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美文学教学法融于《基础英语》课程教学研究初探

2018-10-30朱红

校园英语·下旬 2018年7期
关键词:基础英语课程教学

【摘要】《基础英语》课程是英语专业的最重要的核心课程。该课程培养学生的语法、词汇、语音以及英语语言听说读写、翻译等能力等,为学生打好更加扎实的基本功,在提高学生英语运用能录及独立学习和逻辑思维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培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基础英语课程的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后练习为辅,教学方法过于单一,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将英美文学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等教学方法融于《基础英语》课程教学,在强调基础训练的同时,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如英语戏剧表演、辩论、专题讲座等活动,同时,积极利用“互联网+”时代下的教学方法如计算机辅助教学、网上阅读、微课和慕课教学来拓宽学生学习英语的视野,提高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关键词】英美文学教学法;《基础英语》;课程;教学

【作者简介】朱红(1980.06.01- ),女,汉族,湖北咸宁人, 湖北民族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文学硕士,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与文化。

一、《基础英语》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

《基础英语》课程主要是一门综合听、说、读、写、译等语言技能课程,以语言基本功训练为主要目的,一般在大学低年级开设。在很多基础英语的课堂教学中,存在课堂互动过少、教师讲解过多等诸多问题。教师把课堂当作自己的语言秀,教师以满堂灌的讲解为主,学生只能被動听课,教师重视知识点的讲解,往往忽略了所学的知识点和内容。大多数教师英语教学的目的只是以应试为目的,课堂教学主要是教会学生如何答题、如何考得高分,而不是培养学生对语言的应用和语用能力。有的老师虽然会训练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但是训练的方法往往比较单一和机械,缺乏对语言真实情境的创设,不利于学生在好的语境下学习英语。

《基础英语》这门课的教学,讲解模式还是以教师为中心,课堂教学要把主要知识点剖析清楚,对于语法、词汇和阅读知识点要做好笔记,学生也要积极参与,变被动为主动。学生在掌握语法、单词、和阅读训练的同时,也要多加练习。总而言之,在基础英语的教学中,课堂上,教师往往教学方法过于单一、枯燥,以至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缺乏理解,教学内容缺乏深度,无法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同时,基础英语的学习教师主要的教学内容以知识点为主,以教学技能训练为主,课堂上缺乏互动,没有很好的培养出学生的综合英语实践能力。

二、英美文学教学法融于《基础英语》课程的目的和意义

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指出,“英美文学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阅读、欣赏、理解英语文学原著的能力、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方法,通过阅读和分析英美文学作品,促进学生语言基本功和人文素质的提高,增强学生对西方文学及文化的了解”。实践证明,英美文学教学法对增强学生的文化理解能力、增强学生的语言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等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

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市场化需求的扩大,高校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注重的是对学生语言技能的培养,而轻视文化课,使英美文学课的课时不断降低。求职单位所需求的大多数是英语的应用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而对英美文学方面的人才少之又少,长此以往,不断地加快了英美文学边缘化的进程。但实质上,英美文学和英美文化的学习有助于帮助学习者理解目的语国家的语言,对于英语学习者更深层理解目的语国家的语言以及表达等方面都是百利而无一害的。同时,英美文学的一些授课模式和教学方法对于基础英语的理解和学习都具有很大的帮助。因此,分析当前基础英语教学当中存在的问题,探寻提高英美文学教学方法和途径,对英语专业的发展有极其着重要的意义。

文学是语言的最高形式,学习英美文学的同时也能领略英语语言文化,更重要的是,运用英美文学的一些教学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学习英语。英美文学的很多教学方法对大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独立思维能力都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层面来说,开展文学教学能够有效地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同时也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所以,将英美文学的教学方法融于《基础英语》课程对英语专业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对培养合格的英语专业人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大学英语中英美文学教学方法融于《基础英语》课程的策略

在英语学科所有的专业课程中,《英美文学》与《基础英语》的联系最为紧密。其联系既有语言方面的联系,也有理论、方法、修辞、术语等方面的联系,充分体现在《基础英语》课程与《英美文学》课程体系之中。大学的英语教学在将英美文学导入英语教学的同时,应向学生介绍英美著名作家的文学创作,同时也要向他们讲授一些英美文学的教学方法,如朗诵诗歌法、角色扮演法、诗歌赏析法、电影赏析法等方法,使学生在学习到语言的同时,也了解英美文学的美妙之处,同时深刻理解英美文化的内涵,从而真正的“学会”英语。

1.运用以讨论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文学是情感的交流,学生通过文学作品的赏析可以理解人物的情感与表达,文学作品中的讨论法让教师和学生全方位的参与到文学作品之中,让学生把自己的热情投入到文学作品的赏析中。在基础英语的教学之中,文学讨论法让学生在赏析文学作品独到之处的同时,也对英语基础知识,即语法、词汇、句式和阅读有了深刻的理解和练习。因此,在基础英语中,应融合文学教学方法中的讨论法,让学生把更多的注意力投入到教学之中,从而更深刻理解英语知识点。

2.用问题创造师生及生生互动教学。在课堂上教师要善于用文学作品中的互动教学,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思考问题、讨论问题以及解决问题。同时,教师提出问题时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注重对问题难度的把握。在对作品全文的理解中,应加强学生对关键词的把握,同时也要学会分析作品中的语言风格、人物风格、语言特色等关键要素。在基础英语的教学之中,也要利用小组教学的优势,带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鼓励学生之间进行互动。通过学生的自我思考和对文字的理解能力,学会并应用准确的表达。充分利用学生对文字的感性认知转化为对语言的理性认知,通过主动学习、理性分析和充分表达,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增强学生对问题的综合分析能力和解决能力,使高校基础英语的课堂成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沃土。

3.利用英美文学名著电影辅助教学。研究表明人性化的英语教学法在运用多媒体网络的基础上,可以激发语言学习的兴趣,并且可以使学习者深刻理解教学内容。在英美文学课堂的教学中,多媒体技术让文学作品以影像或图片的形式表现出来,让枯燥的英语课堂变的形象、生动,不仅获得很好的视角效果,而且创设出立体化的教学效果,让学生在回顾历史、欣赏文学作品的同时学习语言的表达方式。在英美文学的教学之中,老师经常会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给我们放一段影片,以此加深我们对英美文学作品的理解。同样的,在基础英语的教学中,我们也可以运用电影辅助教学,来让学生寓教于乐,现在的英语教学再不是拘泥于纸质教材的阶段了,多媒体手段的充分利用,才是達到教学最佳效果的有效途径。

4.遵循认知规律开展程序性教学。英美文学教学不仅仅是教学学生去如何阅读文本和赏析作品,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认知,通过一定的认知规律和程序教学让作者与学习者进行互动。在英美文学课堂教学的具体操作上,教学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准备阶段,包括对文学作品的背景探析的过程,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文学作品的背景以及文学作品的语言特色。

第二个阶段是文学解读的阶段,包括对文学作品的赏析和解读,并把自己的个人经验融入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中,让学生更透彻的去领悟作者的情感。第三个阶段是综合和总结的阶段。学生可以总结出他们在整个文本解读过程中学到的东西。这种外语教学法应该能够把学生作为读者解读文学文本的能力和学生的交际能力结合起来,所以它强调的是学习者的独立学习和思考的能力。在基础英语的教学之中,也应该遵循认知规律去开展程序教学。在学习一篇课文之前,先对背景知识作以探析,在此基础上进行文本解读,学习语篇的重点词汇、短语、句法、语法以及写作手法,最后对教学的重难点进行总结。

综上所述,英美文学作品赏析与高校基础英语教学的教学方法是相辅相成的。文学语言是英美文学达到最高层次凝练出来最经典的语言,而这种语言是在英美文化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语言模板和依据。

因此,英美文学的作品赏析法是英语教学的最佳途径之一,为学习者了解英美文化提供指导。高校英语教师通过英美文学作品赏析的方法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零散学习转变为对语言应用的整体消化,同时高校英语教师对语法知识的弱化讲解无疑会学生对英语文学作品和语言文化的兴趣,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英语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英美文学的教学方法渗入基础英语的讲解有助于学生在形式多变、内容丰富和气氛活跃的课堂氛围下学习,有助于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高效的英语课堂。

四、结语

《基础英语》这门专业课程的内容本身就包含了各个学科的知识,而《英美文学》课程中也包含了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分析的能力,以及掌握文学批评所需的理论、方法与实施手段等内容,并把其运用在基础英语课堂教学之中对我们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在综合英语与英美文学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在视域融合的视角下,采用跨学科的理论与方法来进行教学,才能有效地将知识系统、有效地传达给学生,让学生在基础英语的课堂上融会贯通的运用所学知识和教学方法。

猜你喜欢

基础英语课程教学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英语教育的价值与基础英语教育的改革探究
高职院校提高基础英语教学质量的策略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池州学院英语师范专业《基础英语》课内实践教学有效性的探讨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