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银吉 治沙英雄的大漠传奇

2018-10-30耿国彪

绿色中国 2018年19期
关键词:沙窝风沙治沙

文|本刊记者 耿国彪

人世间有很多事情由不得人去选择,很多事都是人被动的接受,无奈的承担。治沙对于生活在沙区的人来说就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一件事情。

没有人愿意治沙,但不治沙的话沙就会掩埋良田甚至房屋,使人成为无粮可食、无家可归的浮萍。

“只有把沙治住,我们和子孙后代才有饭吃。”满脸黝黑、今年50岁的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长城乡红水村村民王银吉说。

红水村是一个腾格里沙漠边缘的小村庄,王银吉是一个沉默寡言的西北汉子。20多年前,王银吉亲身经历了沙漠年年向前移动,庄稼地年年都被沙埋,流动沙丘离村子越来越近的日子。

王银吉说,“大风一起不见天,沙骑墙头驴上房,一茬庄稼种三遍,大风绝收小风欠”,这段顺口溜就是当年的真实写照。

王银吉的父亲王天昌今年75岁了,一缕银白的胡须平添了几分倔强。王天昌是位民间贤效艺人,年轻时曾经做过民兵排长。

1999年春节过后,当王银吉提出治沙的想法时,饱受风沙之苦的王天昌坚决支持,虽然王银吉的妻子极力反对,但这一对性格倔强的父子铁了心要干,谁也拉不回头。

就这样,他们一干就是20年。经过不懈的努力和坚守,王银吉一家人在腾格里沙漠压沙植树,固沙造林8000多亩,让流动的沙丘停止了移动的“脚步”,守住了要被风沙掩埋的家园。

王银吉父子当年住的“地窝子”

8年地窝子生活换来8000亩绿洲

红水村是凉州区主要的风沙口之一。肆虐的风沙一次次地吞噬着家园,村民们的辛勤劳作经常化为乌有。

“当时树木越来越少,沙漠范围不断扩大,沙龙逐渐逼近村庄,风沙最严重的年头,庄稼欠收五成以上。我从小的梦想,就是让沙漠披上绿装。”王银吉说。上世纪八十年代,父亲王天昌眼看着风沙埋了禾苗,就曾萌生治沙的想法。1999年,王银吉和父亲卖掉了家里的牛羊和骆驼,好不容易凑了一万八千多元钱,带上以前放牧时的旧帐篷,带领全家人搬进沙漠。

在茫茫沙海中植树实非易事,前一天刚种好的树,第二天不是树苗根部祼露就是干脆被连根拔起;头一天挖好的树坑,一夜间就被风沙填满;成活的小树苗,遇上几个高温天气,就会渴死;不管是寒冷的三九天,还是火辣的三伏天,树倒了,再栽。沙生苗枯了,再补。王银吉整年干的都是粗活、体力活,致使手心磨起血泡,手掌压起老茧,脚后跟干得开裂,手指上的肉刺一根连一根,脸庞晒得油黑,皮肤变得粗糙。

谁都知道,沙漠最缺的就是水,而植树偏偏又离不开水。头一次水能不能浇足,是小树苗成活的关键。“那年我牵着两峰大骆驼,在家与沙漠之间3公里多的风沙线上驮水,一个来回3个小时。为了节约水,用勺子给小树浇水,一滴都舍不得浪费。后来在沙窝漩里挖了一口45立方米的贮水窖,铺上地膜,积蓄雨水,冬季把骆驼驮进的水储存在水窖里,总算缓解了缺水困难。”王银吉说。

刚开始几年,乡亲们都劝说王银吉“不要劳命伤财了,人是不能和老天爷斗的”,也有人干脆开骂:“王疯子,把钱拿上白白往沙窝里甩,祖辈们多少年都没把沙治理住,你一家人能行吗?”。

面对大家的质疑声,王银吉下定决心在沙漠安了家,吃住全部搬到沙漠里。王银吉和父亲在沙漠里居住的“地窝子”,一半在地上,一半在地下,犹如原始人的巢穴,只有一个简单的木门和一块灰灰的布门帘挡住沙漠的狂沙和大风。里面是两间仅供睡人的土炕,铺的是草垫,烧的是柴草,点的是油灯。每次从沙漠回到“地窝子”,被子和枕头上全是厚厚的一层沙子,遇见刮风时,吃饭的碗底都有一层沙子。

王银吉一家的生活标准也很低,每天的主菜都是洋芋,整个冬天都靠酸菜度日,一年四季的风、沙、雨、雪、霜冻、寒冷、炎热,每样灾难都避不过。这样的生活,王银吉一家一过就是8年。

王天昌、王银吉父子察看树苗的长势

常年住在阴暗潮湿的地窝铺,风餐露宿,劳累过度,王天昌患上严重的风湿病,每逢阴雨天,腿和双臂就隐隐作痛。沙漠里没有电,只能点煤油灯和蜡烛,长年受煤油烟熏蒸,王银吉和父亲经常是眼睛红肿,父亲更是患上了青光眼。

“我和父亲没有多少文化,治沙全凭经验,刚开始种植的苗木有近80%枯死。”王银吉说,多次失败后,他主动向武威市、凉州区的林业专家请教,得知不同的苗木应栽植在沙丘不同的部位,才能更好的成活。寒冬腊月,王银吉裹上棉袄,背着干粮,在流沙最严重的地段仔细观察,终于摸索到了科学的种植方法,还发明了一种沙漠植树的工具,消除了普通铁锹挖坑造成沙层松散、干沙流入树坑、水分流失的弊端,一下子提高了植树的质量。

多年来,村民们习惯将王银吉父子治沙的区域称为“王家沙窝”。经过20年的努力,如今在红水河东岸1公里的腾格里沙漠腹地,生长着一方茂盛的沙枣、梭梭、花棒、沙葱、榆树等沙生植物,远远望去好像一片高低错落、密密匝匝的绿色海洋。

心中永远的痛

2005年春天,正值植树的黄金季节,为了集中时间压沙植树,王银吉一家子把吃住全部搬到沙漠里,对孩子照料很少。春季开学后,孩子腿脚有些不正常,但全家人忙里忙外,只顾干活,就没有怎么在意。一个月后,老师反映,孩子神情越来越呆滞,作业也总是做错,王银吉立即带着儿子到医院检查,化验结果犹如晴天霹雳,儿子罹患脑瘤,几乎击垮这个与沙漠顽强抗争的硬汉子。

第二天,王银吉带着儿子动身前往兰州,而后又到西安,请专家会诊,可诊断结果几乎让他晕过去,王银吉儿子的脑瘤已到晚期,无法医治。王银吉当时如果把自己家里的几万元积蓄给儿子治病,儿子的生命还能拖一段时日,可是,这位“治沙愚人”却把这几万元全部用来购买春季苗木。他妻子哭过,抱怨过,不理解,不甘心,她看着躺在炕上痛苦挣扎的孩子心如刀割。王银吉的心何偿不苦?他比谁都想让儿子活着,就在这年端午节来临之际,王银吉可爱、天真的儿子永远地离开了这个熟悉的家,离开了全家一同治理的“王家沙窝”。儿子在弥留之际,嘱咐爸爸一定要将自己葬在治沙点上,他要陪着爸爸把这片沙漠植成绿洲。

王天昌老人谈起自己的孙子时,满脸的惋惜:“多好的一个娃呀!说起治沙再大的困难都不是问题,可是我孙子的病让一家人都失去了希望。可以说孙子的去世是我们家的一场大地震。”

王天昌老人对记者说,小儿子的去世对王银吉打击很大,他一度有了放弃治沙的念头。王天昌对儿子说:“革命战争时期,为了新中国的建立死了那么多人,那都是有家有父母的好后生呀,人家的娃不是娃?你是一名党员,如果这一关过不去不仅对不起党,也对不起已经离世的小儿子。”

回忆起往事,王银吉的眼泪不由自主地落了下来。为了一名党员的信念,为了自己已经离世的小儿子,就是拼上命也一定要把沙治住。王银吉在心里暗暗发誓:要在沙地种出更多的绿,给小儿子一个交代。

那以后,王银吉一家人以更大的辛苦投入到治沙之中。他们把治沙当成了生活的一部分,用生命向沙要绿。为了省下更多的资金治沙,王银吉的大儿子报考了军校,以优异的成绩被乌鲁木齐武警指挥学院录取。大儿子上学不仅为家里省下了学费和生活费,而且在工作后还从工资里每年拿出3万元给父亲治沙用。儿子知道感恩,知道父亲和爷爷的苦!

20年来,王银吉一家人在治理区内共栽植各类乔灌木700多万株,压沙造林8000多亩,共用骆驼驮水1000多吨,往返行程达1000多公里,累计投入达100多万元。如今,压沙点已是满目葱茏,充满希望。

因为治沙,王银吉个人和家庭感动了很多人,也获得了各类表彰10多次。2010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2018年5月,王银吉家庭被评选为第十一届全国五好家庭。

治沙靠坚持

“咱不是啥英雄,我当时就是不信那个邪!”尽管荣获很多殊荣,但是王银吉仍感觉自己的治沙造林之路没有什么值得宣扬的。一家四口、两头骆驼,一方草棚、三间平房,一辆吉普车,这是王银吉一家现在的状况。王银吉觉得自己已经拥有了很多。在他的眼里,眼前泛绿的沙生植物和一眼望不到边的沙漠都是自己的无价之宝。

“让黄沙穿上绿装,经验只有两个字,就是坚持。”正是因为有了王银吉父子的这一份坚持,才换来了8000多亩的沙漠绿洲。

王银吉一家治沙的故事感动了很多人,他们也开始收到一些爱心人士的捐款资助。王银吉特别准备了一个小本子,用来记录别人对自己的每一次帮助。“我想把这些都默默的记下来,提醒自己多治沙回报社会。”看着原来荒芜的沙漠现在生长着毛条、花棒、梭梭、沙枣树等多种植物,王银吉更加坚定了治沙的决心。

“多治些沙,多植些树,就多一份希望。”这是王银吉的初心,也是全家人的期盼。近年来,在王银吉的影响带动下,身边越来越多的邻里投入到了治沙种树中来。“我的梦想就是让更多的沙漠披上绿装。”王银吉憨笑着,信心满怀。

如今,站在“王家沙窝”13米高的瞭望塔远望,方圆数千亩的绿洲尽收眼底,看着一家人18年来精心种植的8000多亩沙漠林地,王银吉内心深处别有一番滋味:“看着我们辛苦栽下的这些树苗变成了能够阻挡风沙的‘绿墙’,心里真的很欣慰。吃再多的苦,流再多的汗也值了……”

王银吉现在有一个目标:在沙窝里再种10000亩林子。如果条件允许,只要还能干得动,他还想把这个数字翻一番。

猜你喜欢

沙窝风沙治沙
如皋市发扬治沙精神 打赢安全主动仗
石光银 治沙英雄的大漠雄心
时间的年轮
赛梨的萝卜出沙窝
东明县风沙化土地监测与治理
沙窝萝卜:这样守护一条仙根
都怪祖先
像卖钻石一样卖沙窝萝卜 5个月卖3000万元
风味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