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鉴赏人物形象 挖掘小说创作

2018-10-29陈永福

中文信息 2018年9期
关键词:故事情节

摘 要:《祝福》《装在套子里的人》就人物创造这一方面比较鉴赏,挖掘创作的思路和方法,加深了對小说塑造人物的认识。

关键词:塑造人物 故事情节 人物的性格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8)09-0-01

人教版高中语文新教材第三册小说《祝福》与人教版高中语文新五册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都安排在第一单元的第二篇,教材本身的设置就是一种巧妙。它们既是文学殿堂的名篇,又都塑造了中外皆知的典型人物形象,并且典型到了人物的名字成了一类人的标签,成了现实社会中某一类人的代名词,不可估量其巨大的艺术魅力。

一、善于抓住人物的特点,运用多种手法塑造人物

《祝福》中的作者鲁迅以冷峻犀利的笔调,铺展着祥林嫂 的“惨”; 《装在套子里的人》中的作者契诃夫在嬉笑讥讽的解说与描绘中涂抺着别里科夫的“怪”。一“惨”一“怪”就是这两篇文章中人物的突出特点:“惨”到让人欲活不能、欲死不得的绝境;“怪”到人物的每颗毛发每个眼神都别有异样,真是写绝了,抓活了。围绕“惨”、“怪”,课文运用了多种描写方法,既有正面的肖像 、语言、动作、心理等的直接描写,又有侧面间接的烘托。如《祝福》祥林嫂第一次到鲁镇头上扎白头绳——虽脸色青黄,但依然健康、勤劳、安分守己的形象;第二次到鲁家,再次成为寡妇并失去儿子阿毛后精神萎靡不振的形象;第三次是被赶出鲁家,在大年夜的雪地里即将被吞没的形象。通过这样的描写,一步步地刻画了主人公的悲惨遭遇。另外通篇几处典型的环境描写侧面烘托,更加重了作人物的悲剧意味。《祝福》“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村镇上不必说,就在开空中也显出将到亲年的气象来。灰白的沉重的的晚云中间时时发出闪光……” 这环境描写为小说主人公的出场并悲惨地死去烘托了更为凄凉的气氛。别里科夫“他也真怪……总要叫马车夫支起车篷。”这段描写精刻细致,完全把一个套中人的形象活化出来了;再者与柯瓦连科的对话中有关别里科夫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的描写,如:脸色“发青,比乌云还要阴沉”、“脸色从发青变成发白”、“脸色苍白”、“滚下楼去”、“……摸了摸鼻子……”还有怕全城人都知道此事的极端恐惧,套中人的形象活灵活现,历历在目。抓住人物的特点,灵活运用多中手法展现人物的形象,是这两篇文章给我们最大的启示。

二、运用一定的故事情节展现人物的性格精神

小说的故事情节是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的,在事件的发展中,主人公自演自叙,这应是塑造人物最有力的手段,而且事件的发展既展示人物既定的性格又展示其不断变化的未来,给塑造人物增加立体感 。祥林嫂就是在初到鲁镇、被迫改嫁、再到鲁镇的事件演变中一幕一幕推演着她的悲剧命运走向结局,在事件的发展中表现了她既有抗争又有奴性的复杂心理。看到这些真真实实的细节,更让人感到她的遭遇惨痛,深沉而又压抑。别里科夫则是通过婚姻事件中的漫画事件、骑自行车事件、争吵事件的三个情节讲述了别里科夫决定结婚、恋爱失败、死去的发展中更进一步展现了他的套中人的性格,具体可感,真实再现。人物的性格就是在这些特定的事件中由抽象变得具体、形象而鲜明。

三、小人物大社会

这两篇课文的人物描写都具有浓郁的社会时代特色。祥林嫂是旧中国封建社会妇女的典型,倍受封建思想的奴役,任人宰割:婆婆的出卖、族长的驱逐,在她似乎都是理所当然,身该所受;捐门槛渴求神灵的宽恕,参与祝福就是最大的荣耀;她没有一点做人的自由。祥林嫂的悲剧命运是千千万万旧中国劳动妇女的缩影,她身遭的每处劫难都是一代妇女悲苦的再现。一个普通的妇女影射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精髓:夫权、神权、族权、政权。别里科夫是一个性格封闭、胆小多疑、极力维护现行秩序、可悲可怜的典型知识分子,他是沙皇专制时代的产物,他既是沙皇专制制度的维护者,又是沙皇专制制度的牺牲品,他的顽固保守、扼杀新生事物的险恶,恰是沙皇专制社会的体现。小说塑造的这个典型形象,无情地鞭挞了因循守旧、畏首畏尾、害怕变革的奴才性格,预示了他的结局只能是与反动的沙皇专制制度一起灭亡。小人物反映大社会,拓宽了人物形象的意义,他不会随社会时代的灭亡而灭亡,反而将沉淀着时代的特色源远流长、将永远引起人们的回忆思索和启示,这也是文学殿堂里最具有生命力的人物形象。

四、再现社会时代给人们心里上造成的畸形

祥林嫂被那个时代压榨的目光呆滞,话语罗嗦絮叨,有些精神失常,丧夫失子的巨痛,抽去了他内心的欢乐、温暧、幸福,如堕冰窟。人本有七情六欲,此时的祥林嫂已失去了作为一个人应有的本色,她的世界除了痛苦还是痛苦。在别人的冷漠甚至讥笑中消磨着最后的生命,捐门槛的失败再次灭绝了她心头的所有希望,面对四婶的“你放着罢,祥林嫂”,她只有受了炮烙似的缩手,失神地站着,到沦落乞丐,还要问问鬼神的有无,不管这一探问怎样体现了她对鬼神的怀疑、恐惧,但一个完全被封建意识浸泡的透彻心肺的祥林嫂,还是让人心痛不已:她已完全失去了一个正常人的心态,被封建社会强压扭曲了畸形。而别里科夫的畸形心理更是触目可及,吃穿住行,无不是在一种套子的包裹中,他怀着无尽的忧虑与恐惧,缩进了“套子里”,然而被“套子”精神浸透的别里科夫,却又要用这个“套子”去“套”周围的人,去“套”那个中学,城市,社会。正常的事情到了他面前就成了“乱子”,他变得极度敏感 、保守,整天战战兢,一钻进被窝就蒙起头……受这种畸形心态的左右,他完全变成了一个“失常 ”人,等待他的也只能是身心的毁灭。

经过这一番比较,学生对小说人物的塑造有了深刻的认识和把握。这就很好地完成了单元教学要求:要着重欣赏人物形象,品味小说语言。欣赏小说人物形象,要注意情节、环境与人物的关系,把握人物性格的多样和丰富性。品味小说语言,要注意把握叙述语言和人物语言的不同特点,体会人物的身份和性格特征。从而一步步地加深了对小说塑造的认识。

参考文献

[1]谭苏. 鲁迅小说形象色彩修辞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

作者简介:陈永福(1970.7-)男,福建省仙游县人,大学本科,主要研究高中语文教育教学(人教版)方向内容。

猜你喜欢

故事情节
赵宝刚青春励志题材电视剧的浪漫主义特征研究
论电视新闻解说的几组关系
浅议小学语文课的儿童色彩
普希金的南方叙事诗中戏剧性故事情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