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永远绽放的“玫瑰”

2018-10-30聃聃

高中生·青春励志 2018年9期
关键词:玫瑰学术意大利

聃聃

2016年2月19日,意大利文学评论家、作家、符号学家翁贝托·埃科(Umberto Eco)去世,享年84岁。意大利前总理马泰奥·伦齐(Matteo Renzi)在得知消息后表示:“埃科的去世是文化界的巨大损失。我们将怀念他的著作、他的声音、他尖锐且生动的思想和他伟大的人文主义情怀。”作为文学世界里最熠熠生辉的作家之一,埃科最为人熟知的作品莫过于那本《玫瑰的名字》。

1932年埃科出生于意大利西北部的一個小山城,这里有着不同于意大利其他地区的文化氛围,更接近法国式的冷静平淡而非意大利式的热情洋溢。埃科不止一次地指出,正是这种环境塑造了他的气质——“怀疑主义、对花言巧语的厌恶、从不过激、从不做夸大其词的断言”。他是博洛尼亚大学的退休教授。

有人说,他是外国版的钱锺书,精通六国文字的超级学霸,冷知识专业小能手;也有人说,他是吐槽达人,西方社会知识与品位的象征,文艺装腔指南中的必知榜首人物;更有人说,他是网络时代的最后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大学者。

不过与今天大众所熟知的小说家身份不同,埃科在48岁之前一直是世界知名学者。1978年,一个朋友建议埃科写一个短篇侦探小说,埃科婉拒了,而一个关于中世纪修道土的长篇小说却在他脑海里展开了。两年后,埃科最负盛名的小说《玫瑰的名字》出版,出版商原计划印刷三万册,没想到销量很快达到200万册,迄今,该作品已经翻译成近40种文字,销售了2000万册。据说书中那个修道院,埃科光是设计图就画了几百张,连人物从一个地点走到另一个地点能说多久的话,他都考虑周详。

“玫瑰之名”使埃科蜚声世界,跻身于第一流的后现代主义小说家之列。有意思的是,《玫瑰的名字》一出,各种研究论文和专著层出不穷,特别是关于小说名字的阐释几乎构成了一场20世纪末期的“阐释大战”。所以,埃科不断站出来澄清、挑战或是回应,于是有了《〈玫瑰的名字〉备忘录》《诠释的界限》等专著。

《剑桥意大利文学史》将埃科誉为20世纪后半期最耀眼的意大利作家,并盛赞他那“贯穿于职业生涯的‘调停者和‘综合者意识”。作为一名西方当代思想家,埃科最独特的地方在于其将学术和虚构之深浅两极共治一炉,小说中有学术,学术中又有叙事性;而埃科其人也同样有着这种复杂和简单共处的人格魅力,他被美国《新闻周刊》称为“超级明星教授”“令人愉悦的重量级人物”,1995年,他甚至登上了时尚杂志VOGUE,成为明星级的学者。

这位享誉世界的博学家一生风趣幽默,曾创作《出租车司机相处须知》,还给《圣经》《神曲》等作品写过退稿信,杂文小品集《带着鲑鱼去旅行》中的戏谑、挑衅、怪诞、机智令人难以忘怀。

面对家中万卷藏书,几乎所有爱书人都受到过这样充满敌意的质疑:“这些书你都读过了吗?”埃科在《别想摆脱书》中给出了三个精妙的回答:

答案一:“不。这些只不过是我下周要读的书。”

答案二:“我一本都没读过。不然我留着它们干吗?”

答案三:“您知道的,我不读书,我写书。”

博尔赫斯说:天堂是图书馆的模样。但愿真是如此,在那里,逝去的埃科,再次与书相遇,不离不弃,如拥玫瑰。

猜你喜欢

玫瑰学术意大利
玫瑰飘香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玫瑰(外一幅)
中俄古巴驰援意大利“打脸”西方
意大利
前人栽树
玫瑰金的温柔
玫瑰
董进霞 治的是学术 过的是生活
梳理学术渊源 审视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