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2018-10-29李敏
摘 要:幼儿教育作为基础教育,在教育工作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幼儿教师作为幼儿教育的实行者,其教学质量和水平关系着幼儿教育的整体质量。要提高幼儿教学的有效性,幼儿老师就需要对自身的教学能力和水平进行不断地反思,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进,从而获得更丰富的教学经验。本文主要对幼儿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培养与提升相关内容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幼儿教师 教学反思能力 培养 提升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8)09-0-01
前言
反思可以帮助老师发现自身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不断地学习改进,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培养幼儿教师教学反思能力,是目前幼儿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内容。对于幼儿老师来说,必须要明确自身反思内容,并以此为基礎,养成自我反思的好习惯,并不断的探索,找出适合幼儿成长的教学策略,提高幼儿教育质量和水平。
一、幼儿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概念及特征
关于幼儿教师反思能力,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有的人认为“教师的反思能力,就是在教师的职业活动中,将自我当成意识对象,或者是在教学中,将教学活动当作意识对象,不断地改进自身教学方式的能力”。幼儿教师教学反思能力有如下特征:
1.探究性
所谓的探究就是对某个问题作深入的研究,幼儿教师教学反思活动作为探究活动的一种,其反思的过程中也就是不断探究的过程。幼儿教师的教学反思并不只是简单的回顾教学过程,而是对教学中的问题做深入的探究,在探究反思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采用有效方式解决问题,这样能够提高教师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更好地开展教学任务创造条件。所以说,幼儿教师反思具有探究性特征[1]。
2.批判性
所谓的批判性指的是具有辨别力、判断力等回顾性反思,也就是对某一问题或者是事物的不肯定、怀疑的过程。幼儿教师的教学反思也就是对自身教学的批判。作为幼儿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情况进行反思,就必须要持有怀疑的态度,即批判观念,所以,其教学反思具有批判性特征[2]。
3.创造性
创造性也是幼儿教师反思能力的主要特征之一,幼儿教师在反思的过程中需要冲破传统思维反思的束缚,善于运用创造性思维,不断地改进和完善自身的教学方式。实际上,幼儿教师反思能力提升的过程,也就是思维创造的过程,在不断反思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从而解决问题,并提出新的教学观念,为后续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提供条件[3]。
二、幼儿教师教学反思的现状分析
1.浅层式反思
大多数幼儿教师的教学反思,都只是停留在表面,对于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并未全面了解,更不会对其原因进行深入研究,例如:幼儿们在课堂上,总喜欢讲小话,吃东西,不认真听讲等。面对这种情况,教师需要对其具体的原因进行深入研究,是什么原因造成幼儿注意力不集中,上课不认真听讲的。是教学内容缺乏吸引力,还是自身教学方式存在问题等。在对所有可能出现的原因进行一一分析之后,教师就需要加以验证,针对自身教学中出现的问题,需要刨根问底,解决问题。然而,具体教学反思中,可以做到上述内容的教师非常少,这就使得教学反思过于浅层化,难以发挥其作用[4]。
2.机械式反思
在长时间的教学反思中,极易形成思维定式,将教学当作一种固定的机械化流程。大多数老师都不会去思考自己为什么要那样做,而是觉得别的老师是这样做的,我也应该这样做,只是一味的去模仿别的老师的教学方式和行为,在这种错误观念的影响下,教师的教学反思只会去寻找客观原因,并不会从自身找问题,这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发挥自身引导作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5]。
3.应付式反思
教师知道如何来反思,却不会使用自身反思所积累的经验来改进自身教学行为,教学理念并未转化成教学意识,更未形成自身专业成长的重要基石。专业成长意识不足,自我成长动机不明。教师们觉得,进行教学反思只是对自身工作的要求,应该根据自身实际去完成,而不是每个人都必须要反思。一些教师不会在自主构建阶段去反思,反思中得出的问题和经验并不能运用到后续教学过程中,教学反思只是一种形式,并未发挥积极作用。
三、幼儿教师教学反思能力培养策略
教师反思能力的培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贯穿于教师职业生涯的各个方面,需要教师在教学的实际过程中不断地去培养和训练。幼儿教师反思能力的培养可以从如研究教学案例、多教学反思日记、教师之间相互评课等内容入手:
1.研究教学案例
教学案例,是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所出现的典型事件,是围绕某个事件展开的一个故事,是对事件的分析和描述。研究教学案例就是教师对教学活动中出现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并总结出教学规律的活动。而典型的教学案例是符合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符合幼儿教学规律,具有教育意义的某项活动。幼儿教师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对这些优秀典型教学案例的分析,并反思这些案例,幼儿教师将会对自身教学有一个更加系统全面的了解,并能不断地改进自身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提高幼儿教育质量。
2.多写教学反思日记
写教学反思日记就是教学活动结束后,教师对教学全过程进行回顾,找出自身教学中存在的不足,经过反复分析,从而解决问题,并将这一过程记录下来。教学反思日记不仅可以是教师对自身教学中存在的疑虑的反思,并且还可以是对自身教学中比较有意义的部分进行记录,反思日记不要求多么的长,只要是教师自身所想,认识就行,可以是一篇文章,也可以是几句话的感想等等,通过写教学反思日记可以提高教师的反思能力,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水平[6]。
3.教师之间相互评课
教师间相互评课,也就是相互听课,将课堂教学内容及时记录下来并进行反馈的活动。传统的听课,教师仅仅只是记录教学的全过程,基本不会去评论,即使有些老师在听课时会进行评论,但是,这种评论也只是老师随手记下而已,并未及时向授课老师反馈,这种听课方式也只是属于形式活动。而幼儿教师间的相互听课,既包含听课的相关内容,还包含评价教学活动内容,并将各种评价及时向幼儿教师反馈,授课教师通过其他教师的评价,去反思自身教学行为,并加以改进,从而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利于幼儿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
结语
总而言之,幼儿教师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弄清反思的具体内容,正确认识自身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是提高幼儿教师反思能力的重要条件。幼儿园领导和管理者,需要积极发挥自身带头引导作用,认识到幼儿教师反思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定期举办教师之间的技能比赛,调动幼儿教师的反思意识,为他们提供各种培训机会,使他们可以在不断反思中完善自己,提高自身专业能力和水平,为推动幼儿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颜钰铃,周丽敏,张书铭.关于幼儿教师如何撰写教学反思[J].学前课程研究,2014(12):196-197.
[2]肖梁,刘伟平,赵顺海.关于幼儿教师的“反思性教学”分析[J].科普童话,2015(23):208-215.
[3]王丽莉,王麒麟,等.幼儿教师教育反思内容研究[J].学前课程研究,2018(11):98-103.
[4]张建辉,周丽敏.浅析培养幼儿教师教学反思能力提升教育水平[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6(15):56-63.
[5]洪秋月,刘爱军.探讨如何提高幼儿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J].新课程(小学),2015(10):321-324.
[6]张一江,朱平泰,等.捕捉实践的智慧——有效提升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实践研究[J].东方宝宝:保育与教育教学,2016(02):100-103.
作者简介:李敏(1978.5—),女,汉族,四川内江人,新疆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育科学学院讲师,教育学硕士,研究方向:学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