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抓好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
2018-10-30周莹
周莹
摘要:党的工作必须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策。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建设成为“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运行机制好、阵地建设好、活动载体好、社会评价好”的坚强战斗堡垒,必须大力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提高其自身执行力。
关键词:新时代 农村 党组织建设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最基层的党建堡垒,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只有农村基层党组织强起来,农村改革发展稳定才有可靠保障,党的执政根基才能不断得到巩固。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到了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不仅迎来了新时代新机遇,也赋予了新使命新挑战。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不断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大意义
(一)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能够更好地发挥“基层战斗堡垒”作用。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1]所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急需强化,将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以党的使命为使命,以落实党的任务为职责,着眼于履行党的政治责任、实现党的执政使命,发挥政治功能的基层战斗堡垒。
(二)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能够更好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农村基层党组织要从战略高度,以党建为引领,以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运行机制好、阵地建设好、活动载体好、社会评价好等六个好为标准,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和群众基础,凝聚起乡村振兴的强大力量。
(三)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能够更好地引领农民脱贫致富。增强基层党组织的造血功能,引领农民增收致富,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坚定不移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延长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产业链条,通过“能人”带动发展产业项目,让农民群众真正参与到项目中来,通过务工增加收入,为实现脱贫致富提供可持续的“源头活水”。
二、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对角色定位不够准确,党建意识淡薄。个别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处理不好党建工作与党务工作的关系。党建工作不等于党务工作。党建工作包含党务工作,党务工作不能替代党建工作。要努力克服农村基层党务工作和业务工作“两张皮”的难题。
(二)对抓党建工作被动应付,工作质量不高。有的农村基层党组织传达学习上级指示满足于会开了、文件念了、领导讲话传达了,贯彻落实不力。有的支部研究部署党建工作没有充分发挥集体智慧,用领导“碰头”代替集体领导,应该集体研究的没有集体研究,应该民主讨论的没有民主讨论,削弱了支部集体领导的作用。
(三)对抓党建工作缺乏荣誉感,能力素质偏弱。少数党务干部对党务知识了解不深不透,把握不住规律和要点;个别党务干部总认为抓党务工作太虚,对抓党建工作缺乏荣誉感和价值认同;还有个别党务干部担当意识不够,缺乏应对棘手问题的能力,做群众工作的能力不强。
(四)对党员教育形式单一,管理监督乏力。党员教育形式单一枯燥,有的党支部班子软弱涣散,不能有效地组织党员开展各项活动;组织生活单一乏味,党员参与热情不高,党课教育存在简单化倾向,“三会一课”制度执行仍有差距;对入党积极分子缺乏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和经常性培养,对入党愿望迫切一时难以实现的群众,缺乏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
(五)对党内制度的落实有差距,机制运行不畅。有的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党务政务一肩挑,有时忽略了党务工作;个别基层党组织贯彻民主集中制不坚决,主观上不想发挥成员的作用,担心能力强的成员,影响自己的威信,损害自己的利益,工作中挫伤了其他成员的积极性;组织生活制度落实不全面,支部重工作轻学习,党员教育缺乏实用技能、法治理念、文化素养的内容。
三、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几点思考
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强调:“要打造千千万万个坚强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只有针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实际,深入研究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问题,在符合党章规定和村规民约的基础上,才能积极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党建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径。
(一)规范村级班子,以提高党在农村的执政能力。注重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让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发挥作用,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加强培训培养,推行管理与培训、考核、激励、保障相适应的“1+4”管理办法,将村党组织书记培训纳入干部教育培训规划,通过培训培养增强村党组织书记带头致富的能力,使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致富的能力与农民群众迫切实现富裕的愿望相适应。健全动态调整机制,根据脱贫攻坚新形势和农村改革发展新需要,调整村党组织书记,保证“最优秀的村民当干部、最优秀的党员任书记”。优秀村党组织书记要给荣誉、给待遇,有效激发村党组织书记干事创业热情。建立后备人才库,通过全体党员、村民代表“两推”的方式,推荐村级后备人才,努力提高村级班子后备人选的素质与能力。培养打造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二)规范组织功能,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村党组织和村委会要细化各自的职责范围,形成“两委”团结协作、共谋发展的和谐氛围。村党组织要积极转变领导方式,由行政型向服务型、封闭型向开放型、家长型向民主型转变;按照发展特色产业要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立足优势,发展产业,通过“能人”带动作用,把主要精力用于谋划村域经济社会发展上,用于提升村民的法治意识上,用于引导农民调整种植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为农民提供优质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上,用于積极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推动农民合作组织壮大和农民群众脱贫致富的上,从而进一步增强农村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三)规范党员队伍,以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党员队伍素质决定农村基层党组织干事创业的执行力。一个党员一面旗帜,旗帜招展,才会有战斗力、号召力,最终实现领导力。一方面,从源头入手,避免带病入党,严把政治标准,让优秀分子早日进入党组织队伍,结合党章重点做好优秀青年农民、产业工人发展党员工作。另一方面,在调动更多党员的积极性上下功夫,让村老党员发挥作用,让其重新走到基层一线,做党建工作的指导员、协调员、代办员和监督员,共同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传经验,解疑惑,当参谋。同时,还要不断加强党员特别是流动党员的管理,根据流入地区分别建立了流动党员数据库,做到联系到位、关怀到位、帮扶到位。
(四)规范党建载体,以激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活力。 在总结提升认真落实“三会一课”、谈心谈话、双重组织生活等基本制度基础上,扎实推进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立足岗位做贡献、建功立业当先锋” 、“支部主题党日”等党建活动载体,党建活动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规范运行,同时要利用互联网平台加强经常性教育,促进发挥党建活动在增强党员党性修养、宣传政策法规、落实工作、农技推广等方面的作用,及时认定党建活动的质量和成效。使支部全体党员通过党建活动让遵守规矩成为自觉习惯,通过重复动作加强党性记忆,通过现场气氛唤醒党员意识,从而提高了党组织的吸引力,增强了党支部的凝聚力,提高了党员队伍的战斗力。
(五)规范村务管理,以实现农村和谐稳定发展。建立健全村干部岗位责任制、目标管理制、财务审查制、发展党员工作制度等一系列制度规范,形成一套全方位、多层次的村级管理制度体系。特别是对村集体的重要事项,尤其是村集体财务收支、重大项目涉及到农民切身利益、农民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要在加强村“两委”成员互相沟通的基础上,及时召开村民代表大会民主决策,打通群众参与的渠道,给群众说话的机会、管事的空间,多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做到决策科学化、操作透明化,构建起党与农民群众坚实的联系纽带,切实增强党组织在农村的凝聚力。
参考文献:
[1]于梦楠.新时期农村基层党建存在的困境及解决路径[J].农技服务,2017,(16).
[2]赵永琴,王琦,师歌阳.对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