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哲学的经济学转向
2018-10-30刘晓科
摘要:在马克思的哲学思想中,主体问题占据着重要地位。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和国内学者均对此问题作了深入研究,这些研究极大地深化了我们对马克思哲学中主体问题的理解,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值得反思的问题。依据马克思的早期文本,在马克思思想史的视野中,不难发现马克思转向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最初动因”,对物质利益存在困惑,对人存在的合法性产生思考,进而探究现实生活的本体所在。由于当时的马克思缺少对经济方面的研究,所以涉及到一些实际物质利益问题,尤其是基于物质利益的讨论时,马克思无法发表自己的意见。只有从这一角度进行思考,才能完整准确地表述“最初动因”的实质所在,进而准确地理解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精髓。
关键词:马克思 哲学 经济学转向
马克思为什么会由研究哲学转向研究政治经济学,其最初动因何在?马克思曾作为编辑就职于《莱茵报》。工作期间,他遇到了三次关键性的辩论和争论,触发了他对所谓物质利益方面的思考。这三次辩论和争论需要马克思对所谓各方面的物质利益问题发表意见,但是意见的提出必须要基于经济学的研究,这无疑对当时的马克思提出了“难事”。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一文中提及,这一“难事”促使其进行了深刻的思考,是他转而进行经济研究的最初动因。但马克思转向经济研究的最初动因是否可以归结为其对物质利益产生的困惑,学界學者对此一直有争议。首先笔者并不完全认同这一观点,至少这一阐释并不完整或者准确。本文作者基于对马克思思想史的研究,经查阅大量早期文献,将在本文中浅述一下个人观点,以期为其他学者提供一些借鉴。
一、物质利益研究初始原因
当前学术界认为,物质利益即经济利益,并就这一点达成了普遍共识。物质利益问题是马克思唯物史观研究的起点。马克思曾写作并发表《关于出版自由和公布等级会议记录的辩论》一文,文中可以看出马克思一直对现实生活中物质利益给予关注。当时,马克思更多的是运用法哲学观来看待物质利益问题,并追随黑格尔的理性观研究。但运用法哲学观和黑格尔哲学并不能解除马克思当时对于物质利益的“困惑”,这为马克思带来了“苦恼的疑问”。这一苦恼的疑问促使他对自己原有的法哲学观产生怀疑,并引发了马克思的法哲学观的改变,可视为马克思进行政治经济学研究的第一个动因。
(一)马克思对等级制度背后物质利益的思考。马克思曾撰写《关于出版自由和公布等级会议记录的辩论》一文,文中马克思对于新闻出版的自由性进行了论述,他认为当下社会新闻出版受到了诸多牵制,无自由可言,莱茵省等级会议并非代表的是社会大众的利益,而是部分等级的利益,具有阶级性特征。
1.马克思揭示莱茵省议会的等级性的本质。马克思揭示议员们的思想和态度都受到了物质利益的制约,并非是绝对理性,议会的本质是等级追逐利益的角斗场。每个等级言行的出发点都是以保证其等级自身的利益为前提。
2.马克思对等级性物质利益的揭示。出版自由问题触发了马克思对现实生活中物质利益问题的进一步思考,其开始关注等级制度背后的意图。他指出,物质利益与现实生活中的等级关系密不可分,甚至对于等级的命运具有决定性影响,而莱茵省议会上的争论实际代表的仍是不同等级对各自利益的追逐。
(二)马克思对法律制度背后物质利益的辩护。马克思曾对议会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进行评述,其以农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对当时的政府进行了抨击,指责普鲁士的国家和法律代表的仅仅是林木占有者的利益,而因此损害了农民的物质利益。马克思认为当下的国家和法律并非理性、公正,代表的并非是大多数人的普遍利益,即农民的利益,违背了法律的本质。从《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一文,我们不难窥见,黑格尔理性观对马克思的影响之大,尽管马克思开始发现现实生活中的物质利益与法律制度的冲突,但其并未从现实经济角度进行深思,导致马克思产生了一系列的困惑,这也是马克思哲学转向政治经济学的原因之一。
二、对人的存在本质的思考
马克思哲学一定程度上可以认为是有关人的解放的哲学,不断批判和继承前人的优秀思想成果,总结当时自然科学的成就和阶级斗争的经验,才有了引导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马克思哲学。“人”是马克思哲学的出发点,也是它的目的。要理解马克思哲学为何会转向经济学,就必须从“人”出发,才能准确阐述和理解马克思的思想理论体系。
(一)马克思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
1.马克思对黑格尔“理性人”的倒戈。
在黑格尔法哲学体系中,其认为人抽象的栖息于世界之外。绝对理念是一切存在的根源与依据,绝对理念是人的存在方式,人是绝对理念运动过程的一个环节,是绝对理念意志的体现。人与理性互为依存,所以称之为“理性人”。
马克思经过对黑格尔理性人哲学思想的批判,并吸收其精华,在此基础上形成了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思想。马克思认为,黑格尔对“人”存在方式的界定,使其哲学理论无法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矛盾,要改变这一状况,就必须抓住人这个根本,并把其放置到现实中来。此时马克思借助了费尔巴哈的感性哲学理论,并在其理论基础上进行了升华,即只有通过批判政治社会现实本身,哲学才能成为人的解放的哲学。
2.马克思对黑格尔“人的自由”的批判。
黑格尔认为人的自由的本质在于使人与自然相融合,克服自然的对立性、外在性。黑格尔确信,自由即精神的主要特征,自由受到必然的制约。依照其理论,一个囚犯如果意识到其必然被监禁,那是否可以认定为囚犯也是自由的人呢?显然这一论断具有局限性。
马克思认为,人不仅要认识必然,更要遵循自然规律,参与到实践中,发挥人的主动性,改造必然,使事物发展服务于人,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由。认识必然是前提,是手段,现实生活的自由才是目的。因此,马克思必须转向经济学研究,回归现实生活,对人的存在进行剖析。
(二)马克思走向人的“现实存在”。
费尔巴哈是马克思唯物主义的引路人,随着费尔巴哈的感性理论对马克思的影响,马克思开始聚焦现实生活,关注人存在的实际意义以及价值,其借鉴了费尔巴哈的哲学观对黑格尔的理性论进行了批判,认为对人的理解必须回归现实生活,人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具有社会性,必须从实践中理解人存在的价值,才能进而解决对物质利益的困惑。
期间马克思开始对现实生活给予关注,并对如何进行人类解放进行了初步的思考。尽管这一时期的马克思对于这一理论的理解并不完整,但是也已经有了初步的见解。在马克思后期的著作中,我们可以看到,马克思开始指出国家并非自由意志的代表,维护的也并非是社會大众的普遍利益,这一社会大众即指无产阶级。无产阶级才是人类解放的力量来源,这一历史使命也只有无产阶级才能完成。无产阶级作为社会底层的代表,长期受到有产阶级的压迫和剥削,无产阶级解放运动是一种历史发展的趋势,它不仅仅存在于意识中,而必须落实到实践中,而人才是社会解放的主要力量。为此,马克思只有转向政治经济学研究,从人的“现实存在”出发,从现实生活的“经济事实”出发,才能解开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存在之迷,才能真正揭示人的本真生活状态。
三、马克思对现实生活的本体论探究
(一)马克思对理性本体论的批判
本体论被视为哲学的“核心”所在,马克思对黑格尔理性的批判,不可僭越费尔巴哈。马克思吸收借鉴了费尔巴哈的感性人理论,对黑格尔的理性本体论展开了批判,这些批判从马克思的早期著作《克罗茨纳赫笔记》以及其在《德法年签》时期的著作,我们可以得到论证。
1.实践决定认识
哲学史中,费尔巴哈是黑格尔思辨神学的直接批判者,其将黑格尔的神学改造为人类学,将理性化的上帝变为人化,将逻辑转为了现实。费尔巴哈的哲学观对马克思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甚至马克思开始利用费尔巴哈的“颠倒论”对黑格尔哲学进行批评。马克思认识到,黑格尔的哲学中,理性乃万物之本,精神本性在逻辑活动中产生外在的自我意识。黑格尔的理性本体论有着强烈的宗教神学影子,人的本质都被进行了异化。在黑格尔的思辨哲学中,其认为实践不过是认识的一个环节,最终要归于理论。而马克思认为认识是实践的内在环节,实践既是认识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因此,马克思认为,黑格尔理性本体论已经本末倒置,必须将其从精神、理性拉回到现实的人,将自我意识转化为实际物质活动。从马克思的以上思想活动,我们可以看出,马克思转向经济学研究是其哲学观发展的必然。
2.市民社会决定国家
黑格尔理性本体论中,国家观是建立在客观唯心主义的基础之上,理性决定现实世界。其认为国家是家庭和市民社会的统一,国家即真理,国家决定市民社会,个人利益依存于国家,国家代表了最高的权力,也代表了普遍利益。马克思认为,国家并不是私人利益的工具,其背后站有的不应该是某个有产阶级,而应该是社会的普遍利益,即无产阶级的利益。物质利益应该决定国家,而不是国家决定市民社会。很显然,此阶段的马克思已经开始从社会、经济、历史的角度来阐述国家观,重新认识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关系,通过对黑格尔国家观的不断批判,马克思逐渐转入现实生活中的经济事实。而也只有这样,才能客观的解读真实的历史。
(二)马克思感性本体论的确立
本体论的追究是哲学的应有之义,马克思哲学也不例外。马克思本体论的确立继承了费尔巴哈的“感性哲学”,并对其进行了改造,在其基础上将感性发展为对象性的活动。马克思在其著作中指出,哲学来源于生活,又必须反映现实生活,哲学是时代精神上的精华,即“这一生活过程在意识形态上的反射和反响的发展”。通过马克思的论述我们可以发现,人存在于现实生活中,但又不仅仅是感性的对象性存在,而是一种存在活动,人的存在无法脱离现实生活。哲学必须建立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之上,并对现实生活进行干预,才能使意识脱离理性形而上学的困境,才能积极改造现实生活,并进行深入的变革和发展。马克思指出,哲学不是在世界之外,而是自己时代的精神象征,真正的哲学必须关注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如果说《博士论文》到《德法年鉴》时期,马克思的哲学观已经具有了感性生活本体论的萌芽,那么《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可认定为马克思哲学的诞生。马克思认为,对任何事物的理解要从现实生活出发,尤其是对有血有肉的人的理解,不能仅凭主观的臆想、理性的杜撰或者上帝的“启迪”,要从现实生活出发,在现实生活中找到人之为人的根据,从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中揭示人的本真生活状态。
四、结语
综上所述,人是马克思哲学理论的基础前提,真理的实践即人的实践,实践是马克思哲学的核心。必须将人放置于现实生活中,才能对一切实践活动进行充分、完整的理解。因而,马克思哲学必须向经济学转向,才能真正的揭示现实生活中的“经济事实”,才能对人的感性生活真正把握,才能重建哲学之根,完成世界哲学化和哲学的世界化的真正使命。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3]蒲鲁东: 贫困的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2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5]陈道武.马克思转向政治经济学研究“最初动因”的科学阐释[J].理论月刊,2017,(02).
[6]陈道武.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内在向度研究--资本逻辑的批判与生活逻辑的建构[D].知网,2016,(04).
(作者简介:刘晓科,身份证号:132322197707062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