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实现有效师生互动

2018-10-30陈红湖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8年19期
关键词:开展策略师生互动初中语文

陈红湖

摘要: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了教育事业的进步,更好地满足了学生的学习需要,为我国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提供了更多动力支持。语文是语言和文字的综合科目,语文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学科,是人们进行思想交流的工具。语文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初中语文师生的互动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改善语文课堂教学中互动现状的策略,以期提升初中阶段语文教学质量,推动素质教育理念在全国范围内的普及。

关键词:初中语文;师生互动;开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7-0098

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是在应试教育模式下发展起来的一种教学模式,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缺少学习积极性,教学效率不高。如今,社会的多元化发展对人才培养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初中阶段是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关键阶段,教师应该在这个阶段内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打造自由活泼的课堂环境,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等语言表达能力。

一、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新时期的教育工作提倡“以人为本”,将学生看成教学的主体。虽然教师已经有意识地进行角色转变,但是很多时候学生的学习仍然过于被动。产生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在于师生之间的了解程度不足。初中学生还处在容易叛逆的阶段,如果教师不能正确处理与学生之间的关系,那么自然会影响到教学效率。所以,师生的和谐关系是提升互动有效性的基础。例如在学习到《桃花源记》时,由于这篇文言文本身讲述的就是一个优美的故事。教师可以转变一直以来的严肃,用轻松愉悦的方式来进行教学。可以告知学生,今天的课堂开始之前,先来给大家讲个故事。这样,学生便不会产生过大的负担和心理压力,对于教师的认同感也会随之提升。之后教师再围绕文章内容进行提问,学生的反响也会更好,更加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

二、选择合适的互动情境

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活动时,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创建教学情境,合理安排教学环节,增加互动课堂的吸引力,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中,学生对课文内容理解会更加透彻,掌握相关的语文知识,体现了语文课堂互动教学寓教于乐的特点,让初中语文课堂具有趣味性,从而使学生有积极探索知识的欲望,保证课堂教学质量。例如:某教师在进行《木兰辞》教学前向学生下达学习任务,以小组为单位收集有关花木兰的事迹,可以是诗词、散文或是小说,让学生对花木兰这个任务有初步的认识,在课堂上以小组的形式汇报自己所了解的花木兰,每个小组收集的内容不同,这样可以实现知识共享。在授课过程中,教师每完成一个阶段的教学,就邀请几位学生演绎这段话中的内容,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深层次的理解,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三、拓展有效互动和谐的空间

新课改中强调要注重优化教学,强调教学过程应突出和体现师生交往的互动性,为师生和谐互动提供空间。教学方法的恰当选择和发挥是教师创造性和艺术性表现的主要形式。教有定则,但教无定法,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教学对象,结合教学的实际条件,个人特长和教学风格,确定不同的教学方法,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上每一分钟的作用。例如: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在向学生提问时,对于语文基础较好的学生,要提一些相对难一点的问题,对于语文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要提一些相对简单的问题。教师要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品尝到语文带来的乐趣。充分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使语文课堂活起来,从而养成终身学习语文的习惯。

四、实施多维互动

在班级教学中,性格外向和性格内向的学生、成绩优秀和成绩中等偏下的学生容易形成分化的群体。由于群体特点不同,教学方法和手段也应不同。但教师由于任务繁重,往往只能注意到性格外向、善于交际和成绩优异的学生。而对于性格内向、不善言谈和成绩不好的学生容易忽略。这样的教学十分不利于师生互动的长期有效开展。教师应当对不同性格特征和不同成绩阶段的学生采用不同的互动方式。

例如,八年级下第一单元《海燕》是一篇感情丰富、寓意深远的佳作,教师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单人朗读,但是踊跃举手参与的只是几个性格活泼的学生。教师为了使课堂形成多维互动,就专门让几个性格内向的学生分别朗读。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十分忐忑,频繁地观察教师和周围人的表情,这时教师都是报以热情洋溢的微笑,鼓励道:“非常好,声音非常有感染力!”教师在互动过程中对性格内向学生的特别关注,使教师可以多维度关注学生的发展。

五、开放评价

开放性课堂评价是在课堂情境中,按照“价值多元化”理念对师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价,这样既有利于学生改进学习行为和展示独特个性,又有利于提升教师的自身素质和教学水平。语文课程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决定了语文答案往往不是唯一的、既定的,语文答案往往不固定,它会因学生个体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体验的不同而不同。语文学科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与其他学科相比,语文课程评价更加突出整体性、综合性和开放性。语文课程评价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考察学生能考多少分,而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进教师的课程设计,完善教师的教学流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总而言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有效地进行互动,是顺应新课程改革潮流的一种表现,也是提升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有效的互动可以为课堂增添更多的趣味性,同时收获到有效的反馈信息,极大地提升课堂教学的针对性与科学性。在今后的教学中,初中语文教师必须要认识到互动模式的突出优势,并且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深入的教学研究,探讨更加科学的教学策略,为学生构建内容丰富且形式精彩的语文课堂,促进学生文学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 吴昌文.初中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的有效性研究[J].考试周刊,2017(39).

[2] 傅利珍.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的实现[J].中外交流,2017(30).

[3] 王翠花.初中語文课堂教学师生互动的几点做法[J].中学课程资源,2017(3).

(作者单位:浙江省瑞安市塘下镇场桥中学 325200)

猜你喜欢

开展策略师生互动初中语文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如何开展生活化的小学数学教学
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开展策略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开展策略研究
新媒体技术在“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试论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论如何打造高效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