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党建理论的创新思路探索

2018-10-30郭凌云

中国科技纵横 2018年19期
关键词: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创新

郭凌云

摘 要:改革开放标志着中国进入新的时期,新的时代,在新时期里,中国共产党为了推进中国的发展,对于党建理论做出了创新,党建理论的创新提高了中国建设的水平。对于新时期党建理论的创新思路的探索就非常必要,本文通过描述党建理论创新的基础和党建理论的具体创新,总结了新时期党建理论的创新思路。

关键词:新时期;党建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

中图分类号:D26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8)19-0245-0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对于党建理论的发展过程充分体现了弥足可贵的创新精神,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思考和对实际情况的探索,不断完善党建理论,把党推向了新的高度,真正做到了促进中国的发展。然而,创新与发展是永无止境的,为进一步发展我国,需要对新时期党建理论的创新思路进行探索,积极学习党的创新精神。

1 新时期党建理论的创新基础

在对党建理论创新之前,需要明确新时期党建理论创新的基础,而用科学的态度看待马克思主义,对解放思想和求真务实持以坚持的态度是新时期党建理论的创新基础,也是创新的前提。不局限于现有理论,同时,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如果不对其基本原理进行坚持,就失去了正确的理论基础,失去了方向。事实上,新时期党建理论的创新也确实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同时适应时代新需求的一种创新,也确实有了非常明显的成效,进一步证实了坚持这种创新基础的正确性。

2 新时期党建理论的具体创新

中国共产党在新时期党建理论的创新过程,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为基础的同时,也总结历史经验,并结合中国国情做着理论创新工作。是属于在继承的基礎上进行创新,在对新时期党建理论的创新思路进行探索时,需要对新时期党建理论的具体创新做深入的了解和总结[1]。

2.1 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在马克思主义关于执政党建设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应中国国情的加强党执政能力建设的创新思想。在党长期执政的过程中,意识到我国需要通过加强党执政能力的建设,以实现党执政能力的提高,党执政地位的巩固。在党十九大上对党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做出了详细的分析,还对加强党执政能力建设提出了指导性思想、总体的目标、主要的任务,并且,习近平同志也对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理论做出了进一步的改进[2]。

2.2 党的先进性建设

在马克思主义对于党的先进性理论的基础上,中国有关领导人提出了适应中国国情的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创新思想。先进性不仅仅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本质上的属性,也是其生命之所系、力量之所在。对党先进性的保持与发展是有现实意义的。基于新时期对党先进性的新要求,习近平同志不仅对党先进性建设做出了非常深刻的阐述,而且,又在此后多次对于党先进性建设提出一系列的具有重要意义的思想。

2.3 党的制度建设

国家的建设,离不开合理的制度,1980年,邓小平基于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与文化大革命两大事件的总结,认识到了制度问题的重要性,并明确提出我国应该高度重视党的制度问题;在党的十三大的报告中首次提出了制度建设;党的十六大中提出了要把党的制度建设贯穿于其他三大建设当中;党的十七大把制度建设纳入了党的建设的总布局当中;党的十九大针对党的制度建设又提出了新的理论创新思想[3]。

2.4 反腐倡廉建设

党对于腐败现象的惩治与预防一直是高度重视的,新时期,党又进一步阐述了腐败带来的危害,腐败产生的原因,腐败的惩治和预防的措施,并且也惩治了相当多的腐败分子。在党的十九大中首次提出反腐倡廉建设的新概念,并与其他党建设的四大领域合并起来,进一步提升了党对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视性。

2.5 新的执政理念

新时期,自然需要新的执政理念,并且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执政应该科学、民主、依法,并且积极努力得建设执政科学、民主、依法的执政党。这是首次把科学、民主、依法执政作为党建设的众多目标中的一个系统化的提出。这又是新时期党对于党建理论的一个创新。

3 新时期党建理论的创新具体思路

结合新时期党建理论的具体创新,总结党建理论的创新具体思路,完善对党建理论创新思路的认识,这有利于今后党的建设理论的创新工作。

3.1 围绕新的伟大事业推进党建理论的创新

在进行党建理论的创新之前,需要明白为了什么而创新,而围绕新的伟大事业推进党建理论的创新,实际上就是在明确党要完成的目标的前提下,为了实现目标而进行党建理论的创新,也就是使创新具有目的性,针对性。而党的新的伟大事业其实就是指党在新时期所担负的使命或者可以理解为党所要实现的目标,这一伟大事业就是带领中国人民共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并为全国人民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使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得以实现。党只有在明确这一伟大事业后,党建理论的创新才有了方向性,也就是说,党的新的伟大事业指引着党建理论的创新的方向[4]。

3.2 适应时代变化推进党建理论创新

通过对世界格局变化和时代主题转换的详细而又具体的分析,党得以审视自身在这一现状背景下的不足之处,并通过合理有效的创新完善党的建设理论,进而把党建理论落实到现实中,指导党的工作,从而达到改进自身的作用。清楚的认知现状,科学的对现状进行判断分析,才能真正意义上发现自身的问题所在,从而才有适应时代变化的,切实可行,真正有效的党建理论创新,进而提升自我,提升综合国力。也就是说,在党建理论创新思路中,认清现状,是党建理论创新的前提[5]。

3.3 紧贴实践发展推动党建理论创新

新时期,党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理论,深信不疑,并严格遵从。事实上,创新确实离不开实际,创新的成效需要从实际中反应出来。党建理论归根结底还是要落实到实践中去,紧贴实践发展,对现有的党建理念进行创新型改善,使得党建理念更切合实际真正要求。在实践中推动党建理论的创新,不仅能真正有效的发现党建理论的不足之处,而且能更加具有针对性的对党建理论做出改善。而通过紧贴实践发展做出的党建理论的创新,又能正确的指导党员根据更加合理的党建理论,完善党建工作[6]。

3.4 实时关注民众心声推进党建理论创新

党的建设本身就是为了服务人民,让人民获得更和谐美好的生活。在党建理论的创新过程中,人民群众不仅是受益于根据合理的党建理论开展的改革开放工作,又是不合理的党建理论的反馈者。人民群众的心声,往往反应出国家的现状,实时关注民众心声,吸取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结晶,积极推进党建理论的合理创新,党与人民携手共创更加优秀的政党,共创更加和谐的新中国。自然,党建理论创新的发展,需要实时聆听民众的呼声,做到问题反馈取之于民,理论改善用之于民。

3.5 抓住根本建设推动党建理论创新

无论做什么,都需要明确根本性问题,抓住根本,而新时期中国的两大根本建设即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党的先进性建设。加强党的执政能力的建设,可以起到提高党执政能力的作用,而党执政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增加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度,对于巩固党的地位很有帮助,而党的地位得到巩固,也利于党建设工作的开展。加强党的先进性的建设,可以提高党员的思想,使党员对于时代的变化有着先进认识,这种先进思想和先进认识,有利于党员根据党建理论做好党的建设的工作。由此可见,这两大根本建设是影响国家全局的关键,进而党建理论的创新需要重点考虑到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党的先进性建设这两大根本建设,从根本出發,积极推动党建理论的创新。

3.6 推动党建教育理论创新

创新党建教育理论,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宗旨,落实为人民服务政策,将“和谐、可持续发展”理论融合到党员干部的思想教育活动中,要教育党员干部以服务人民群众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日常工作中必须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人民群众利益的最大化。再次,在开展党建思想教育活动中,要重视完善党员干部教育机制,尽力发挥党员干部的潜力,完善党员干部激励考核机制,并从思想价值观念的角度出发,引导党员干部正确认知党政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培养他们正确的政治立场。而且,培训教师要积极引入先进教育培训技术与方法,大力创新党建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促进教育内容与党员干部实践工作、日常生活的紧密结合,引导党员干部将所学知识正确应用于业务之中,以此提高党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际价值[7]。

3.7 推动党建文化理论创新

文化是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精髓,是国家富强和民族团结的重要支撑力量。在时代迅速发展的趋势下,创新党建文化理论方能确保中国共产党立于不败之地。从历史发展视角来看,中国共产党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鲜明地把马克思主义先进文化镌刻在党的旗帜上,并始终以此为指导,大力培育和发展党内政治文化,为创新党建理论提供了丰厚的文化资源。在21世纪,共产党执政的内部与外部环境异常深刻与复杂,对此,应充分融合与创新党建文化理论,努力弘扬中国共产党的廉政文化理念,让全体党员干部认识到廉政文化以崇尚廉洁、摒弃贪腐为根本,以廉洁、勤政、诚信、自律为主要思想内涵。与此同时,创新党建文化理论,离不开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也就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与发展,因此,党员干部应重视挖掘中国传统廉政文化资源,从科学理政、为官廉洁、个人修养极高的优秀人物身上汲取营养,用古代名言丰富实践知识、智慧、经验与教训,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在原有的党建文化理念中充分融合中国共产党先进文化理论和传统文化精髓,以此实现党建文化理论的创新与发展。

4 结语

中国的发展是永无止境的,而中国的党的建设的发展离不开适应中国国情和国际现状的党建理论的指导作用。这就需要党继续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为基础,结合历史经验和中国国情,实时改进党建理论,为党的建设的工作做出更合理的指导,相信中国的经济水平等会因此得以更加快速的提高,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得以早日实现。

参考文献

[1]秦晋芳.习近平党建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创新[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1(6):14-16.

[2]刘洁.新时代党建理论的创新发展[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7,(12):85-88.

[3]齐卫平.十八大以来党建理论创新的重大成就[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7,(21):37-44.

[4]刘先春,王小鹏.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的建构逻辑[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7,(6):110-119.

[5]周婷.习近平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思想研究[D].武汉纺织大学,2017.

[6]王斯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建理论体系研究[D].中共陕西省委党校,2014.

[7]齐自锋.论中共十六大以来党建理论的创新[D].西南政法大学,2012.

猜你喜欢

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创新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新时期农村气象观测及防灾服务探索分析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