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研究

2018-10-30冷洋

科技视界 2018年15期
关键词:科学素养高中物理教学策略

冷洋

【摘 要】本文主要研究高中生科学素养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培养方法,从科学素养的重要性出发,分析国内高中生科学素养的培养现状,重点研究如何对中学生科学素养进行培养,提出具体可行的实践教学方法。

【关键词】高中物理,科学素养,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457(2018)15-0097-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8.15.044

Research on high school stduentss scientific literacy training in high school physics teaching

LENG Yang

(Department of Information and Engineering, Changsha Normal University, Changsha, 410100)

【Abstract】This paper mainly studies the problems and methods in the process of cultivating high school students' scientific literacy, and analy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cultivation of high school students' scientific literacy at home and abroad, starting from the importance of scientific literacy. This paper focuses on how to cultivate the scientific literacy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and puts forward practical teaching methods. Finally, this article and the content of the appropriate summary.

【Key words】High school physics; Science literacy; Teaching strategies

0 引言

如今中国已发展成为世界强国,虽然仍然是发展中国家,但我国的科学技术以及创新能力也让很多国家望尘莫及,而且我国以自己的爱心大力帮助经济落后国家。这不禁让我们深思,在短短的几十年里,中国从日本人口中的“东亚病夫”变为世界强国,让许多觊觎中国土地的列强不敢妄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只有拥有强大的科学技术才能让其他国家望而却步,然而科学技术的发展依赖于公众的整体科学素养,以及人民群众的创新能力.那么如何提高人民的科学素养就成为了国家问题,从近几十年来看,中国对教育事业的投入确实很大,但相对于国外还是偏低的。况且中国地大物博,教育投资不平衡已成为一个非常常见的一个现象。提高人民群众的科学素养可以说是一个社会问题,也可以说它是一个国家问题,科学素养这一词语是从19世纪才开始广泛应用的[1],我国科学素养提高速度最高的时期是从改革开放开始到现在的这段时期,这三十年来,我国公民的科学素养有大幅度提高,特别是实行九年义务教育以来,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的最关键时期是高中,毕竟高中物理对于提升科学素养有决定性的意义。但据学生反映,高中物理难度太大,总是让他们提不起兴趣。那么如何提高学生对物理的兴趣也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一个问题。本文就是主要来讨论青少年在高中阶段如何培养科学素养这一问题。

1 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对科学素养的研究相较于国外较晚,我国对于科学素养的研究主要是在改革开放之后,虽然起步较晚,但研究成果也相当丰硕。近几年,我国学者根据我国的教育教学现状以及我国的社会现状对科学素养进行了概括性论述,科学素养含有五大要素,分别是科学知识、科学能力、科学方法,科学意志和科学品质。但就我国目前的科学素养水平来说,缺乏世界范围的竞争力,与国际科学素养水平还相差很远。国民素质及劳动力素质制约着我国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且在当今社会,仍然有迷信、神说和邪教的存在,这也是阻碍我国科学素养水平发展的一大因素,这就直接影响我国社会稳定和科学素养的发展。但就我国中学生的科学素养水平来说,较国内平均水平高一些,但从传统的课堂教学来说,学生的科学素养并没有达到一个较好的层次,上课倾向于填鸭式,上课形式过于单一,非常不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我们必须改变过去的教学思维,着重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这样才能间接提高我国的综合实力。

我国的科学素养水平在抗战期间可以说是停滞不前的,后来经过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科学素养水平才有了巨大的提升,如今中国已发展成为世界强国,虽然仍然是发展中国家,但我国的科学技术以及创新能力也让很多国家望尘莫及,而且我国以自己的爱心大力帮助经济落后国家。这不禁让我们深思,在短短的几十年里,中国从日本人口中的“东亚病夫”变为世界强国,让许多觊觎中国土地的列强不敢妄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只有拥有强大的科学技术才能让其他国家望而却步,然而科学技术的发展依赖于公众的整体科学素养,以及人民群众的创新能力.那么如何提高人民的科学素养就成为了国家问题,几十年来虽然我国的科学素养水平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还相差很远。从近几十年来看,中国对教育事业的投入确实很大,但相对于国外还是偏低的。况且中国地大物博,教育投资不平衡已成为一个非常常见的一个现象。东部地区明显比西部地区的投资力度大,如今西部地區因家境贫困而上不起学校的孩子大有人在,就算是在经济发展比较好的地区,农村学生的科学素养水平与城市里的孩子相比也是有较大差距的。

2 科学素养培养的教学策略

2.1 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过程中最好的老师,是激励学生不断学习的良好推动力,因此科学兴趣的培养往往能使教我们的教学效果事半功倍,更能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大大提高。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我们往往会引用一个科学小故事来导出一节课的教学内容,而生动有趣的引入是一堂课良好的开端。导入完毕之后,我们科一提吃一个问题,教师继而引导学生对该问题进行讨论,最后得出结论。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尽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以此来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在这里,我建议物理教师可以把课堂里的前十分钟教给学生,每次上课前找一位同学,让他讲一个课堂小故事,或者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这样学生不仅可以了解到书本外的知识,也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发展自己的兴趣,并用自己的兴趣去感染别人,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2.2 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在物理教学中,实验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物理这一学科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很高,因此物理学科的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要更加注重学生思维方法的积累和训练[9]。物理学科中常用的思维方法有理想实验法、合理猜想、联想、类比、假设、外推等等。学生掌握了清晰地知识结构和科学的思维方法后,就会形成较高质量的思维品质。然而实际的高中物理教学中是根本没有实验这门课,为了追求高分,把应有的实验部分去掉,只教知识,不注意学生科学素养水的培养,可以说都是应试教育留下的恶果,因此在这里我想提倡个学校可以强化物理实验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要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

2.3 强化物理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从某种程度上來说,物理实验的普遍程度决定了科学素养的高度。因此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实验部分的教学方法,一定要让学生亲身感知科学的魅力和其独有的探究过程,更要注重科学实验过程中思维方法的传授,相较于固定的知识点,思维方法更具有传授的价值。教师实验教学中应有意识的营造一中探究氛围,师生共同参与,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不断思考与实践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这也会使学生更充分的理解实验的精髓。

2.4 激发兴趣,养成合作习惯

众所周知,兴趣才是求知的内在动力。在学习过程中,没有太强的吸引力的时候,我们需要对最终目标有明确的认知。传统的课堂教学,单纯地注重结果,忽视学习过程中与他人的交流合作。以年龄层次为标准,高中生的这一特点更为突出。在教学中我们应该从激发学习兴趣入手,重视学生之间的团结协作以及教师的合理引导引导。只有努力激发学生兴趣,培养他团结合作的习惯,我们才能真正促进学生在学习道路上的发展。物理可以说是让学生最没有兴趣的一个科目,所以想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就更要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来入手。在我的物理教学中经常发现喜欢物理的学生会有一个很好的学习习惯,不懂就问,但不喜欢的学生不仅不学而且不问,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形成两极分化。由此看来,培养兴趣有多么重要。

2.5 媒体技术辅助教学,突出重难点

由于板书、板画在表现能力方面的局限性,选择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为我们克服这一教学弊端,创设真实性的教学环境,生动形象。在讲授平抛运动中的一些问题时,利用幻灯片分解过程,以及用动态图更生动的向学生展示平抛运动的过程。利用网络、多媒体等技术能把教学内容直观于学生的面前,通过情景演示、实验演示、Flash动画等在短时间内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过来,以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7]。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利用不同部分的展示手段,从而优化学习环境。

当今时代是一个终身学习的时代,不仅学生要学习,老师也要不断充电,因此我建议学校也可以给老师设置一些课程,例如PPT制作课程、心理学课程、PS课程,老师不仅仅是一个知识的搬运工,老师也要学会充实自己,好的老师能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方法、思想和为人处世的能力以及对三观的看法。

3 结语

构建高中物理科学素养课堂,是需要针对性的策略的。本文对此进行深入的研究,以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作为研究对象,论述了高中物理高效课堂该如何构建,继而对高中物理的课堂教学做了调查研究,结合高效课堂的相关理论,得出了构建高中物理科学素养培养的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王义秀、臧传军.新课程标准与课堂教学实践[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崔允漷.有效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李炳亭.高效课堂九大教学范式[M].山东:山东文艺出版社, 2010.

[4]陈琦,刘儒德.教育心理学第2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5](美)约翰逊所著,伍新春,郑秋,张洁等翻译.合作学习[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6]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织编写.中学教师物理教育研究方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7]教育部.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8]杨玮斌,张晓娟,赵鲁梅.物理课程与教学研究[M].北京:水利水电出版社,2014.1.

猜你喜欢

科学素养高中物理教学策略
如何培养学生真实记录的科学素养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如何在日记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学好高中物理必须做好的四件事
关注实验数据 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高中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物理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