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学教育与计算机虚拟仿真技术的结合思考

2018-10-29李永王晓燕

中文信息 2018年9期
关键词:医学教育应用

李永 王晓燕

摘 要:本文简要分析了计算机虚拟仿真技术的内涵,并对医学教育中应用计算机虚拟仿真技术的教学路径展开讨论,以供参考。

关键词:医学教育 计算机虚拟仿真技术 应用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8)09-0-01

近几年,计算机虚拟仿真技术的发展迅猛,尤其是应用在医学教学中,能建构虚拟化教学环节,引导学生和教师形成良好的教学互动,保证技术融合体系能发挥其实际价值和作用,整合基础性教学资源,更好地融合医学教育工作内容,确保教学可持续发展。

一、计算机虚拟仿真技术概述

1.内涵

计算机虚拟仿真技术主要是借助计算机完成的科学技术体系,能将多媒体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以及人机接口技术等进行整合,从而发挥不同技术模块的作用。并且,技术还能对人的行为进行研究,从而生成视听以及触觉等一系列虚拟环境中的相关形态,会给人制造出一种身临其境的虚拟化真实感受。在计算机处理功能逐渐强大的背景下,将医学教育工作和计算机虚拟仿真技术进行融合,能为学生模拟出有效的仿真训练系统,并且整合医学辅助教学的资源,确保学生能提高认知和感受水平,更好地体会相关教学内容,从而在虚拟环境中提高学习效率[1]。

2.时代意义

在医学教育中,之所以要落实计算机虚拟仿真技术,不仅仅是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也是为了保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为后续教学提供保障。能改善传统教学模式中无法满足触觉的问题,发挥计算机虚拟仿真技术的优势,将抽象化的课本知识和内容转化为虚拟化真实感受,从而优化教学效果和教学框架的意义,加深学生印象的同时,保证教学便捷化程度得以优化,也为提升教学水平和教研能力奠定坚实基础。

二、医学教育中应用计算机虚拟仿真技术的路径

在医疗事业发展和进步的背景下,落实系统化计算机技术和医疗事业融合体系已经成为顺应时代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尤其是在医学教育工作中,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实验教学,整合计算机技术资源,能在优化教学效果的同时提高质量。

1.基础医学教育中应用计算机虚拟仿真技术

对于医学教育而言,基础医学的教学价值较高,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针对具体情况建立实效性较好的教学框架体系,确保教学流程的完整性。在基础医学教学结构中,理论授课和试验操作是最根本的两个教学主线。

在理论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教师主要是利用理论讲解和插图展示对学生进行知识点讲授,这种方式会造成学生学习效率低等问题,学生觉得学习过程较为枯燥且难以直观理解,逐渐会出现厌烦心理和抵触心理,造成学习成绩下降。因此,要整合计算机虚拟仿真技术的相关教学资源和方式,建构更加完整的教学框架,为学生创立有效的虚拟教学环境,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状态。教师要借助计算机虚拟仿真技术对人体的各种器官进行有效的解剖,从生理学、病理学等方面对数学模型进行分析和数据库存档,保证能借助计算机对局部细节进行统筹管控和处理,从而有效维护学生的学习效果。例如,学生能在计算机虚拟仿真技术创设的学习空间和环境内对相关图像进行选择和细致化观察,利用移动虚拟对象的方式对相关内容进行回顾和总结。这种主观的方式能有效加深学生的理解程度,从而更好地掌握解剖的相关结构,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习效率。

较为常见的方式中,教师会利用计算机虚拟仿真技术对虚拟人的数字化数据予以三维建模,保证解剖过程的立体效果和真实感,并且为学生提供CT和MRI断层图像等,确保学生能直观的分析虚拟数据的具体内容,有效处理解剖学知识,从而提高学习水平[2]。教师借助计算机虚拟仿真技术讲解人体各个部位的解剖知识,确保学生能在虚拟的组织结构中对器官和相关内容予以分析,学生的手术要领和技术也会随之增强。正是借助学生对三维模式的分析和理解,能在原有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对知识点有更加深入且全面的分析,将相关知识进行内化和模型建构,形成更加直观的思维导图,完善知识网络。值得一提的是,计算机虚拟仿真技术还能将人体内不同脏器、结构的位置以及器官间的空间关系展示出来,不仅仅优化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确保学生能更加喜欢基础医学教学内容,达到基础医学教学效果全面优化的目标。

2.临床医学教育中应用计算机虚拟仿真技术

对于医学教育过程而言,除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外,学生的实践操作水平也十分關键,传统实践教学无论是资源还是课程安排都有一定的局限性,而要想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临床实践课程不能被忽略。因此,如何强化学生医学实践技能成为了我国医学教育改革体系运行过程中关注的焦点。而在计算机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将计算机虚拟仿真技术和临床医学教育进行融合,具有非常重要的时代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在临床医学教育中,最重要的就是手术教学,应用计算机虚拟仿真技术对手术教学进行改良势在必行。

借助计算机虚拟仿真技术能保证学生在参与手术实践前就建立相应的手术方法和手术基础性流程,确保手术计划制定的同时,也能为虚拟仿真技术升级提供保障。也就是说,教师在利用计算机虚拟仿真技术创设教学情景的过程中,能应用虚拟环境引导学生温习和重复相关手术中出现的内容,保证学生能对知识点进行有效夯实和内化,并且,教师能对学生的操作进行评价,给予学生更多有效的教学建议,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现代化医学教育工作中,教师不能将教学内容都局限在课本以及教材中,而是要拓展自身的知识体系,建构更加完整的教学流程。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多元化引导,从而保证学生能提升自身的临床技能,但是会遭遇资源有限的问题,而利用计算机虚拟仿真技术能很好地解决。学生借助技术结构完成训练。教师在课程讲解过程中能利用不同策略解决手术,完善教学流程,从而选择出手术失误可能性最小以及手术风险最小的方式,一定程度上减少病人的损伤问题,确保手术成功率满足实际需求。值得一提的是,在利用计算机虚拟仿真技术的过程中,也能节约教育资源,确保操作性和风险性都能符合实际需求,在对操作过程以及结果展开系统化分析的基础上,就能对临床实践技巧予以统筹性总结和分析,保证经验教学结构的系统规划。

除此之外,计算机虚拟仿真技术被应用在临床医学教育工作中,能在提升学生临床经验水平的同时,有效优化学生的技巧水平,利用临床综合诊断思维能力有效挖掘学生的综合诉求,保证学生和教师能建立更加具有实效性的互动,维护临床理论知识教学的规律性和完整性,实现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的全面优化[3]。

3.远程医学教育中应用计算机虚拟仿真技术

近几年,远程教育成为了拓展教育范围,升级教育教学效果的关键措施,因此,教师要积极落实系统化教学机制和教学要求。而远程医学教育中,传统化的设备局限性、试验场地局限性以及教学经费局限性等都是关键,开设的教学内容常常不能得到有效落实。因此,教师可以利用计算机虚拟仿真技术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整合教学框架体系的同时,保证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更加有效。学生可以足不出户就完成相应的工作,并且其获得的知识体验和真实的现场学习体验相同。值得一提的是,相较于传统的远程教育模型,新型远程教学结构中,要学生不仅能参与课堂,也能借助技术优势直接参与到实验中,这对于远程学习的学生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4.网真医学

医疗体系中的网真医学十分关键,指的就是远程医学结构呈现,能将专家的知识借助通讯网络实现远程位置的传输和管理,并且,在远程医疗模型中也能进一步提高项目的运行优势。网真医学本身就是计算机虚拟仿真技术中的全新技术结构,能将高清视频模块、音频模块以及交互式组件模块结合在一起,发挥网络独特的价值和意义,保证学生在感受技术的过程中形成更加直观的知识认知模式,提高知识内化水平和能力。教师借助网真医学就能建构共享网络体系的图形环境结构,保证共享环境中,远程控制操作得以有序进行,从根本上完善操作流程的同时,确保管控效果和管理水平更加有效,为探讨操作细节,教师也能保证学生的学习流程。因此,学生借助网真技术和教学途径,就能进入到虚拟的实验室或者是手术室中,维护操作过程的基础上,确保问题反馈效果的最优化,提高问题训练水平和基础医学素养[4]。

5.三维教学

三维技术的应用不仅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能使学生对人体结构留下深刻的印象,保证学生更好地内化相关知识,从而提高学习水平和学习效率。除了借助网真医学了解真实的手术情况和感受,也要将三维人体组织结构应用在医学教学中,落实资源的应用处理和远程医学教育的整合效果,从根本上提高资源利用水平。虚拟仿真技术的应用要对远程医学教学予以控制,从而满足生态化动态三维场景,提升教学整体质量和教学效果。并且,三维教学能为学生提供更加直观的学习体验,学生能在教师展示人体结构的同时完成虚拟手术操作。

总而言之,在医学教育中融合计算机虚拟仿真技术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学校开展相关课程中要完成的教学流程和教学框架,引导学生和教师建立更加和谐化的教学关系,确保实践联系和医学知识内化更加有效,保证学生能对计算机虚拟仿真技术体系下的医学教育科目有更加浓厚的兴趣。

參考文献

[1]金民,井西学,张盛林,等.Internet时代现代医学教育技术的发展与应用[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4(05):269-270.

[2]溪,李松声,王月帆,等.虚拟现实技术在高等医学教育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6(04):420-423.

猜你喜欢

医学教育应用
提升医学教育能级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2019年第一批口腔医学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天狮 推动中美医学教育交流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明代医学教育纵横谈
深入基层开展继续医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