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抗震结构设计理念
2018-10-30李伟
李伟
[摘要]鉴于杭震结构设计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重要性,研究杭震设计是十分重要的。地震设计方法理论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课题。由于时间和能力的限制,这一理论的研究是不够的。本文针对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杭震结构结构设计进行了探讨,希望对同行工作人员有所助益。
[关键词]建筑结构设计;抗震结构设计;设计理念 文章编号:2095-4085(2018)06-0050-02
1 抗震理念设计的理论概述
1.1 抗震理念设计的概念
地震概念设计是指地震灾害和工程经验的基本设计原则和设计理念,建筑结构的总体布局和确定混凝土结构的过程。概念设计是一个不以计算为基础的工程师。根据设计理论和施工经验,对现有设计方案和设计理念进行评估,并评估满足抗震要求的设计方案。它包括分析、综合和评价三个步骤。
1.2 抗震理念设计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作用
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要了解地震结构和有限的影响,材料的性能,地震波变化的建造和安装以及模糊模拟,进一步完善高层建筑的设计结构不稳定,因此,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应重视地震的概念。在数值计算的基础上,抗震设计的应用可以满足居民的实际需要。抗震概念的使用必须非常关注高层建筑设计中的高层建筑,抗震设计概念设计师,以便他们严格遵守相关规则,摆脱传统结构设计中的错误,只注意计算结果,按照结构设计原则,结合区域抗震规范。最后是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
1.3 抗震理念设计的基本原则
1.3.1 结构的整体性
在高层建筑结构中,地板的完整性对高层建筑结构的完整性非常重要,这相当于水平分区,具有收集和传递惯性到垂直倒立结构的功能。因此,这些子结构必须具有强烈的抗震性能。
1.3.2 结构的简单性
简单结构是指在地震作用下,传递力的清晰和直接的路径。在高层建筑抗震设计标准中,明确了“结构体系应具有清晰的计算和简单的数据,合理的地震传递方式”。只有一个简单的结构可以准确地分析结构位移、内力和模型,掌握高层建筑抗震性能的薄弱环节,并采取相应措施防止其发生。
1.3.3 结构的刚度
在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刚度和抗震能力是双向的。确定结构的刚度,并安排结构以抵抗任何方向的地震。一般来说,基本结构应具有足够的刚度和抗震能力,不仅要控制结构变形,而且要减少地震对高层建筑的影响。避免了大结构变形引起的两级重力效应,破坏了结构不平衡,大大降低了高层建筑的抗震性能。
1.3.4 结构的规则性与均匀性
高层建筑垂直和纵向的布局规则,结构的抗侧移刚度的变化应该是统一的,以避免侧向力传输路线,轴承刚度和侧向力突变,防止结构在垂直方向之间的薄弱环节的建设或几层。
2 高层建筑续苛沟抗震概念设计基本原则
2.1 确保建筑设计的规律性和一致性
高层建筑整体结构不合理,结构不均匀,不规则,对整个建筑的抗震性能影响很大。因此,结构设计的抗震概念设计方法,需要注意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体形和整体结构,以平面形状规则,对称性和均匀性,建筑控制的纵横比一个合理的范围内,建筑物的扭转效应被最小化。结构设计应考虑建筑物的整体质量和刚度。建筑的承载力应该是对称的,均匀分布的,以达到建筑中心与中心之间的重叠刚度。
2.2 建筑结构的刚度和抗震设计
在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要沿建筑主体结构的两个主轴进行抗震设计,以保证建筑物的刚性和两根主轴的抗震性能。只有确保主体各个方向的刚度和抗震性能,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小地震后结构变形效应引起的地震力,保证整个结构的稳定性。在结构设计过程中,结构在两个主要方向上应具有足够的刚度和抗震能力,同时应具有抗扭刚度和抗扭转能力。
2.3 建筑物设计的计算图和有效的传播路径
在高层建筑抗震结构设计中,应借助计算机程序计算建筑结构,以获得建筑物计算的实际结构。分析了建筑物在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变化,并绘制了建筑物的结构计算。然后通过科学合理的建筑力学模型和数学模型对建筑物的抗震能力进行模拟分析。只有在地震条件下,建筑物的抗震性能才能得到最佳检测,才能设计出更有效的建筑物传输路径。因此,只有运用概念设计方法和数据模型,结构模型,设计和计算结构在内力作用下的应力状态,建筑物的变形情况,才能保证建筑物的整体抗震性能,建筑使用需求。
2.4 在设计过程中选择优质材料
为了保护高层建筑的抗震性能,我们需要选择具有良好延展性和高强度的建筑材料。延性材料具有较高的能量吸收能力,可以满足高建筑容量的要求。同时,延性材料的使用可以减少整个建筑物的材料使用和建设成本。在抗震设计理念中,整体结构是根据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延性来设计的,以保证整个建筑的延展性,并且该建筑的抗震性能良好。
3 结语
在建筑设计中,建筑的抗震设计是整个结构设计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在研究建筑结构设计过程和建筑结构工程设计时,为了避免生产过程中的災难,相关结构设计师应从宏观角度综合处理建筑结构设计。
参考文献:
[1]王振宇,刘晶波.建筑结构地震损伤评估的研究进展[J].世界地震工程,2001,17(3):31-35.
[2]龚思礼.建筑抗震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