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机制的研究
2018-10-30覃事栋吴贤文李佑稷申永强刘文萍
覃事栋 吴贤文 李佑稷 申永强 刘文萍
【摘 要】西部民族地区“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机制存在很多弊端。针对人才培养机制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组建“化学俊彦”实验班,让学生有第二次专业选择;修订应用化学课程体系,使专业方向更明确,从而体现科研特色;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提升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专业基本功,最终提高学生的竞争力和就业率。
【關键词】欠发达地区;应用化学;人才培养机制;改进措施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457(2018)15-0197-003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8.15.089
The Study on Talent Cultivation Mechanism of Applied Chemistry
- Taking Jishou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TAN Shi-dong WU Xian-wen LI You-ji SHEN Yong-qiang LIU Wen-ping YAN Wen-bin
(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Jishou University, Hunan Jishou 416000, China; National Demonstration Center for Experimental Chemistry Education Jishou University, Hunan Jishou 416000, China)
【Abstract】There are many disadvantages about talent cultivation program of applied chemistry in western minority areas. Aiming at the problem of talent cultivation mechanism, we proposed the following approaches. The first is to construct the experimental class of chemistry “Junyan”, which makes the students have the second professional choice; The second is to revise the curriculum system of applied chemistry so as to make the professional direction clear, which indicates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characteristics; The third is to revise the talent training program, which improves the students hands-on skills and professional skills. Lastly, we hope to improve the students competitiveness and employment rate.
【Key words】Underdeveloped areas; Applied chemistry; Talent cultivation mechanism; Improvement approaches
湖南省锰锌钒等矿产资源丰富,尤其是湘西自治州全境储量较大,有“锰都钒海之称”。锰的储量居全国第二,铅锌矿居全国第一位。但长期以来锰锌钒资源利用方式单一,产品附加值低、能耗高、造成的环境问题严重[1]。为了解决当地锰锌资源的清洁高效利用问题,提高产业的科技含量和竞争力,促进湖南省锰锌钒产业的结构调整、优化升级、快速发展并有效进行矿区的生态保护。吉首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已经搭建了“湖南省2011计划锰锌钒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矿物清洁生产与绿色功能材料开发湖南省重点实验室”、“锰锌矿业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技术湖南省工程实验室”三大省级平台。其中,前两大平台由“无机及物化教研室”李佑稷教授和吴显明教授牵头组建。然而,与本教研室对口的“应用化学”专业并未有效利用三大优势平台和相应的资源,专业课程体系未和自己的科研特色联系起来。
在招生录取机制、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方案等诸多方面未能有效的融合[2,3]。因此,西部地区“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机制改革势在必行。
1 西部民族地区高校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机制的局限性
西部民族地区高校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机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包括招生录取机制、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均不合理,缺乏统筹安排。
1.1 招生录取机制比较僵化
吉首大学应用化学专业近年来招生录取和就业不理想,为了进行整改,2014年实行了停招。在招生录取过程中,依据第一志愿投档,采取服从调剂的原则。一旦被录取,由于受到政策限制,学生无法自由转专业;经过一年的学习和了解,很多非“应用化学”专业的学生即使喜欢上了该专业,但却无法顺利的进来,这种志愿填报导致学生非常被动,其结果往往是学生选择不到自己喜欢的专业,和理想失之交臂。1.2 人才培养模式不合理
一方面,学生管理采取以班级为单位的年级辅导员和班主任双重管理体制,但高年级学生主要精力是学习专业知识,平时上课都是由任课老师集体指导,一对一辅导较少。因此,学生缺乏相应的“私人医生”,学生只有在做毕业论文的阶段由指导老师进行专业指导。另一方面,目前应用化学专业学制四年,大一主修公共基础课,学院基本没有安排与化学专业相关的课程,导致很多学生找不到专业的方向,迷失了自己,成天打游戏,消磨时光。从而导致部分学生在第二或第三学期转专业,但政策不允许,学生被迫待在相应的专业。再次,本科生在毕业前有两次答辩的机会,答辩时间原则上安排在第七学期结束,如果有考研的学生未参与答辩或答辩未通过的同学,可以选择在第八学期参加答辩,大四最后一个学期由学生自主实习、找工作。实际上,这种管理模式存在很多弊端。第七学期恰好是很多学生考研复习的黄金时期,根本没有太多精力做实验、写论文,第八学期又需要实习。即使第七学期已经答辩的学生,最后一学期已经出去找工作,不仅论文材料收集存在很多困难,且老师还需要参与两次全程指导和两次答辩。实际上,让学生跟随老师做实验、撰写毕业论文,其目的是进行专业强化,学生能否达到毕业论文的要求,由指导老师决定。但强制性答辩基本上是走形式,而且浪费了很多人力、物力和财力。
1.3 课程设置没有体现专业特色
应用化学专业目前设置的专业课程体系如下:① 专业基础课: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结构化学、化工原理、工程制图;② 专业主干课:化现代分离技术、电化学基础、功能材料、配位化学、纳米材料、植物资源化学;③ 专业方向课:化工设备机械基础、高分子化学、仪器分析、电化学分析原理及技术、化工设计概论、药物化学、精细化工概论、化学电源;④ 专业任选课:有机合成设计、化工环境保护概论、无机非金属材料、化妆品学、湿法冶金、有机结构分析、文献检索、专业英语、环境化学、表面处理技术、涂料与涂装、精细有机合成单元反应。实际上,该课程体系存在很多不合理之处。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① 吉首大学应用化学专业设置目前仍然是宽口径,与本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制药工程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在很多方面存在重叠和相似之处。另外,该课程体系专业方向课和专业任选课表面看上去较多,然而,学生在实际选修的过程中,无法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每年都是那几门固定的课程,最终导致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和应用化学专业每年开设的课程大致相同,实验课也是如此。② 专业方向课和任选课的设置没有和本教研室的两大省级平台有效地对接,没有体现专业特色,如化工设备机械基础、仪器分析、化工设计概论、药物化学、精细化工概论、有机合成设计、化妆品学、有机结构分析、涂料与涂装、精细有机合成单元反应等课程与本教研室的科研方向基本不兼容,很多课程放在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更加贴切。
2 “应用化学”人才培养机制研究现状
在本科招生录取方面,全国很多重点高校都实行了特色试验班[4,5]。比如复旦大学在招生录取时有“社会科学试验班”、“自然科学试验班”和“技术科学试验班”。其中,自然科学试验班中包括物理学、应用化学等专业,偏向于理科;而技术科学试验班包括通信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生物医学工程、光信息科学与技术、材料化学等专业,偏向于工科。大一结束的时候,根据自己的成绩和兴趣选择不同的院系和专业。为培养理工结合、基础深厚、视野开阔的行业领军人才和未来科技领袖,中南大学也开办了“化学升华班”。但其形式有别于复旦大学,该学校的“化学升华班”生源主要从不同学科中选拔学生:化工与制药类、矿物与材料类、冶金与环境类等。
在课程体系设置方面,全国有名的应用化学专业无论从课程设置,到人才培养方案制定,都很讲究专业性[6-8]。具體如下:2016年全国应用化学专业排名第一的西安交大,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具有独特之处,在实践培训中,学生在第六和第七学期需进行为期一年的科学研究,以提升其动手操作能力,培养科研素养。华中科技大学应用化学专业2016年全国排名第二,它在建设过程中,该专业仅仅设置两个方向,化学生物学和材料化学。进入化学生物学专业学习的学生不仅要掌握化学的基础理论,而且还要掌握基本的生物学知识,同时还要拥有宽广的、能进行与化学生物学有关的各种工作的基本技能,使得该专业方向的学生能在化学、生物学、药学及其交叉领域继续深造或从事教学、科研、开发和管理方面的工作。而进入材料学专业学习的学生不仅要掌握化学的基础理论,而且还要掌握基本的材料学,尤其是高分子材料的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该专业方向的学生能在化学、材料学及其交叉领域继续深造或从事教学、科研、开发和管理方面的工作。天津大学应用化学专业在2016年全国排名第三,它在建设该专业的过程中,目的也非常明确,本专业仅包括电化学工程和精细化工两个专业方向。因此,其主干课程基本围绕电化学和精细化工展开,主要课程如下:精细有机合成化学及工艺学、理论电化学、精细化学品化学、界面化学、电化学测量技术、电化学工艺学、精细化学品分离与分析、精细化工反应工程、有机功能材料、新型化学电源等。总之,从全国重点高校的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来看,各个高校的专业课程体系特色模块差异较大,但是都体现自己的科研特色[9-12]。例如华南理工大学,具有工业分析和精细化工两个特色研究方向,并开设应用胶体与界面化学、催化及能源化学、分离化学、环境化学等方面的选修课程。因此,在专业课程设置中必须和学科科研特色结合起来,开设相关课程。
3 西部民族地区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机制改进的措施
3.1 组建“化学俊彦试验班”
“俊彦”在吉首大学是高层次人才的象征,凡是报考并被吉首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录取的学生,根据高考成绩采取自愿报名的方式,报名后需参加统考英语和专业平台的综合课程笔试(物理和化学)。根据笔试成绩,进行初选、面试,综合考核,择优录取。录取名单经“化学俊彦试验班”领导小组审查批准后,通知到各有关单位。“化学俊彦试验班”在化学化工学院每年每班招收30人,前两学期实行末位转出机制,每学期一次,于下学期开学前一周进行。“化学俊彦试验班”学生在大学二年级实行分流,即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选择吉首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制药工程三个专业。
3.2 修订应用化学课程体系
修订应用化学课程体系,首先要实行真正意义上的专业选修机制,强化能源材料和矿物加工方向的主干课程。其次,专业方向课和任选课的设置要和本教研室的两大省级平台有效地对接,体现专业特色,删除化工设备机械基础、仪器分析、化工设计概论、药物化学、精细化工概论、化妆品学、涂料与涂装、精细有机合成单元反应等课程,增设锰冶金学、锌冶金、锂离子电池、电化学测量技术、纳米材料、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等课程。
再次,学术报告计作理论课学分,聘请化学化工学院、生物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的优秀博士、教授,及与环境、能源、材料相关的企业核心骨干人员以及中南大学、中山大学的优秀博士、教授以专家报告的形式提升学生对前沿学科和行业的认识,构建合理的理论授课内容和授课形式,使学生具备交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3.3 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首先,大学二年级开设的部分专业基础课提前至大学一年级开设,培养学生对专业的兴趣;其次,取消本科生答辩,但仍需撰写毕业论文,在每年4月底进行一次材料收集、审核,鼓励大三学生提前申请,给学生预留充足的时间复习考研、实习、找工作。再次,减少理论课学分,增加实践课学分,学院设置三大创新课题指南,即以绿色功能材料、环境为主题,鼓励学生申报“吉首大学理工科产业技术研究性学习和创新实验项目”,利用“锰锌钒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锰锌矿业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技术湖南省工程实验室”、“矿物清洁生产与绿色功能材料开发湖南省重点实验室”三大平台中的开放实验室和开放基金项目,跟随老师进行科学研究,凡是院级以上立项并结题的学生,可等同于社会实践中毕业实习学分中的一部分。鼓励学生独立设计、实施实验方案,撰写科研论文和申报发明专利,完成项目。
【参考文献】
[1]陈明辉, 孙际茂,付益平,等.湘西州矿产资源现状及找矿方向[J].矿产与地质,2008,22(2):93-96.
[2]吴贤文,颜文斌,覃事栋,等.欠发达地区高校理工科人才培养的局限性及改进措施——以吉首大学理工科为例[J].廣东化工, 2016,43(5):187-188.
[3]吴贤文,颜文斌,覃事栋.武陵山片区理工科研究生能力的局限性及提高途径[J].广州化工,2016,44(4):192-194.
[4]李翠萍.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例[J].高等理科教育,2013,(5):66-69.
[5]聂建英,王美清.数学创新型人才实验班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高等理科教育,2013,(5):66-69.
[6]骆德渊,何莉萍.构建机器人特色实验班创新平台校企联合培养行业拔尖创新人才[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7,36(1):204-206.
[7]沈玉龙,王丽红.应用化学专业定位与专业课程体系设计 [J].化学教育,2014,(2):109-114.
[8]张群正.应用化学专业建设与实践研究[J].化工高等教育,2004,(3):30-33.
[9]李群,吕洲.应用化学专业特色方向的确立与教学体系的构建[J].中国大学教学,2015,(10):43-48.
[10]陈清泰,丁湘梅,郑玉国.理科院校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J].广州化工,2014,42(18):216-217.
[11]王琳,孙瑞雪,谢海泉.关于应用化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探讨[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4,13(12):71-74.
[12]周小松.地方高校应用化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的探索与实践[J].广东化工,2016,43(4):17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