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消痞愈萎汤联合胃复春片治疗伴异型增生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观察

2018-10-30吴万桂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8年31期
关键词:腺体萎缩性螺杆菌

杨 剑,吴万桂

(泰康仙林鼓楼医院,江苏 南京 210046)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常见消化系统疾病,临床特征为胃黏膜上皮细胞萎缩、变薄以及固有腺体数目减少,该病病程缠绵、迁延难愈,易出现肠腺化生与异型增生,具有潜在恶变可能,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1]。目前,现代医学治疗伴异型增生慢性萎缩性胃炎多以根除幽门螺杆菌和对症处理为主,治疗效果尚不理想[2]。研究发现,中医药治疗本病既能明显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减轻痛苦,也在一定程度上可使部分萎缩和异型增生出现逆转,降低胃癌发生率[3]。本研究观察了消痞愈萎汤联合胃复春片治疗伴异型增生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诊治的92例伴异型增生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均符合《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4]中相关诊断标准: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上腹部隐痛、餐后饱胀、胀满不适,或伴有食欲减退、消瘦、反酸、贫血等,伴有剑突下和上腹部不适或压痛;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显示细胞形态异常、分泌黏液减少和腺体结构紊乱、黏液性质改变,即表明存在异型增生。中医辨证分型符合《慢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5]中脾虚瘀热证诊断标准,主证:胃脘隐痛或胀满、乏力、舌下络脉曲张、苔黄腻或薄黄;次证:食少纳呆、恶心呕吐、烧灼感、口有异味、口苦、大便稀溏、舌边有齿痕、舌暗红或淡红、脉细濡等。所有患者均经病理检查和胃镜检查证实;年龄18~65岁;近2周内未服用抑酸类、铋剂类和抗生素等药物治疗者;异型增生分类为轻度和中度;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病理诊断疑有恶变或胃黏膜重度异型增生者;合并胆囊炎、肝炎、胃轻瘫、残胃炎、糖尿病和恶性肿瘤者;伴有严重神经系统疾病者;妊娠及哺乳期妇女;合并严重脑、心、肾、肝等重要脏器原发性疾病者;已知对本药组成成分过敏者。随机将92例伴异型增生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46例,男27例,女19例;年龄19~64(51.49±5.03)岁;病程3~21(14.78±2.33)年;异型增生程度:轻度28例,中度18例;其中幽门螺杆菌阳性28例。研究组46例,男25例,女21例;年龄21~65(52.06±5.12)岁;病程4~23(14.93±2.40)年;异型增生程度:轻度26例,中度20例;其中幽门螺杆菌阳性26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2组均注意调畅情志、起居有时,禁食生冷油腻之品以及浓茶、饮酒、咖啡等,幽门螺杆菌阳性者给予果胶铋胶囊、泮托拉唑肠溶胶囊、阿莫西林和克拉霉素片组成的四联疗法治疗2周。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胃复春片(杭州胡庆余堂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40003,规格:0.36 g/片)治疗,每次4片,于饭前30 min口服,每天3次。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消痞愈萎汤治疗,处方:白花蛇舌草30 g、黄芩6 g、丹参30 g、鸡内金10 g、薏苡仁30 g、砂仁6 g、麦芽20 g、姜半夏10 g、厚朴10 g、莪术10 g、黄连6 g、谷芽20 g、干姜6 g、莱菔子10 g、炙甘草6 g、党参30 g、大枣6颗;苔白厚腻者可加藿香、佩兰;嗳气者可加降香、丁香;胀痛者可加玫瑰花、佛手。每天1剂,水泡30 min后常规煎煮2次,滤得汤汁400 mL,分2次于早晚餐后30 min温服。2组均持续治疗3个月。

1.3观察指标 ①依据《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4]中相关标准评估2组治疗后临床疗效。临床痊愈:中医症状与体征基本消失,中医症状积分降低≥95%,胃镜病理检查显示腺体萎缩、活动性炎症和异型增生恢复正常;显效:中医症状与体征明显好转,中医症状积分降低≥70%但<95%,腺体萎缩、活动性炎症和异型增生显著改善;有效:中医症状与体征有所好转,中医症状积分降低≥30%但<70%,腺体萎缩、活动性炎症和异型增生有所改善;无效:中医症状与体征无明显改善,中医症状积分降低<30%,腺体萎缩、活动性炎症和异型增生无变化,甚至加重。总有效率为临床痊愈、显效、有效比例之和。②记录2组治疗前后胃黏膜萎缩积分和异型增生积分,按严重程度分为无、轻度、中度和重度四个等级,分别记为0,3,6和9分。③抽取2组治疗前后清晨空腹静脉血3 mL,室温静置,3 000 r/min速度离心收集血清样本,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胃蛋白酶原(PG)Ⅰ、PGⅡ和胃泌素-17(G-17)水平。④观察2组治疗后幽门螺杆菌感染清除情况,应用14C呼气试验进行检测。

2 结 果

2.12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后,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 例(%)

2.22组胃黏膜萎缩积分和异型增生积分比较治疗前,2组胃黏膜萎缩积分和异型增生积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2组胃黏膜萎缩积分和异型增生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均<0.05),且研究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2。

表2 2组治疗前后胃黏膜萎缩积分和异型增生积分比较分)

2.32组血清相关指标水平比较 治疗前,2组血清PGⅠ、PGⅡ和G-17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2组血清PGⅠ、PGⅡ和G-17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均<0.05),且研究组以上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3。

表3 2组治疗前后血清相关指标水平比较

2.42组幽门螺杆菌感染清除情况比较 治疗后,对照组幽门螺杆菌感染转阴率为82.14%(23/28),研究组为84.61%(22/26),2组幽门螺杆菌感染转阴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慢性萎缩性胃炎多是由于十二指肠液反流、幽门螺杆菌感染、精神、免疫等因素持续刺激胃黏膜,导致胃黏膜的反复损伤,出现黏膜腺体萎缩与肌层增生,促使胃肠道的蠕动、吸收和消化等功能受到影响,细胞大量过度增殖分化异常,引起异型增生,进而引发胃癌[6]。机体胃黏膜出现病变时,会促使胃黏膜细胞所分泌产生的PG(PGⅠ、PGⅡ)和胃泌素(G-17)含量发生改变,故其可在本病治疗过程中作为反映胃黏膜形态与功能的参考性指标[7]。PG是胃蛋白酶的前体,有PGⅠ、PGⅡ 2种,两者能发挥不同的免疫活性,在胃黏膜出现病变时,胃黏膜腺体萎缩,降低PG的合成与分泌,血清PGⅠ、PGⅡ水平可预测胃黏膜萎缩的不同部位及程度[8]。G-17是由胃窦部G细胞产生分泌的胃肠激素,其主要生理作用是刺激分泌胃蛋白酶和胃酸,促进胃黏膜上皮细胞增殖与分化,在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体内因胃黏膜出现萎缩,造成胃窦部G细胞数量减少,并减弱其分泌G-17功能,致使血清G-17水平较正常情况下降[9]。

祖国医学将伴异型增生慢性萎缩性胃炎归属于“痞满”“胃脘痛”“嘈杂”等范畴,其病名在《灵枢·胀论》中有所描述:“胃胀者,腹满,胃脘痛,鼻闻焦臭,妨于食,大便难。”《脾胃论》曾载“脾胃久虚之人,胃中寒冷则生胀满,或脏寒生满病”,指出脾胃虚弱,造成水谷精微失于输布,运化失常,发为痞满[10]。现代中医认为,本病多由于饮食不调、情志失和、先天禀赋不足、外邪入侵等因素伤及脾胃,导致胃失和降,脾失健运,进而中焦枢机不利,津液运化失常,气机升降失调,血液生化乏源,形成食积、气郁、瘀血和湿毒等多种病理产物,阻于胃部,终致胃络失养,引发诸症[11]。故本病病机关键是本虚标实,本虚为脾胃虚弱,标实为食积、气郁、瘀血和湿毒,在临床治疗中应以益气健脾、清热活血为基本治疗原则[12]。胃复春片是由红参、枳壳、香茶菜等制成的中成药,功善健脾益气、活血解毒,能明显消除病变部位炎症,改善血液循环,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有助于胃黏膜再生[13]。本研究在胃复春片治疗基础上加用消痞愈萎汤,以增强疗效,方中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利湿通淋;黄芩、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丹参活血祛瘀、凉血消痈;鸡内金健胃消食、通淋化石;薏苡仁健脾止泻、利水渗湿;砂仁温脾止泻、化湿开胃;麦芽健脾开胃、行气消食;姜半夏降逆止呕、燥湿化痰;厚朴下气除满、燥湿消痰;莪术行气破血、消积止痛;谷芽健脾开胃、消食和中;干姜回阳通脉、温中散寒;莱菔子消食除胀、降气化痰;炙甘草补脾益气、调和诸药;党参益气、补中、生津;大枣滋阴补血;诸药合用,共奏益气健脾、清热活血之功效,以使上下复位、中气得和,清除痞满[14]。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白花蛇舌草中所含黄酮类、甾醇类等活性成分具有改善免疫功能、抗肿瘤、抗氧化、抗菌抗炎、保肝利胆、镇痛等功效,有助于杀灭幽门螺杆菌[15];丹参能通过抑制脂质过氧化和胃酸分泌、提高胃组织线粒体内琥珀酸脱氢酶活性、清除氧自由基而发挥增强胃黏膜屏障功能,促进萎缩胃黏膜的再生与修复功能[16];半夏不仅具有抗炎、镇痛、抗溃疡等作用,还能促使胃液的游离酸度和总酸度降低,同时抑制胃蛋白酶活性,有利于胃黏膜修复[17]。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及血清PGⅠ、PGⅡ和G-17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胃黏膜萎缩积分和异型增生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提示消痞愈萎汤联合胃复春片治疗伴异型增生慢性萎缩性胃炎能明显提高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改善胃黏膜萎缩和异型增生,促进幽门螺杆菌感染转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腺体萎缩性螺杆菌
补虚解毒化瘀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随机对照试验
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疗效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骨质疏松症相关性研究进展
幽门螺杆菌生物膜的研究进展
基于nnU-Net的乳腺DCE-MR图像中乳房和腺体自动分割
187例消化性溃疡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体会
春蚕吐丝
宫颈上皮内瘤变累及腺体的研究进展
猪萎缩性鼻炎的防治
棉花色素腺体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