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图书馆的学习环境在应对大学生焦虑的几点措施

2018-10-30李艳霞

科技视界 2018年15期

李艳霞

【摘 要】本研究通过对图书馆物理学习环境与情感学习环境的关系的调查,试图找出更适宜的光、声音、空气、温度、湿度等物理学习环境以适合读者的情感学习环境,并提出图书馆的学习环境在应对学生焦虑的一些改进措施。

【关键词】物理学习环境;情感学习环境;学生焦虑

中文分类号: G2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457(2018)15-0030-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8.15.014

The measures of learning environment in library to deal with the anxiety of university students.

LI Yan-xia

(Library,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ohhot 010051)

【Abstract】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hysical learning environment and the emotional learning environment in the library,this study attempts to find out the more suitable physical learning environment such as light,sound,air,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to suit the readers 'emotional learning environment.And this study also propose Some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library's learning environment in dealing with students 'anxiety.

【Key words】Physical learning environment;Emotional learning environment;Students 'anxiety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环境能对人的思想和行为起到诱导作用,使其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国内对学习环境较早的研究是1996 年朱晓鸽在其论文中指出: 学习环境指的是一种面对面的发生在学生与学习资源交流的学习过程[1]。大学图书馆是一个集物理学习环境、资源学习环境、技术学习环境、情感学习环境于一体的学习场所。据统计,某大学图书馆入馆人数一年为上百万人次,而借阅图书量不足二十万册,由此可见,大部分入馆读者的目的是进行学习,而大多数大学图书馆目前基本上是这种情况。因此,改进图书馆的物理学习环境,使读者有舒适的学习环境有很重要的意义。本研究试图调查物理学习环境与情感学习环境的关系,并且据此对大学图书馆物理学习环境改善提出几点建议。

大学图书馆的物理学习环境是指图书馆的自然环境,包括光、声音、空气、温度及湿度等。大学图书馆所面对的读者群体有教师、有学生,由于群体的主体是学生,所以这里以学生为研究對象。对于学生来说心理因素是情感学习环境的主要组成部分。大学生的学习观念、学习动机、情感、意志等心理因素对学习兴趣的激发,学习时间的维持和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这里要讨论的就是外界事物中的物理环境对情感学习环境的影响。群体、个体所处的物理环境不同,心理反应就会不同,焦虑的程度也会不同。适当的焦虑可以成为一个人前进的动力,但过度的焦虑会使一个人萎靡不振,无法正常工作学习。 本研究对于不同的物理学习环境下学生的焦虑情况做了一定的调查分析,并且给出一些建议,目的是想进一步改进图书馆的物理学习环境,减少焦虑,改进学生的情感学习环境,使图书馆的学习环境更能适合学生的学习。

1 光

自然光主要为白色光。所以我们把图书馆所用光定为白光。

在某阅览室选定学生100人,在功率相同的情况下,采用不同的白色光源,观察其心理焦虑程度和学习效果。调查结果见表1。

第二组学生有不同焦虑程度的人数有8人,说明心理状态平缓92人。

在这里把学生心理焦虑程度数学建模,用以下公式表示:

设定学生心理焦虑程度100为最标准的、对学习最为有利的数值。

学生心理焦虑程度=100+|焦虑状态人数|

则学生在白炽灯泡下学习,学生心理焦虑程度为128。

则学生在日光灯管下学习,学生心理焦虑程度为108。

则学生在LED灯下学习,学生心理焦虑程度为140。

如果光源是白炽灯泡,那么光线比较暗,看文章会比较吃力。而对白色LED来说在功率一定的情况下,光的强度比较大,人们往往不经意的去看光源,感觉会很刺眼。光线太强和太弱都会对学生的眼角膜和虹膜造成伤害,抑制视网膜感光细胞功能的发挥,引起视疲劳和视力下降。生理上的不适对学生的心理会产生一定影响。而日光灯的光线比较柔和,也比较均匀,适合学生学习,所以在图书馆一般用日光灯管。

2 声音

我国《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JGJ38—99)》规定,图书馆的各类书刊阅览室为静区,噪音应控制在 40db以下[2]。声音分为静音、乐音和噪音等。乐音是指有规则的让人愉悦的声音。噪音,从物理学的角度看,是指由发声体作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从环境保护角度看,凡是干扰人们正常工作、学习和休息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都算作噪音。

在某阅览室选定学生100人,采用不同的声音,观察其心理焦虑程度和学习效果。调查结果见表2。

通过1的数学模型,可计算:

学生在静音状态下学习,学生心理焦虑程度为110。

学生在轻音乐状态下学习,学生心理焦虑程度为120。

学生在无规则噪音下学习,学生心理焦虑程度为170。

静音状态容易使人心无旁骛,专注于思考学习。舒缓的轻音乐可以使人解压放松,进行有效的学习。通过上述表格及计算结果分析,大部分学生适合在静音或轻音乐状态下学习,所以在大学图书馆里可设静音阅览室和轻音乐阅览室。而噪音给绝大多数读者带来烦躁,所以应想办法尽量避免。馆内噪音有大声接打电话、大声讨论问题、老书车及桌椅声音。对于前者,值班老师可以对读者加以提醒;对于老书车,可以及时修理如更换坏滚珠等;桌椅声音则可以通过地上铺地毯或桌腿椅腿加胶皮垫来减少噪音。馆外噪音例如一些图书馆馆外面的小广场上会有一些迎新活动、服装设计展览等高分贝的活动,会给馆内学习的同学造成很大困扰,主管部门应该加强对图书馆阅览区周边环境的管理。

3 空气

通过调查发现,一些特殊气味会影响读者的阅读情绪。比如新馆装修后残留的有害气味、个别读者泡方便面的味道、夏天一些读者运动后的汗臭味等,学生学习时会因此而烦躁,学习效果受到一定的影响。为了使空气清新利于学生学习,可以采取的方法:(1)、利用自然通风等方法来促进馆内空气流通,比如可以让值班人员在阅览室开放前半小时就打开窗户通风。(2)、注意绿化。绿色植物不仅能够调节人的视觉和心理感受, 有益于人的身心健康,还可净化空气。龟背竹、虎尾兰和一叶兰,可吸收室内 80%以上的有害气体[3]。有一些植物在对付细菌上有一定作用,如吊兰、綠萝等可以分泌杀菌素, 杀死对人体有害的病菌。(3)、可以辅助电风扇等来促进空气的流通。

4 色调

色调也在影响着读者的学习情绪。通过调查发现,暖色调比较热烈,会给人兴奋的感觉, 对于注意力的集中会有一定的影响,而冷色调具有凉爽、安静的感觉,有利于专心学习。对于图书馆室内色彩的选择来说,一般应以淡雅为主。以工业大学逸夫馆为例,整个馆舍色彩雅致。墙壁装饰一些书法家的黑白字画,桌椅颜色则选择接近原木的颜色,再配有绿色的生机盎然的植物,使整个阅览区兼具“雅”与活力。

5 温度与湿度

最适宜用脑环境的温度是摄氏20度至25度[4],环境温度过高或过低同样会影响思维和判断能力。通过调查某阅览室发现,当图书馆温度超过舒适温度时,有些同学就会感觉烦躁焦虑,不能安心学习,阅览室的学生人数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少,说明随着温度的升高而焦虑人数增多。相反,当图书馆阅览室温度低于舒适温度时,有些同学也会表现出焦虑,制造出跺脚等一些声音,影响其他同学学习。所以在经济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以在图书馆阅览室加装适量的空调来调节阅览室的温度,稳定学生的学习状态,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通过调查发现:气温适中时,湿度对学生的学习状态影响并不显著。

6 结论

通过物理环境的改善来吸引大学生读者, 不仅是大学图书馆自身发展的需要, 也是读者心理和精神上的需要。通过以上对图书馆阅览室的调查,为稳定读者的学习状态,提高读者的学习效率,图书馆的物理学习环境为应对学生的焦虑状态应采取以下几点措施:(1)、在图书馆阅览室一般用较柔和的日光灯管照明。(2)、在图书馆里可设静音阅读室和轻音乐阅读室。(3)、图书馆阅览室要经常开窗通风,多摆设些有益的绿色植物,还可以利用电风扇等来调节图书馆阅览室的空气。(4)、色调应以“雅”为主。5、可以加装适量的空调来调节阅览室的温度。

【参考文献】

[1]朱晓鸽.论学习环境设计[J].中国电化教育,1996,(7):16- 18.

[2]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JGJ38—99)[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3]杜晖,牛淑红.高校图书馆环境优化与阅览室室内空间创新[G].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9,(12):78.

[4]廖梅娟.试论图书馆环境对读者影响[G].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28):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