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研成:用创意点亮未来
2018-10-29王琛元
王琛元
2008年,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形势之下,一种采用“中国红”装饰的小铁盒“彩云红”中国红茶,被阿拉伯富豪、俄罗斯的茶王和日本的茶叶世家争相享用。小小一盒顶级“彩云红”竟卖到1000美元。彼时一位在香港的营销代理商坦言:深圳研成公司开发的“红岁”“彩云红”品牌,已经成功在全球高端市场落脚,这意味着中国茶品和茶文化奢侈力量已被国际市场所认同。仅用短短的5年时间,就让中国的红茶打入“全球高端市场”,这番成就让人不禁感叹研成公司创始人——姚研成的创意能力!
北京一位知名人士曾说,陕西有五位在中国有影响力的文化名人:张艺谋、陈忠实、贾平凹、张朝阳,还有姚研成。姚研成,一个从黄土高坡上走出去的汉子,他用胆识、知识和魄力走出了一条商海传奇。姚研成在商海漫步中,创意文化成为他手中的一杆枪,威力无比。
姚研成1983年离开西安,陆续在香港、深圳工作。1992年他创办了深圳市研成策划有限公司。在那个智慧价值突显的时代,他以创意作价入股相关企业,可谓为中国创意产业早期的先锋派人物。现在的他拥有红岁、一顶山红、彩云红、贵喜、BEAUTYSKY等五大著名品牌,被誉为“中国茶坛新教父”。更为重要的是,姚研成开创了中国企业运作的新模式,直接从设计和品牌端切入,投入数亿元的营销费用打造奢侈品牌。他用文化创意点亮实业,现在的研成已成为深圳独特的文化名片,吸引了无数海内外著名人士。全国政协副主席郑万通参观后感慨:“文化创意产业有两个地方让我很震撼,一个是英国的伯明翰,把一个工业城市转变成创意之都,另一个就是研成,非常震撼!国家号召全国加强文化软实力建设,文化软实力建设是我们面临的紧迫、重大课题,从研成这里我们能得到很多的启发!”
近年来,姚研成开始将自己的事业重点转移至自己的故乡——西安。谈到西安近两年的变化,他言辞之间难掩激动之情,“这两年西安最大的变化就是这块土壤开始发热了,成为了一片沃土,是一种感觉,全国的人关注着西安,全世界的人关注着西安,关注着它下一阶段的发展。在不远的将来,西安会爆发出激情、生活的活力和创造的源泉。”
在9月5日“华山论剑,创新中国”高峰论坛即将召开之际,本刊记者专访了姚研成,请他畅谈40年改革开放与自己的故事,以及他对未来西安的建议。
西部发展论坛: 1978年12月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改革开放的起點。40年的改革开放改变了中国的面貌,请您从个人角度谈一谈改革开放对您的影响?
姚研成:我认为改革开放对于中国的意义在于为中国引入了市场经济,激活了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带来追求个体自由的新风尚。我的大学时代是在陕西度过的。大学毕业以后,我曾在陕西工作过三年。后来改革开放的浪潮在祖国南方愈演愈烈,我也受到了这种感召。从我现在的角度回望,我感觉1980年代的深圳就像是国共内战时期的延安,代表着一种自由的精神,可以激发人们的想象力。1983年我决定离开西安,去祖国的南方。当时我就知道,从事业发展的角度,在南方的机会更多。今年回想,我后来取得的成绩离不开国家的改革开放政策。
西部发展论坛: 您个人如何理解改革开放对于中国社会的意义?
姚研成:改革开放改变了中国的面貌。40年来,改革开放为中国带来了很多机遇,同样带来很多挑战。1978年的时候,中国人在物质上是比较匮乏的,但是人与人之间的贫富差距不是特别大,经过40年的发展,国家在物质上有了很大进步,但老百姓之间在物质上的差距拉大了。
我们用40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百余年走过的历程。我们在生产要素方面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与之相关的社会要素,如医疗、教育、住房等等环节没能完全跟上百姓的需求。在未来我们要逐步改善这些。我觉得,习总书记的一次讲话就非常高瞻远瞩,他认为,我们要做的不是庆祝改革开放40年,而是总结改革开放40年,通过总结,让我们的改革开放事业发展得更好!
西部发展论坛: 自新一届市委领导就任以来,西安的城市形象、社会氛围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作为从西安走出去的企业家,您认为随着改革开放事业的进一步推进,西安应该以什么方向为侧重点?
姚研成:从今天的角度看,我国的改革开放其实是一个打开国门、调整产业结构的历史过程。应该说,在新中国成立之初,西安本身的产业集群基础是不错的。当时的西安具备两大产业集群——保健产业和纺织产业,也形成了一些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但是,改革开放打开国门以后,西安的产业集群发展就没有跟上。新的产业集群没有形成,已有的产业集群反而衰落瓦解了。今天,西安在保健产业和纺织产业上已经不再具有竞争力。
我一直都强调,要把企业、产业、产业集群几个概念分开。企业一定是属于某个产业的。某个产业(如房地产)一定包含有大量的企业。一个城市要做大做强离不开有实力的产业,就像北京的文化产业、上海的金融服务业、杭州的网络科技业。但是,只有产业和企业还不够,一定要在某个产业内部的不同企业之间,尤其是上下游企业之间(创意、研发、生产、服务)形成集群效应,这个产业才会有广阔的未来。当下,西安的短板就在于有产业、有企业,但产业集群严重滞后。西安,乃至陕西有许多企业,但这些企业彼此之间没有形成闭环。这就需要省政府、市政府在政策设计,招商引资,培育社会风气方面下功夫。
对西安的城市建设,我有如下建议:
1. 激发西安本地人才创新发展力,找准新型产业发展方向。
2. 建设生活应用创新实验室,理顺产业关系。现在西安已经有很多不错的搞一些创意中心、大楼、孵化基地,但是都很迷茫,关系没有理顺。比如西安有这么多的创新基地,每一个区都有。那么,每个区的创新实验室里的一号种子选手是谁?不能光有分子没有分母,也不能没有分子只有分母,要分子分母结合的产业链集群。
3. 用科技成果的开放招商引资。招商引资最好是拿项目招商,比如现在有一个项目前期孵化完了,有多少股权投上市场,拿项目招商。我们一些政府,包括深圳的政府,拿土地招商,一般这是最有效的土地招商,搞土地经济,这样政府才有一些补贴。但是我们要包装一些发明创造,把一些小的好点子最后做出好的产品,让好的产品形成好的产业,一定要大力推广。
4. 在全世界范围搜罗科技项目团队和人才,引进孵化后期科技项目落地。举办以产业发展方向为导向的全球产业论坛。所选产业一定是和我们西安密切相关的。
5. 政府加大城市产业动态研究,由宣传城市形象到宣传城市产品转变。积极与其他城市开发区建立合作关系,例如西安高新区、西安曲江新区与上海张江开发区、北京中关村建立合作关系。
6. 重奖年度成长最快科创企业。当年在珠海的市委书记、市长,为了吸引人才,急的,甚至逼疯了。觉得人才都跑深圳、广州,到珠海都不来,就设奖励政策,后来吸引两万多名科技人员过去,现在他们都成了科技精英。
7. 成立“1+3”科创指导团建设。西安小微企业比较多,政府里面有素质高的人,可以一对一的帮助。企业家可以帮一个,外地的可以帮一个。当年杭州有一个企业,蔡奇就是帮那个企业做企业产品的顾问。现在这个企业在互联网上也做到20、30个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