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设计需求及RFID技术的物流管理系统设计及分析
2018-10-30聂晶晶
聂晶晶
(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西安 710089)
0 引言
在现代经济全球化和现代物流行业的发展对于我国物流行业的现状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不断发展,信息化为人类的生活及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在科技带动下,自动识别技术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并且在今后也有一定的提高空间。无线射频技术和条形码技术的不断发展,自动识别技术在全球范围中已经具有一定的规模。RFID射频技术已经成为全球重点关注的技术。被广泛应用到商品零售、物流仓储、交通运输、资产管理等领域中。基于此,本文就实现基于RFID技术的物流管理系统的设计进行探讨。
1 物流管理系统的设计需求
基于RFID技术的物理管理系统在设计过程中要保证每件货物都可以添加RFID标签,并且能够在物流仓库中的通道中设置阅读器,要求阅读器具备RFID检测功能,这个时候对物流中的货物在通过阅读器的时候能够将货物信息传送到物流管理系统中,从而有效实现物流一体化、智能化及数字化的管理。在实现物流管理系统设计的过程中使用功能RFID技术能够提高信息自动录入的精准性,并且保证物流的各环节数据输入的精准性及速度,实现物流管理系统应用性能的保证。物流管理系统在设计的过程中能够使用RFID技术,从而保证物流管理过程中各环节数据的完整性,以此满足人们对物流信息管理需求。使用RFID技术,利用科学编码,还能够便于物流管理库存货物保质期、批次的有效管理,有效掌握物流库存货物的准确位置,使物理管理工作效率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并且,其还具备经济性需求,能够循环使用标签封装实现设计,从而使系统运营的成本得到进一步的降低。而且,系统使用先进超高频RFID技术,以TCP/IP系统网络方案为基础实现系统扩展的简便性,其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及兼容性,从而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
2 物流管理系统的设计
传统物流管理的管理方式及管理技术效率较低,从而出现导致出现物流管理问题,并且对物品的出入库、统计并不明确。RFID技术能够使仓储管理水平得到进一步的降低,从而有效提高管理的自动化,对RFID技术在仓储管理的整个过程中使用,可以从入库、出库及在库三方面进行分析,并且还能够根据库存数量对仓储管理问题进行优化。以RFID技术为基础的仓库管理系统总体框架,如图1所示。
2.1 系统的功能模块设计
在设计物理管理系统的过程中,使用RFID技术,能够实现物流管理系统功能的扩展,物理管理系统的功能,如图2所示。
图1 以RFID技术为基础的仓库管理系统总体框架
图2 物理管理系统的功能
其中物料入库管理功能能够有效实现物流货物入库的管理操作,包括货物信息的录入、删除和修改等,并且还能够制作成为电子单据,并且还能够自动或者手动的对物流货位进行分配,实现作业指令的发送。另外,此模块还能够利用主生产计划对物流中缺少的物料进行查询,并且有效核算订货信息,之后自动生成订单,通过上级领导审批之后实现物流采购工作。 其中物流出库管理功能和物流入库管理功能相同,都能够实现货物出库操作,而且,还能够对库存物料进行年定期的盘点和清查,并且根据实际判断盘点数量对物料库存数量进行调查。
其中在物料查询功能使用过程中,能够将物流仓库中货位存储的情况充分展现,还能够实现可视化操作,对货位进行合理的调整,之后将查询结果进行打印出来。
物流控制的主要功能就是实现物流管理系统的查看,保证仓库管理员查询报表及存盘状态正确,避免出现一系列的错误或者遗漏。
设置功能的主要目的就是对系统中的人员、货物及车辆等信息进行添加、查询、修改及删除,便于其他功能的使用。
专线管理的主要包括专线信息的查询,其主要目的就是对其中的业务进行全面的管理,此管理功能能够使公司中的主要业务都通过专人进行负责,以此提高了有任务的精准性。
办公环境主要包括消息管理、邮件管理、行事历及工作日志等,办公环境指的是对公司日常活动总结和发布通知,以此有效提高公司办公的效率。
客户管理主要包括客户服务、管理、导入和关怀,客户在每个公司都是尤为重要的部分,客户管理有效实现合作客户和潜在客户群的管理。
车辆管理主要包括车辆信息查询、管理,车辆管理能够使管理人员随时随地的查询、维修及调度车辆信息,其是保证公司正常运行的主要基础。
2.2 系统的软件设计
在本次设计的物流管理系统中,其能够有效保证用户在使用系统过程中利用互联网平台管理物流活动,并且在系统设计过程中的软件设计部分要提高系统设计质量及物流管理系统运行速度,为用户提供良好的使用界面,保证用户在使用过程中简单易操作,提高系统的性能。将RFID技术应用到物流管理设计过程中,要保证此系统数据具备一定的安全性,并且保证用户也能够成为系统管理人员,能够利用设置用户在系统中创建多个账号,并且为其设置权限和密码,从而提高系统信息数据的保密性。在实现系统设计过程中要包括数据备份工作,一般都是利用存储过程进行实现的。
在实现物流管理系统设计的过程中使用RFID技术,不仅能够提高系统的使用性能,还能够对系统监控功能进行实现,提高物流管理的效率。另外,其还能够有效管理物料原料、产品入库、出库的操作,并且保证系统注册用户根据自身的权限对物流信息进行观察,对物流物料、原料及产品进行有效的管理,提高系统性能,对系统工作效率进行有效的改进,以此充分发挥积极的使用价值。
2.3 系统的数据库设计
以下为系统的数据表,货品的信息,货品信息表的主要目的就是存储货品信息,货品编号为主键,相应货品名称不能够为空。在物流过程中此表的访问率较高,如表1所示。
表1 货品信息表
入库信息表的主要目的就是存储物流过程,货物在入库过程中要具备相应的信息,一般为物流服务商进行访问,如表2所示。
出库信息如表3所示。
表2 入库信息表
表3 出库信息单
2.4 系统的实现
本文所设计的系统使用标准三层结构进行创建,其中的各模块都根据业务逻辑层、表示层及数据访问层进行创建。其中的业务逻辑层及数据访问层工鞥都根根据SOA思想封装成为web服务使客户端进行访问。其中表示层是面向用户的,要求用户和系统进行交互。本文所设计系统的表示层主要 包括两种模式,分别为本地应用程序模式及web浏览器访问模式,此两种模式分别对应不同功能,web浏览器模式属于胖客户端,能够在客户端实现数据验证和部分数据的处理。物流管理系统的用户查询接口,如图3所示。在用户选择某条结果记录的时候,不将详细的信息显示出来。
图3 物流管理系统的用户查询接口
系统业务逻辑层大部分的核心功能组件都是根据web服务方式实现封装实现。在系统实现的过程中,将所有数据库访问功能到某个组件中封装在数据服务器端配置缓冲池,从而有效提高系统的性能。
2.5 系统的测试
软件开发活动具有固有特定,其和硬件开发相比具有一定的缺陷。本系统在设计过程中涉及了RFID硬件技术,也设计了物流管理软件技术,其属于软件及硬件相互结合的技术,所以测试工作主要是在软件系统测试。
其一,功能性测试。针对系统实现功能测试,对系统功能是否满足用户需求进行判断。根据需求分析说明书实现逐级的功能测试,保证系统功能都能够正常的实现。
其二,用户接口测试。其主要对软件系统界面是否满足人机交互理论需求实现测试;
其三,安全性测试。其主要是对系统安全性指标需求进行测试,指定用户是否能够访问权限范围中的资源。严格根据安全测试实现系统是否能够抵御网络攻击进行测试。
其四,性能测试。对本文所设计的模式应用系统测试,针对服务端实现。
通过测试表示,系统能够满足预期需求,实现物流管理系统的数据接收、处理、信息发布及查询等功能。将此系统在某公司试运行,系统运行稳定,能够为企业物流管理做出贡献。
3 总结
通过本文研究表示,在实现物流管理系统设计的过程中使用RFID技术,不仅能够对物流管理系统的精准性进行保证,还能够使物流管理系统中管理工作及仓储运行的效率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促进出入库单的流转,提高企业物流管理仓储的处理能力,并且使物流成本得到降低,满足现代社会对物流管理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