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看捷克木偶剧,就像听意大利歌剧

2018-10-30张旺

环球时报 2018-10-30
关键词:布拉格表演者木偶

本报记者 张旺

捷克首都布拉格不愧是“文艺之都”。走上当地地标查理大桥,拉提琴的、画人像的、打手碟的,你会发现每一位表演者都是那么用心和投入,再配以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能成为电脑桌面的周边美景,顿时觉得眼前熙熙攘攘的人群也没那么让人烦心了。当然,布拉格能让人记住的肯定不止这些。比如,木偶剧就颇具特色,观众在现场欣赏的不仅是一段经典故事桥段,更是一部华美壮丽的歌剧表演。如果有机会,一定要来看,你绝不会后悔。

误闯国字号木偶剧院

漫步在布拉格老城不算平坦又充满历史穿越感的石子路上,几乎没多远就能找到一家售卖提线木偶的商店,足见当地人对木偶和木偶剧的喜爱。据说,当年在哈布斯堡王朝统治下,德语是官方语言。捷克人担心本民族语言因此消失,于是在民间偷偷用捷克语表演木偶剧,并不断发展壮大,逐渐成为遍布城乡各地的娱乐活动。

在布拉格老城就有一家“国字号”木偶剧院——国家木偶剧院,它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富丽堂皇。剧院门脸与普通商铺并无太大区别,稍不留神就会错过,里面的座位目测不到200个,古香古色的装修感觉有些像国内上世纪90年代老式电影院的风格。虽然来这里观剧有些误打误撞,但“来都来了”,我决定好好体验一番。

落座后环顾周围,上座率大概有五成左右,多半亚洲面孔,说明游客居多。灯光熄灭后,首个人物登场一刹那,颇具喜感,观众席笑声一片,第一个登场的居然是“莫扎特”!当天看的是根据莫扎特经典歌剧《唐·璜》改编的木偶剧,他是在每幕转换时起到衔接作用的音乐指挥家。在他夸张可爱的指挥下,音乐响起,故事也正式展开。

原汁原味,演意大利歌剧

主人公唐·璜是中世纪西班牙的一个专爱寻花问柳且胆大妄为的人。他几乎见一个撩一个,甚至不惜杀死追逐对象的父亲。但他最终犯了众怒,被追逐对象父亲化成的巨型石人拉下了地狱。

在观剧时,很好奇木偶唐·璜的大胡子长脸长相如何能吸引众多女性。剧中人物的服装非常华丽,均按照歌剧《唐·璜》首演时欧洲18世纪的风格设计。而且整部剧与歌剧《唐·璜》完美契合,背景音乐、意大利语原声对白都是出自歌剧本身,让人感叹小小的木偶仿佛也能拥有如此高亢浑厚的音色。而整个木偶剧的表演也同歌剧情节一起跌宕起伏。这一切能让木偶与歌剧配合得如此同步。

国家木偶剧院的保留剧目除了《唐·璜》,还有《魔笛》,同样是根据莫扎特经典歌剧改编,全剧55分钟。据称,当年两部原版歌剧在布拉格上演时,都得到了比在其他地方更高的评价,最后欢迎。《唐·璜》的首演地更是选在布拉格,而非“音乐之都”维也纳。谈到莫扎特这位伟大的作曲家,捷克人民喜欢引用他的一句话:“我的布拉格了解我!”而莫扎特之所以很喜欢布拉格,可能部分原因在于布拉格人表现得比其他人(如维也纳人)更懂得欣赏他的作品。如今,莫扎特虽然早已离我们远去,但能以木偶的形象在布拉格的剧场频频登台,想必这一城一人之间的感情就好似美酒的香味,不会随着时间流逝,而是愈加醇厚。

满场飞奔,演员多是老人

演出中可以直接看到木偶表演者的精彩技艺,他们时而一人分管两只木偶,时而一只木偶要多人协作,戴着套袖的手臂忙左忙右,甚至要满场飞奔,而全剧两个小时下来几无失误。更有意思的是,最后拉唐·璜下地狱的巨型石人是由真人扮演,登场亮相时颇为震撼,感觉要连观众席一起吞没了,可谓真正做到了“人偶合一”。全身心投入地观剧,难免感觉时间过去得太快。而观众内心的激动短时间内显然难以平复,只能报以热烈的掌声,向走上前台谢幕的表演者致以敬意。不过,当这些幕后英雄纷纷登场时,你会发现其中很多人已满头白发,钦佩之情不由增加几分,同时也在想,是不是木偶剧在捷克也面临后继乏人的窘境?▲

猜你喜欢

布拉格表演者木偶
钢琴表演艺术中审美素养能力提升
EMERALD IN THE ROUGH
布拉格
小木偶找智慧
不够文艺不敢进去
木偶的眼泪(一)
手称扑克
木偶复活记!
2012年龙年网络春晚节目单
聪明的表演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