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教学形式 提高初中作文教学效果
2018-10-30汤金华
摘 要: 初中作文教学历来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教师教学形式较单一的影响,有学生写作基础较薄弱的制约,有学生产生“厌写”“怕写”的心理等。要消除这些不利的教学因素,必须抓住新课程改革的有利契机,丰富课堂教学形式、写作表达方式、评价交流方式,发挥学生写作的主动性,不断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培养他们的写作兴趣,张扬他们的写作个性,提升他们的写作获得感,变“厌学”“厌写”为“乐学”“乐写”,在“乐学”“乐写”中不断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关键词: 教学形式;初中作文;教学效果
初中作文教学历来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不少学生阅读量较少,见识面较窄,作文写作能力较低,这些因素无形中增加语文教师作文教学的难度。不少学生由此产生“厌写”“怕写”的心理。
要消除这些不利的教学因素,必须抓住新课程改革的有利契机,丰富教学形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课堂“活”起来,让课外也“活”起来,让作文教学“活”起来,不断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培养他们的写作兴趣,张扬他们的写作个性,变“厌学”“厌写”为“乐学”“乐写”,在“乐学”“乐写”中不断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一、 丰富课堂教学方式
课堂是作文教学的重要阵地之一,教师要充分发挥课堂的主阵地作用,不断丰富课堂作文教学方式方法,突出“三变”,让作文教学更具活力,更加精彩,更有效果。
(一) 变“教师为主”为“学生为主”
中学生是中学作文写作的主体,他们的兴趣、爱好和素质决定写作质量的高低。
因此,教师要转变观念,摆正位置,变“教师为主”为“学生为主”,真正让学生在作文课堂里当“主角”、唱“主调”,使学生有更多时间交流讨论互动,并在交流讨论互动中,较准确地把握写作要求,较快进入写作角色,较好完成写作任务。
例如,教学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思路要清晰”的作文时,教师可先让学生回顾交流本单元学过的课文,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本单元所学的《纪念白求恩》《植树的牧羊人》《走一步,再走一步》《诫子书》等课文的写作思路,感受作者如何謀篇写作。
然后,指导学生围绕《这天,我回家晚了》为题,进行写作构思,“为什么这天回家晚了?往常是怎样的情况?这天回家前遇到了什么事?回家后又发生了什么?你的心里有怎样的感受?”等等,学生在交流讨论中进一步清晰自己的写作思路。
最后,让学生以《这天,我回家晚了》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记叙文。
(二) 变“仓促应战”为“从容写作”
教师“当堂出作文题目”是传统中学作文教学方法之一。“当堂出题”使不少学生只能“仓促应战”,一些学生因写作基础较差、作文材料准备不足而“望文兴叹”,从而影响了学生的写作效果。
要让广大学生能“从容写作”,写出较高质量的文章,教师应重视课内外结合,由课内向课外延伸,组织学生做好作文课前的预习、写作准备工作,通过题目标明要求做准备,使广大学生明确此次的写作要求,提前进入写作角色,准备好相关素材,为课堂上“从容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如,教学七年级第一单元“热爱生活、热爱写作”时,教师可先让学生预习“热爱生活、热爱写作”的作文教学要求,回顾刚上初中,来到新校园的许多新见闻、感受和想法,然后在课堂上进行小组交流。
最后,围绕自己印象最深的一点来写。有课前的预习和写作准备,有写作前的小组交流和讨论,学生就能变“仓促应战”为“从容写作”,较好完成教师交给的写作任务。
(三) 变“限时上交”为“灵活缴交”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当堂写作当堂缴交”,因写作时间短,学生难有宽裕时间修改文章,推敲语句。
教师应树立更灵活的缴交观念,改变“当堂上交”作文的传统做法,变“限时上交”为“灵活缴交”,让更多的学生有较宽裕的时间构思、修改和推敲。
在不断的思索、反复的修改和仔细的推敲中,提高文章的质量,使写作水平较好的学生能“吃”得更好,写作能力较一般的学生也能“吃”饱。我们曾对两个作文水平较相当的班级进行实验,一个班级学生作文缴交方式实行“限时缴交”,另一个班级学生试行“灵活缴交”,从一年的实验跟踪中我们发现,“灵活缴交”班级的学生,他们的作文质量、写作兴趣明显高于“限时缴交”班级的学生。
实验告诉我们:“灵活缴交”对提升学生写作水平写作兴趣、完成写作任务、提高写作质量是有益处的。
二、 丰富写作表达方式
要教好新课程改革下的农村中学作文课程,不仅要丰富教学形式,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还要丰富写作表达方式,让学生不断提高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进行写作的水平,不断提升作文的感染力。
(一) 丰富写作体裁
不同的体裁有不同的特点,能表达作者的不同感受。小说可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外貌等的描写,刻画人物形象,揭示文章中心;
诗歌可通过抒情,抒发自己的感受,激起读者的共鸣;
散文可通过“形散而神不散”的叙述描写,寓情于物、寓情于景。
因此,教师应鼓励农村学生多自我突破,多尝试运用各种体裁进行写作,通过丰富写作体裁,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水平。
(二) 丰富表达方式
不少学生写作时,较喜欢运用单一的表达方式,写记叙文时,用叙述方法;写说明文时,用说明方法;写议论文时,用论述方法。没有将多种表达方式方法综合运用,影响了表达效果。
教师要引导农村学生不断丰富写作表达方式,将各种表达方式融汇贯通,做到记叙之中有精辟议论,说明之中有精彩描写,议论之中有生动叙述等。
比如要求学生介绍“本校科学楼”,可引导学生既要抓住“本校科学楼”的特点,按照由总到分,由远到近,由外到内的说明顺序进行介绍说明外,还可运用比喻、对比和对“教学楼”的重要特点进行描写等,通过形象的比喻、鲜明的对比和生动的描写,主次分明、详略得当地说明“本校科学楼”的特点、结构、外观和功能等,让人对该“科学楼”有较清晰的认知和较深刻的印象。
三、 丰富作文评价交流方式
农村中学作文评价与交流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引导、激励和推动作用。教师在教学时,要进一步重视作文评价交流环节,不断创新,不断丰富,做好“三抓三促”,进一步提高作文教学效果。
(一) 抓自评,促感悟
丰富作文评价,要突出学生“主角”功能,让学生多对自己写的文章进行自评,主要评自己写作最满意的方面和存在的不足,初步了解自己作文的优缺点。
同时,让学生比较师生评价差异,反思自己作文在谋篇结构、选材表达和抒发感情方面的不足,通过不断自评,不断地比较,不断地反思,促进学生不断地感悟。
(二) 抓互评,促提高
教师可将全班学生分为若干个评价小组,先由小组学生对本组同学的作文进行互评,在互评中学习他人的谋篇、选材和写作角度。
同时通过小组不断地互评,促进写作水平的提高。
(三) 抓交流,促积淀
每次作文课结束后,教师应精选一些学生优秀作文在班级、学校作文园地进行交流,通过让学生学习优秀作文,促进学生写作内涵的积淀。
鼓励学生积极向报刊杂志、广播电台和教育信息网站投稿,扩大交流面,激发中学生写作兴趣。同时,组织学生运用现代网络技术、视频等进行写作交流,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提高交流效果。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广大中学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时,只有不断丰富教学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变“厌学厌写”为“乐学乐写”,才能进一步提高中学作文教学效果,才能在新课程改革和实施素质教育道路上越走越宽阔!
参考文献:
[1]马青楠.我在初中作文教学中的体会[M].中国戏剧出版社,2000(12).
[2]罗显高.兴趣·积累·方法——关于初中作文教学的几点体会[J].
[3]田俊.浅谈形成性评价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革新,2008(7):97-98.
[4]程鸣,王玲.浅谈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之有效评价[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1(9):43-44.
作者简介: 汤金华,福建省漳州市,华安县教育督导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