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金融监管如何影响实体企业?
2018-10-30陈功
陈功
中国经济和金融市场都处在变局之中,对政策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不论是确保经济增长还是搞金融整顿,都要以稳健为原则,想好了怎么解决问题,再来玩“猫和老鼠”的游戏。且只抓老鼠,还会弄的鸡飞狗跳,整个市场都被搅合完蛋了。
近期,人民币汇率对几乎所有货币贬值,对美元的贬值幅度尤其大。国际贸易摩擦战云密布,贸易战还未正式开打,引发的市场恐慌先把中国股市给砸下来了。在这种背景下,国内金融市场的避险情绪开始上升。近日,一份据称来自国家重点金融智库的“警惕出现金融恐慌”的报告在网络上热传,进一步点燃了市场的惊慌情绪。
这份国家重点智库的报告虽然披露的时机很不“赶点”,但就报告内容而言,并非预警式的事先预测未来,更多是事后评论式的内容。对于现在所谓的金融恐慌之说,我不认为现在就已经是金融危机了,我认为中国过去一段时间实际已经处于一定程度的经济危机之中,不过程度不严重,但现在有严重化的趋势。
现在最大的问题在于,在清理整顿面前,很多干部慌了神,失去了方向感。要说恐慌,恐慌的是干部,并不是真正的市场。不过话说回来,中国的经济是“干部经济”,权力约束导致资源都在干部手里,所以干部要是慌了神,那就会出乱子。什么萧条了,什么金融恐慌了,什么千奇百怪的做法,都会出现。因为这个体制是科层制的,上面是震怒,下面就是乱子,这是很显然的。所以,金融的清理整顿,不能简单的理解为,打扫卫生,让金融市场风平浪静,清清楚楚,世界上没有这样的金融市场。
只要是市场,就有猫捉老鼠的游戏。只要猫还管用,就没啥大事。所以从这种意义来讲,金融清理整顿的重点,应该主要是貓,其次才是老鼠。如果猫不管用,那老鼠永远也抓不完的,等于是一个“猫养老鼠,抓着玩”的局面。而
什么是猫呢?法制、规矩、政策、管理人、监管人以及舆论,说白了就是干部,干部就是猫。什么是老鼠呢?那些打擦边球,玩游戏,玩钱弄钱的人就是老鼠。老鼠是与正经生意人混在一起的,甚至还与各种政策牵扯在一起,因为急于发财的老鼠,各个都是研究政策的高手,它与心知肚明的“猫”是合为一体的,这种情况下,金融的清理整顿,似乎还是应该改变策略,重点清理猫、老鼠以及老鼠寄存的那点“粮食”,要慢慢来处理。尤其是现在的局面,冰冻三尺一日之寒,问题是逐渐积累下来的,动辄几百亿的案子,绝无可能是一两年的事情。
中国的法制特点是,上层是大陆法系的原则,我让干什么,才能干什么;下层是英美法系的原则,没说不让干的,先试试干。上下层的原则是根本冲突的,而且不是一年两年,这样积累下来的的问题,如果要想一次清理整顿完,那市场几乎就要关门了。问题是,现在大搞清理整顿的时机不佳,如果承认中国处于转型的阶段,要向均衡社会转变,正如十八大、十九大所强调的那样,那么金融以及消费,就是已经做大了,实际是两个“大”,一个是“做大了”,一个是“座大了”,这种时候如果把金融市场扫荡一遍,那要扫荡的可不是仅仅局限于金融市场,肯定会放射到经济领域的所有方面。那各种恐慌之说、萧条之说,自然会有。
现在是一个风雨飘摇的世界,冲突四起,越来越没有边界,越来越非理性,成了一个完全基于感觉、情绪来搞事情的世界。在这样的世界里面,稳健永远不会错的,我一直讲“稳健”,讲了差不多有10多年。可从现在的政策操作来看,政府似乎很难学会稳健的玩法,都是“大刀队”的搞法,刀法犀利,杀声四起,让人心惊胆战。
我过去经常讲的还有一句话,金融要讲理论的话,就是要注重“大金融”,搞的就是“大金融”,大学里面教出来的“算账金融”,现在没什么大用处,只在银行、证券和机构,也就是企业里面管用。大金融理论讲的就是形势,就是政策关系,从这个角度看,现在的局势并不好,政策关系不但是在平面打架,还在纵深打架,内忧外患的因素很多,似乎不稳健还是不行,无非是走的慢一点。一句话,要想好了怎么解决问题,再下手玩“猫和老鼠”的游戏。
中国经济和金融市场都处在变局之中,对政策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不论是确保经济增长还是搞金融整顿,都要以稳健为原则,想好了怎么解决问题,再来玩“猫和老鼠”的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