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提高少数民族地区汉语口语教学

2018-10-29刘先慧

中文信息 2018年9期
关键词:少数民族学生教学培养

刘先慧

摘 要:语言是一种交际工具,口语交际作为一种有声的交流方式,主要是通过口语进行双向或者多向的信息交流活动。而我国作为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学生应具有相应的汉语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日常生活的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使用汉语进行倾听、表达和交流,是当下社会现代化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我国各个民族之间可以和睦共处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少数民族学生 汉语口语 教学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8)09-0-01

引言

在这个信息化飞速发展的时代里,交流已不再受到时空的限制,若是在同别人的交流中不能对别人的讲述做出快速的反应,在现代生活中势必会产生许多不必要的障碍。而在新时代中,社会对个人的综合素养有着更高的要求,这其中就包括个人的口语交际能力。因此培养个人的口语交际能力的相关工作已是势在必行。

一、当下少数民族学生汉语口语现状及教学现状

1.教学过程对于教材的依赖性较强

口语课是单项技能训练课程,这是口语课传统意义上的定义,但是传统口语课程的教学模式与普通综合课程的差别并不明显,教学过程就是对于教材内容的讲解,多为讲生词、讲语言点、将课文、做练习等。导致口语课的教学过程也与其他综合课程的过程近似,教学方法也与综合课程十分近似,没有明显的差异,导致学生对于口语课的兴趣低下,学习兴趣不高。

2.课堂练习远离实际,学生的真实交流能力并没有明显提高。

传统意义上的口语教学也注重口语练习,但由于课程的中心并不在实际交流,而是以教材上的课文和生词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传统课堂的教学内容多是造句、朗读、模仿对话、复述对话的形式来进行的,因而课堂的重心基本上是围绕着课文和词语展开教学。课堂练习中的交流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交流,相比于生活中的实际交流有着极大的差距。因此对于学生所可以掌握的交流能力的提成空间极为有限,且提升并不明显,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兴致缺乏。另外由于教学方式的限制导致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并不能进行较多的有效的练习,导致学生的练习时间极为有限。

3.对于学生的整体学习状态不能做到完全把控,导致部分学生不能完全融入课程。

由于学生的成长环境和地域差异的原因,其中的一部分学生的成长环境较好,其汉语水平接近汉族学生,也有从未接触过汉语,完全从零基础起步的学生。面对这样的的情况,传统型的汉语口语教学就显得较为无力。虽然教师想同时兼顾所有学生的学习进度,但总会有一部分学生不能满足。因此导致一部分学生无法完全融入课堂教学的过程中。

二、提高少数民族汉语口语教学质量的方法

1.采用小组合作学习

通过课堂上学生在小组内的汉语口语交流,可以极大程度的提高学生的汉语输入量,使得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可以更多地进行汉语口语练习并获取相关的口语能力,内化学习内容。且小组学习的方式可以在最大的程度上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行提升,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增强学生对于汉语口语学习的信心,特别是针对性格较为内向,发言较少的学生来说,小组活动缓解了他们当众发言的紧张情绪。

2.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

学习任何语言,都需要相应的良好的语言环境,在进行汉语教学时候,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教室内使用汉语进行交流,教师在课堂上也需要使用汉语进行授课。作为教师应给予学生一个良好的汉语口语学习环境,课堂教学中可以对图片、录音、录像、幻灯片、电影电视等的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利用进行汉语教学,这些事物都有助于激起学生对学习汉语的兴趣,提高学习汉语的积极性,可以有效的提高汉语口语的教学质量。另外在其他场合也可以规定学生尽量的多使用汉语进行交流,帮助他们养成使用汉语交流和汉语思维的习惯。

3.汉语口语训练遵循规律

汉语口语训练有一定的规律性:其一,应以朗读与问答作为训练汉语口语的基础方法,逐步培养学生掌握说话的技能;其二,应使学生从复述到讲述的过程进行训练,训练学生从读到说的方法,实现听说读写并重的训练;其三,建立从易到难的口语训练方式,诵读-独白-对话-讨论的训练过程;其四,养成由浅入深的口语表达方式训练,即陈述-说明-议论相互结合的方式。

4.引导学生将汉语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

美国应用语言学家克拉申曾指出:语言习得比语言学习更重要,只有通过语言习得这一环节,学习者才能摆脱母语的束缚,自由用目的语来表达思想,进行交际。他还提出“最佳语言输入”理论,认为“最佳语言输入”必须具备四个基本条件:第一,必须进行大量的语言输入;第二,输入语言必须可以理解;第三,输入语言应该是有趣而密切相关的;第四,输入不应该过分强调语法。在这里克拉申提出输入语言的可理解性、有趣且相关的特点,而口语的表达属于语言输出。“最佳语言输入”与口语练习有什么密切的关系呢?首先课堂活动和课下练习时必须了解学生已经获取的知识储备,并了解学生需要的输出的信息,保证学生在进行语言输出时要小于所储备的语言输入。其次在进行交流、教学、交际活动之前所营造的意境,利用教学手段所造成的刺激信息量等,也算是语言输入的一种。

5.使用科技手段對学生进行教学

当下科技飞速发展,为教学提供了十分便利的条件,是我们的教学方式逐渐多样化,教课内容也不再拘泥于教材内容,而是采用各种多媒体手段,因材施教,以此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使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可以生动形象的体现出教学的内容,富有情趣,容易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而且也符合交际教学法的主张,不仅仅是采用教科书,而是采用各种手段“教学包”,即辅导读物、磁带、挂图、录像、电影、电视等。

小结

以上是笔者的一些以个人经验所总结出的部分提议,在今后的汉语教学中笔者也会以上述方式对学生进行汉语口语教学指导,从汉语口语教学的具体情况出发,有针对性的对少数民族学生进行汉语口语教学,灵活的采用身边的具体素材,以推动数民族学生的汉语口语教学水平的发展提高,使之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雷霆.交际教学法在汉语教学中的优势[J].高教研究,2013(8).

[2]古丽扎·尼牙孜.新疆少数民族汉语口语任务型教学实验状况 分析及对策[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2).

猜你喜欢

少数民族学生教学培养
农科教模式下的《园艺植物病虫害实验》教学改革探讨
高校青年教师的培养与教学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