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智深“三拳”背后的“罪与罚”
2018-10-29时培根
时培根
摘 要:“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是《水浒传》中的精彩篇章,鲁智深“三拳”不仅影响后续故事走向,而且能够丰富水浒人物内涵。通过分析“三拳”相关情节与“罪与罚”释义,可知“三拳”关乎道德层面和法律层面的“罪与罚”。鲁智深明知犯法而坚持以暴制暴是对社会原罪的惩罚,而其除恶扬善、伸张正义的方式最终造成他人的毁灭和自身的惩罚。从劝谕的角度审视,有助于我们理解与揭示水浒故事所蕴涵的深层意义和现实警示价值,并将促进水浒研究的发展。
关键词:水浒传 鲁智深 三拳 罪与罚 劝谕
在阅读《水浒传》“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过程中,笔者深刻体会到鲁智深“三拳”背后关乎“罪与罚”。本文通过对鲁智深“三拳”相关情节与“罪与罚”释义的简单阐述,进而从劝谕的角度,对鲁智深“三拳”背后的“罪与罚”进行详细分析与解读。希望以此能够为鲁智深人物形象及水浒社会意蕴研究提供有益借鉴,并为水浒传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性建议,为丰富我国古代文学研究领域产生积极作用。
一、鲁智深“三拳”情节分析
鲁智深“三拳”相关情节出现在《水浒传》第三回中,主要讲述鲁提辖在酒楼请客喝酒时遇到一对哭哭啼啼的卖唱父女,哭声听得鲁提辖心中烦闷,叫来哭啼的父女问清原因发现,在他的管辖地区竟然出现“镇关西”,这位镇关西还对卖唱的金氏父女进行欺压。由于镇关西看上了金氏女子,便强娶女子为妾并写下三千贯的卖身契,而镇关西的正妻却将女子赶了出来,还要归还卖身契上的银钱,金氏父女在卖唱还钱时不禁悲从心来,在酒楼中哭哭啼啼。魯提辖听了原因后怒从心来,来到镇关西位于状元桥的肉摊,先是戏弄镇关西,而后镇关西与他翻脸后更是用武力直接放倒镇关西。鲁提辖踏着镇关西的胸口,先是照着鼻子打了一拳,镇关西尚未吱声,鲁提辖一边叫骂着一边又一拳打在镇关西的眼睛上,镇关西开始求饶,而鲁提辖并未在意又一拳打在镇关西的太阳穴中,这一下直接教镇关西只进气不出气,躺在地上不动。鲁提辖仔细一看情况不好,便借口镇关西装死,回家收拾行李一溜烟的离开了。
上述情节中对鲁智深三拳的描写较为血腥,暴力倾向明显,似应受到大力批判,而笔者认为这样血腥暴力的场面恰是对“罪与罚”的揭示。鲁智深的“三拳”揭示着在民不聊生的社会中,类似于“镇关西”这种凭借武力对普通百姓进行欺压的恶霸层出不穷,但在“镇关西”做出恶事之后,一定会得到相应的惩罚,这是镇关西的罪与罚。鲁提辖这三拳挥出的同时也将自身的前程进行断送,为他做事冲动,不小心打死镇关西的后果承担责任,纵然鲁提辖打死镇关西是站在了道德与正义的角度进行的,但依旧要为其做出打死人命的罪承担相对应的罚,这是鲁提辖的罪与罚。
二、拳打镇关西“罪与罚”释义
(一)道德层面的“罪与罚”
在“罪与罚”的释义方面本文将其分为道德层面的“罪与罚”以及法律层面的“罪与罚”两方面,并以鲁智深“三拳”打死镇关西的情节为分析的基础。在拳打镇关西故事中,“镇关西”绰号的产生某种意义上即是对镇关西的道德惩罚。镇关西仅是一位在状元桥边杀猪的屠夫,在生活中并不具有官府的人脉,仅在社会生活中通过杀猪获得薄弱的武力值,但这样的人物却有了“镇关西”的绰号,定然不是由于人民群众对镇关西的喜爱而产生的。通过情节中对其做出欺压金氏父女的行为进行分析,得出镇关西的绰号应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们群众对其产生惧怕的心理,而又不敢得罪镇关西所想出来的特定绰号。镇关西的绰号既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们群众对屠夫的道德批判,镇关西在生活中违背道德产生欺压百姓的原罪,而人们群众又在道德层面给予“镇关西”的绰号。
(二)法律层面的“罪与罚”
在鲁智深“三拳”打死镇关西的情节中,法律层面的“罪与罚”是指鲁提辖打死镇关西后为躲避法律的制裁而提着包袱与齐眉短棒离开的情节。在这一情节中,鲁提辖打死镇关西后意识到法律会对其进行一定程度的制裁,这是鲁提辖法律意识的体现。鲁提辖打死镇关西的行为触犯了宋朝中不得随意杀人的法律,触犯了宋朝的法律,也就在法律层面产生“罪”。在接下来的情节中鲁提辖回家收拾行李一溜烟地离开了,而官府则按照法律四处对他进行搜捕,这是法律层面的“罚”。
三、从劝谕的角度看鲁智深“三拳”背后的“罪与罚”
(一)鲁智深“三拳”背后的“罪”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情节中“三拳”是由于鲁提辖听到金氏父女凄苦的经历后,对镇关西欺压百姓的行为感到愤怒,进而去状元桥找镇关西的麻烦而产生的,这一情节产生究其根源是镇关西做出的违背道德与法律的行为,这种行为就是在“三拳”承受者方面的“罪”。而在“三拳”实施者方面的“罪”则是指鲁提辖三拳打死镇关西的行为。无论鲁提辖是否站在道德至高点,其做出打死人的事件均是不可忽视的,这是鲁提辖切实做出的“罪”。而这两种罪的产生均与当时社会暗无天日的大背景有关系,在镇关西方面由于社会中官府的管理力度不够,且法律实施与普及的程度不高,造成社会恶人横行的场面,水浒传中的镇关西仅是对社会恶人的个体代表。通过对“三拳”情节的分析,可知屠夫镇关西拳脚功夫一般,社会地位普通,人脉不广,而就是这样的人物却有响亮名头“镇关西”。对镇关西人物形象的描写,可以说从侧面反映了当时社会民不聊生的状态,进而向读者揭示了社会黑暗且百姓凄苦的黯淡的写作背景。
在鲁提辖方面,当鲁提辖听到有恶霸欺压百姓时,作为当朝官府的正经公务员,鲁提辖并不考虑去报官通过法律的渠道对镇关西的罪进行宣判,而是选择使用暴力的“三拳”方式对镇关西的罪进行处理。通过文中鲁提辖打死镇关西意识到自己会坐牢的情节中,可以得知鲁提辖熟知社会中的法律条款。因此,在熟知法律条款的基础条件下,鲁提辖依旧选择使用武力解决恶人横行的问题,使笔者对当朝官府的清正廉洁与社会中法律的执行程度进行思考。通过水浒传中其他英雄好汉揭竿而起的故事描写,可以确定在北宋时期社会存在正义得不到声张,而罪恶遍地开花的现象,政府存在冗兵冗官冗政与政务处理不及时的问题。此种问题的产生均是北宋执政者的“罪”。此种政局下社会上恶人横行,欺压百姓,而好人则以拳头说话,通过以暴制暴的方式进行正义声张的社会局面进行推动。最终,混乱的社会中梁山好汉揭竿而起,此种造反的现象是对社会的原罪进行惩罚。
(二)鲁智深“三拳”背后的“罚”
水浒传的作者在对水浒传情节进行构思时,不是单纯对社会中“罪”的现象进行平铺直叙的描写,而是在每一段“罪”后都进行“罚”的描绘,对每一段违背道德、违背规律的情节都在下文中进行“罪”的反馈。在鲁智深“三拳”的情节中,镇关西做出欺压金氏父女的恶事之后,作者安排真义的化身鲁提辖对他罪恶的行为进行惩罚,由此产生鲁智深“三拳”打死镇关西的情节,镇关西为他欺压百姓的罪恶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在水浒传的描写中这一段的情节较为血腥残暴,某些学者认为这样的情节有些过于血腥暴力,但笔者认为鲁智深“三拳”打死镇关西的情节理应如此描写,可以使人们对于社会的现象进行深入剖析,对文中社会背景进行细致地了解,并对其最复杂、最深刻的恶人横行的场面进行感受,进而对水浒传中的社会现象进行自我的灵魂拷问,并对小说中“罪”与“罚”的情态规律进行体会。鲁迅先生曾对社会中的黑暗现象使用过风趣的讽刺性比喻,笔者认为在水浒传鲁智深“三拳”的情节中也可以利用艳若桃花來形容镇关西红肿的伤口,用美如乳酪来形容镇关西被毒打后面部青紫伤口相混合的状态,此种形容方式是对社会中恶人恶行的厌恶,也是对恶人受到惩罚后的愉悦。虽然镇关西受到失去生命的惩罚,但惩罚者鲁提辖也受到伤害他人生命的惩罚,失去了公务员的官职,只得进入五台山修行以躲避官府的追查。站在道德的角度对鲁提辖三拳打死镇关西的事件进行分析,这是一种除恶扬善的行为,但鲁提辖选择弘扬正义的方式不正确,是造成其在正义行为之后亡命天涯的状况。利用暴力伸张正义,通过以暴制暴的方式抵抗恶人的作法是在伸张正义的过程中最不可取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在毁灭他人,抵制恶劣事件发生的同时也将自身进行毁灭。作者利用鲁提辖最后放弃官职进入五台山修行的方式对鲁提辖进行“罚”。
(三)“三拳”背后“罪与罚”的劝谕价值
在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情节中,镇关西做出的违背道德与法律的行为形成了“罪”,而后在鲁提辖的以暴力弘扬正义的情节中,镇关西受到了失去生命的“罚”。在这种“罪与罚”的形成过程中,读者不应根据其语言描写的血腥暴力进行解读,而是应对“三拳”背后“罪与罚”的根源及本质进行分析,并以新的角度对现代社会中的某些暴力事件、群体性事件进行联想与反思,在更广阔的视野对水浒世界进行深层次的解答,并在研究中对水浒传所蕴涵的多层社会意义进行理解与阐释。进而利用自身在方面获得的理解对世人进行人生的警示,促进世人正确的世界观与人生观的养成,并让世人牢固树立犯罪与惩罚两者之间因果相承的观念意识,避免世人仿水浒传中的行侠仗义进行“劫富济贫”。同时,在对三拳”背后“罪与罚”的解析中,还应针对鲁智深打死人后亡命天涯,最后在五台山出了家的结局进行研究,每个人都会因自己做出的行为接受“罪或罚”的结果。鲁智深除恶扬善固然可贵,但其在除恶扬善的行为方式上选择错误,水浒一书秉持着“罪与罚”的规律,为鲁智深选择方式错误塑造了回家收拾行李一溜烟离开的情节,离开之后的鲁智深的“罚”并未结束,在其的后半生中其依旧处于漂泊的状态。由于选择错误鲁智深承担了由一位政府机关的公务员转变成了逃犯的后果,而在社会生活中,伸张正义固然重要,但应选择合适的实施方式。
总之,面对镇关西,鲁智深挥出去的“三拳”背后关乎道德与法律两个层面的“罪与罚”,这为我们解读水浒人物形象、故事发展与思想意蕴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而从劝谕的角度予以审视,有助于我们理解与挖掘水浒故事所蕴涵的深层意义和现实警示价值,并将进一步推动水浒研究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赵丽丽.“三拳”打出侠客的真善美——我这样解析“三拳”[J].青苹果,2017(10).
[2] 陈庆纪.从鲁智深的形象塑造看《水浒传》的深层思想蕴涵[J].烟台大学学报,2009(01).
[3] 张建伟.《水浒传》的法律世界[J].法制资讯,2013(5).
[4] 杨士钦.鲁智深人物形象论略[J].济宁学院学报,2015(1).
[5] 刘黎平.鲁智深“拳打镇关西”有出处[J].文史博览,20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