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培养核心素养要求下的历史教学成长

2018-10-29万能

中文信息 2018年9期
关键词:课型高中历史核心

万能

摘 要:教学成长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进行,基于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教学,是当前高中历史教学面临的新问题。本文从重学习、重磨课、重实施、重反思的微观视角探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要求下历史教学成长途径。

关键词:核心素养 教学成长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8)09-0-01

教学成长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为教师的专业成长奠定基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进行,基于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教学,是当前高中历史教学面临的新问题。笔者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从重学习、重磨课、重实施、重反思的 “四重”视角探讨以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为目的地历史教学成长途径。

一、重学习,在借鉴中起步

基于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教学要求历史教师在课堂实践的土壤里、在审视教学设计的过程中,不断学习、深入研究,才能推动历史教学逐步走向成熟、走向深刻。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以获得历史教学智慧的源泉:

1.拓宽学习渠道。深厚的专业功底是进行有效教学设计的前提,智慧的碰撞是提高教学能力的重要手段。多读学术专著,不仅能解决历史教师在专业知识上的疑惑,还能涵养健全的理性、敏锐的判断和不竭的创造力,形成独特的教学设计。多看《历史教学·中学版》等高中历史教研杂志、历史教育等高中历史知名微信号、中学历史教学园地等高中历史专业网站,在借鉴名师、专家的经验中生长自己的教育智慧。

2.强化课型研究。针对史料教学课、复习课、试卷講评课等多种课型进行研究和设计,历史教师就能较快的认识和把握每种课型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基本要求和教学形态。对2-3种基本课型有了较深入的理解后,就会开始举一反三的对更多的课型开展自主探索,从而达到教师引导得法、学生学习主动、师生关系和谐、目标达成有效的教学状态。

3.乐学新技术。基于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教学,历史教师应对新技术、新媒体积极学习,创造性开展互联网+课堂教学范式研究,做好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工作,满足学生“私人定制”的课程需求。如宋明理学一课,可精心设计小板块,录制成微课后放在班级课程资源库,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二、重磨课,在推敲中拓展

对于历史教学成长而言,磨课就是不断发现教师自身优劣势、学生个性、知识特征的过程,每一次磨课都是一次历练与提升、一种突破与成长。

1.磨课前。一是确立目标,重点突出,教学重点包含于教学目标中,教学目标一定程度体现教学重点。二是整合教材,确立课魂,通过确立课魂,历史教学便有了线索、中心、高度和灵魂,同时可以让学生获得更加深刻的历史认识和历史思考。三是收集素材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多样性原则、典型性原则、针对性原则、适量性等原则,要基于中学生的心理和智力发展特点,合理选用。四是基于教师自身风格,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法与课堂类型,只有基于教师自身实际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课堂类型,教师才能融入课堂,发挥课堂教学的最佳效果。

2.磨课中。一是手写教学思维导图,巧用思维导图保障清晰的教学流程,预设多种教学结果。二是试用多种教具,尝试多种活动,磨课的过程也是教具和教学活动的选择过程,只有因课制宜的选择教具和活动才能达到好的教学效果。三是选取切合主题的导入,导入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前提条件也是一节课的引子,因此导入的选择要具有趣味性、合理性、主题性等特点。

三、重实施,在运用中立足

教学成长,是一种实践中的成长。衡量历史教学成长与否,只能在课堂上去实践,通过教学实施去感悟核心素养培养的真谛,在具体运用中将技巧内化为教学智慧。

1.合理整合教材。华东师大俞红珍博士指出:“教材的二次开发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它凝聚着教师的创造性智慧,为教材增加了弹性。”[1]高一年级教学突出低起点、缓坡度,对教材内容适当调整,做好初高中的过渡衔接。高二年级夯实基础,落实能力培养,大胆放弃选修内容,以主题教学的形式学习评析改革、评价人物的方法。高三年级强化体系构建,精心重组教材结构,突出复习的通史化、专题化。

2.分层分类教学。高一年级要关注学生学习动态,引导学生端正学习历史的态度,重视历史学习。高二年级针对文理不同班级类型进行不同要求的教学,理科班侧重增强学习历史的兴趣,文科班重在思维培养。高三年级立足精准备考,一班一策,让集体教案个性化。

3.聚焦能力培养。余文森教授认为“只有建立在学生独立学习基础上的课堂教学,才有可能走在发展的前面。”[2]在教学中多用史料教学,让学生对史料进行充分辨析,有意识的培养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在活动开展中,多让学生绘制思维导图,有目的地提升思维能力。在课程辅助活动中,多让学生写历史,有计划的锻炼独立思考能力。

四、重反思,在改进中成长

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提出“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的成长模式,这个公式揭示了教学反思是促进教学成长的有效途径。

1.反思教学过程。梳理课堂教学是否引领学生在真实的历史情境中展开学习活动探究历史,是否以问题引领来激活、调动学生的思维,是否建构基于史料研习的教学方式,是否以学生自主探讨历史问题的论证活动为重心,是否将教学过程及结果设为开放性。在情境创设、问题引领、史料研习、深度拓展等教学环节对标核心素养目标,方能促进核心素养培养的落实。

2.反思学法指导。基于核心素养的历史教学,应体现自主性、开放性、实践性、生成性等特征。课堂上应由学生自己完成学习的全过程,教师加以学法指导,但不设限和包揽。课后,把自己认为成功的学法指导在教学反思中记下并改进,经过阶段性积累,在引导学生运用知识、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才能事半功倍。

3.反思学习评价。培养核心素养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及程度,制定适于学生发展的个性化评价方案。评价方案应以学业质量标准为评价目标,以解决问题为评价核心,测评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对知识的运用、对史料的分析、对问题的论证以及对结论的叙述,重点则是如何解决问题。通过个性化评价方案,关注每个学生最近发展区的进步,以多元的评价方式综合评价。

历史教学成长是一个长期、循序渐进的过程。通过重学习、重磨课、重实施、重反思的历史教学成长“四重”途径,在一遍又一遍的解读、一次又一次的试讲、一句又一句的推敲中,在经历中精彩,从完成走向完美,富有挑战性、创造性、研究性的去关注和解决核心素养培养,才能提升教学境界、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

参考文献

[1]俞红珍:《教材“二次开发”的涵义和本质》,《课程·教材·教法》2005年第12期

[2]余文森:《有效教学十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67页—68页

猜你喜欢

课型高中历史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合作学习法在不同课型中的有效性实践研究
例谈在不同课型中培养史证意识
讨论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历史学科高效课堂的构建
高中历史的学习感悟
课型与教学模式的探讨
包产到户与包干到户——岳麓版高中历史教材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