工业版画”这个概念是由“工业”与“版画”构成的,而且都有自己的内含与制约性。如果超越了工业,又超越了复数性,那还叫不叫“工业版画”?其实这正是我的困惑。另外,因为影像艺术也有复数性,所以如果将一些影像作品纳入“版画”的范畴,是否会有点勉强呢?在我看来,有关“工业版画”的展览已经走到极致,再怎么做,还要不要做以这个概念命名的展览,是否可以到此为止、进而找到一个与此相关的新题目来做呢?即:不要限制在“工业版画”的概念里,以实现真正的转型。我的想法很不成熟,说出来求教于大家。
张新英:这一届展览在第二届的基础上,又有了很大的进展,面拓得特别宽,更深地挖掘了工业版画的可能性和处于创作巅峰位置的艺术家对于工业的态度,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也是这一届展览非常有价值的方面。我回应一下鲁虹老师的几个关于复数性的问题,徐冰老师说过一句话:如果说到复数性,你说电视是不是最为广泛、最为成功的复数方式呢?不知道鲁虹老师能否认同这个说法?当艺术发展到当代艺术的阶段,媒介本身已经不应该成为一个束缚创作的局限,而应该成为艺术家的工具和手段,艺术家其实完全可以自由地表达。我们不应该从概念出发,对“工业版画”进行非常严格的界定,从艺术、策展和批评的角度来说应该有更宽泛的态度和观念,只有这样的思维才能更广阔地去拓展艺术的媒介领域。
《从阴影出发1》 王家增 铜版 55cm×40cm 2017年
《新天工开物》 余曼 综合材料版画 90cm×70cm 2018年
左·《“解”先生与“译”小姐:我知道你会离我而去,但我仍深爱着你-》 北屿 丝网印刷、照相铜版 96cm×156cm 2018年
中·《温暖的记忆 NO.10》 谢应云 丝网版 90cm×140cm 2017年
右·《东门,西门南门,北门》 杨锋 铜版 120×160cm 2006年
我再谈一下对于展览主题的几点感受:一是在这些作品里能否看到一个集中的展示,也就是展品中是否有对于社会发展进程的直接记录和反映?这是最直接也是最浅层次需要关注的地方,同时也是展览最重要的一个板块。二是工业引发的社会转型,和人们对其认知方式的改变,以及我们运用艺术手段传达的价值观念。刚才几位老师都提到了,现在的作品里面有很多是从批判和反思的角度对工业发展进程的社会性诘问,我们没有办法和当时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怀着同样的情绪和情感去歌颂工业,很多带着省思意味的作品肯定会出现。那么怎样去看待这些作品、怎样从社会学的角度,从文献的角度去认识这样的作品,也是这次展览引起大家思考的方面。三是“工业4.0”所引发的哲学上的思考。每一次艺术的重大变革都是来源于生产力的发展引发的生产关系的变化,那么“工业4.0”所引发的社会的转变是什么?我想用一个词可以比较准确的概括,那就是unmanned(无人)。从字面上理解,这个词的意思是无人操控,比如现在的无人机、无人驾驶汽车和全自动控制生产线和取代人力的机器人,这些从表面上看是和人没有直接关系,甚至大大提高生产力,使人从劳作中解放出来,也使社会生活慢慢和人脱离了直接的联系。但恰恰是这样一个现实提出了一个非常严峻的社会问题,假设某一天“无人”成为了常态,那么人的位置又在哪里?欧洲文艺复兴源于人的主体意识的觉醒,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存在主义哲学便成为在文学艺术界影响最为深远的哲学流派,存在主义哲学以人为中心,尊重人的个性和自由,像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萨特的无神论的存在主义、尼采的强力意志理论等等,但不管怎样阐释,人的主体性都在第一位。这些哲学理念对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像“八五”新潮整个艺术界的发展变化。那么今天,面对“无人”这个问题,哲学、文学和艺术又将会作出怎样的反映?我非常期待,同时更希望能够在这样一个与工业密切联系着的展览上,窥见端倪。
胡斌:首先非常感谢湖北美术馆的邀请,我很早就注意到工业版画三年展,因为在我的研究领域,有一部分就是关于革命美术的方面,今天这个展览我主要谈两个方面的感受:
首先,以工业版画这样一个题材介入做一个三年展,在当前的艺术潮流中有一定的必要性。其实在国内甚至国际的某些地区,对于社会主义遗产的重新思考,已经形成了一个小小的潮流,近几年在当代艺术界也不断有这一类型的展览。“工业版画”带有非常强烈的社会主义印痕。在讲工业版画的时候,更多是将工业作为一个题材。当然很多艺术家会说,现在的语境已经变化了,不可能回到以前的工人作为创作主体的时代,但是工人作为表达主体的诉求在当下仍然是非常需要、非常迫切的,而且是被严重地忽视的。因为现在的艺术更多局限在专业创作群体的领域,工人、农民对于审美与艺术的诉求得不到彰显。但是当代仍然可以做到版画的社会介入。可能工业版画本身就带有跟社会劳动阶层和工人阶层结合的关系,能不能在一个新的语境下跟当前底层的诉求结合起来,这可能是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
第二,这一次主题也提到了智能化时代工业的一些变化。智能化在创作中不太好表现,大部分作品更多是对机械化时代的表达。当然我们可以延伸版画的概念,比如说从复数性概念去拓展。但是,我觉得更重要的是深入了解以后,怎么找到符合当代表达的形式,而不仅仅是媒介的转换。广东有一个艺术家叫刘其敏,用素描和版画很好地表达了改革开放以来的高速公路的感觉。前不久有一个中央美院的学生劳家辉的展览,用素描和喷绘的方式表达了一种电子虚拟图像的感觉。一个是概念的拓展,一个是如何用既有的工具体现出当下最鲜明的时代感,这都需要艺术家走出书斋,走进其他阶层,对于工业群体和形态有真切的认识,才能找到一个贴合当今时代的表达方式。
盛葳:传统意义上的工业版画意味着工业题材,它跟社会主义建设是密切相关的。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又涉及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工业美学”,在现在的艺术史研究当中特别重视现实主义的那一方面。《美术》杂志在20世纪50年代发表过梁永泰的《从前没有人到过的地方》,这件作品引发了很大的争论。画面描绘了一个山里面从来没有人到过的地方,建了一个铁路桥架在两座山中间。有些人从现实主义的角度认为这座桥不符合工程学,但还有另外一方面被我们忽略的,是在早期工业版画中的“未来主义”倾向。早期表现工业题材的版画里,不少作品有强烈的强调更高更快更强的未来主义的特征。这些东西是一笔遗产,非常值得我们去研究,它代表了一种社会主义的现代性与艺术的现代性同步的特征,这在当时是非常具有特点的,而且跟苏联20年代的前卫艺术也具有很强的可比性。但目前这方面的研究非常薄弱,很少有专门的深入研究。如果展览持续地做下去,每次开辟一个展厅来做五六十年代的工业版画的历史研究的话,这将会是非常有意思的话题。另外,对现在的研究也能衍生出一些新的课题,比如说玉门。玉门这个地方在民国非常有名,吴作人曾在1943年应玉门油田邀请去画这里的生产面貌,他画了不少素描、速写和一张油画,那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希望的景象。但现在,这个地方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是否可以根据那个地方做当代艺术的项目,也可以加入到展览当中来,这样,我们对工业的理解和工业的变迁会更加的深入。20世纪70年代以来,工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机器、工厂、大工业生产衰落,这个时候我们需要思考另外一个问题,工业、社会和艺术三者之间新的连接点在什么地方?在当代艺术领域出现了后工业美学,现在艺术区的改造绝大部分都是建立在后工业的基础上。创意产业一开始在英国出现,最初的纺织厂厂房在后工业时代被废弃,一些年轻人占领了这些废弃的工厂,组成几个人的小团队在工厂里进行文化创意产业的生产,一般有电脑、小型激光切割机、3D打印机这些设备,跟互联网接驳,进行订制生产。这不仅是具体制作方式的变化,也是社会生活、生产方式的巨大变化,这种变化构成我们讨论艺术的重要话题。
左·《线圈I》 卢波·阿特那萨夫 铜版 103cm×60cm 2010年
右·《溪》 边宏强 木刻 60×100cm 2018年
此外,今天我们更多看到的是进入到一个新兴科技所引导的新兴工业时代,以人工智能为例,很多艺术展览都会讨论这种问题。最后,我还要追问一个理论的问题,工业的演化如何和艺术演化同步,尤其是媒介的同步。因此,我有一个建议,如果将这个展览的题目变成“工业4.0版画4.0”,它可以讨论的空间就会更多一些。
孟尧:工业版画三年展转型,这个转型有两层意思,一是本身在工业社会结构的转型,二是艺术家在创作方式上面临着自己的知识结构和基础方法的转型。版画因为自身的技术制作方式和工业时代天然的血缘关系,有非常大的历史渊源。但是这个展览更大意义是从媒介出发,而不是对媒介自圆其说,或者是仅仅用传统语言的版画展览。“工业4.0:转型的力量”这个展览的价值在于后续如何用艺术和科技的联合,通过跨界的方式带来无愧于人类认知的升级和迭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