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在农村文化扶贫中的作用探析
2018-10-29凌云霞
凌云霞
摘 要:文化扶贫是我国精准扶贫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图书馆作为公益性质的文化服务机构,在扶贫过程中的重要性越来越显著。如何传播文化知识和信息,實现图书馆的社会教育功能,助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已经成为现代图书馆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研究内容。本文对图书馆在农村文化扶贫过程中的作用进行分析,并且对相应的扶贫策略进行探讨,旨在真正发挥图书馆的文化扶贫作用,实现精准扶贫目标。
关键词:图书馆 精准扶贫 文化扶贫 作用 对策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8)09-00-01
引言
扶贫工作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开展扶贫时,以前的扶贫主要是从经济角度着手,给贫困人口更多经济上的帮助与支持,随着我国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推进,文化建设工作也越来越重要,人们的精神生活匮乏带来的问题越来越多,所以从精神层面上着手对群众进行教育,开展文化扶贫工作具有更加重要的作用,可以从精神上、智力上、文化上给予群众更多的扶持。
一、文化扶贫的概念
文化扶贫指的是政府以及相关部门、社会组织创设文化平台,在贫困地区发展文化事业的过程,从文化以及精神层面上给贫困人口更多支持与帮助,从而不断提高贫困地区群众的科学文化水平、创造力和想象力,从根本上改善和促进经济文化发展,帮助人们彻底摆脱贫困。在文化扶贫工作中,图书馆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机构,图书馆是公益性质的文化服务机构,已经成为文化扶贫中的主要力量,图书馆可以传播文化、知识、信息,并且实现社会教育功能,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新时期积极开展对图书馆在农村文化扶贫工作中的定位的研究,提出全新的建设路径,对于图书馆的持续发展以及农村地区的文化扶贫工作的推进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图书馆在农村文化扶贫中的作用
1.图书馆为农村群众提供终身学习的场所
知识的学习是一个无止境的过程,由于贫困地区的人们接受教育的程度较低,所以导致他们的思想文化层次也比较低,对经济社会发展不利。图书馆的建设逐渐向农村倾斜,可以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良好的学习场所,引导农民群众积极组织起来进行学习。例如在农村地区开设农家书屋可以为农民提供十分便利的学习条件,农家书屋可以定期组织培训会,将农民集中起来学习,文化活动中心也可以定期开展读书会、分享会等活动,让农民群众在活动中学习。
2.为农村群众提供信息服务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应用,图书馆的信息化管理模式越来越成熟,而且信息化管理可以为人们提供更便捷的服务,促进图书馆的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例如农家书屋可以与图书馆加强联系与沟通,不断丰富农家书屋的文献资源,尤其是关于种植、养殖技术等方面的书籍,农民可以抽时间学习新技术,掌握新知识,并且将其用于农业生产过程中,以此提高农业生产水平,为农民改善生活条件提供重要的支持。
3.丰富农村群众的娱乐生活
图书馆也是人们阅读和放松的场所,可以给人们提供良好的舒适的阅读环境和文化氛围。新时期农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除了每天的生产活动之外,也需要一些精神上的食粮,而精神文明建设又是文化建设过程中的关键,图书馆可以为农民群众提供丰富的活动,比如诗歌朗诵、文学作品赏析、歌舞表演等,农家书屋应该要设置专门的管理人员,农家书屋管理员和图书馆馆员要经常保持沟通和交流,开展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开展信息推广服务,让农民学习更多新知识,丰富其文化生活。
三、图书馆在文化扶贫中的应用
1.开展多元化活动
多元化活动是图书馆开展文化扶贫的重要载体,在活动中可以实现寓教于乐的目的,并且还能通过各种活动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让他们真正参与到图书馆组织的活动中来,真正学会学习知识。例如峨眉山市图书馆曾率峨眉山市民间文艺家协会部分成员到九里镇就特色农村文化进行研讨和考察。因为当地的书画爱好者易树生开办了自己的工作室,为农民的书画展览提供了平台,随后图书馆着手建立农民画之乡,以九里镇为基地,进行示范推广,号召更多爱好书画的农民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并且为他们提供专业的培训,提高农民的形象思维、审美能力、文化素养等,让文艺真正从民间“开花”,并且对农民服务。再比如可以开展全民阅读推广活动,峨眉山市图书馆以“纪念世界诗歌日,推广全民阅读”为主题,联合峨眉山市文联、峨眉山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峨眉山市图书馆来到普兴乡仙牙村主办了“纪念世界诗歌日.推广全民阅读——峨眉山市文联文化下乡诗歌朗诵会”。召集了民间文艺爱好者一起深入到农村,和农民一起感受民间文化的魅力,民间文艺爱好者阅读自己比较喜欢的诗歌,其中还穿插了独唱、舞蹈、书画等现场表演,为山区的文化事业添上浓墨色彩。
2.积极加强农家书屋建设
农家书屋是农民学习的重要场所,也是图书馆基层农村地区开展文化服务的重要载体。图书馆应该要积极加强与农家书屋的对接,为农家书屋提供更加丰富的图书资源,并且帮助农家书屋不断完善信息化系统的建设,提高农家书屋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另外要积极加强对农家书屋工作人员的培训和教育,培训的内容包括图书的登记、编目、上架、借阅等,并进行结业考核,确保农家书屋管理人员可以对农家书屋管理工作产生更加明确的认知,不断提高农家书屋管理水平。
3.建立三农服务平台
图书馆的文化扶贫工作内涵丰富,不仅仅要为群众提供精神文化生活方面的支持,还要结合扶贫目标,真正开展群众教育,提高群众在农业生产、养殖等方面的技术水平。例如峨眉山市罗目镇郭坪村的主要产业为茶叶、脆红李果树,养殖业,在图书馆开展文化扶贫的过程中,应该要积极结合扶贫工作的任务与要求,建立三农服务平台,给农民宣传新型的产业发展模式,对各种果树种植以及养殖技术进行宣传和推广,并且积极对市场信息进行分析,给群众传递更多前沿信息,旨为贫困地区农民指明方向,促进当地产业发展。
综上所述,图书馆是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的重要场所,近年来在文化扶贫工作中的重要性也越来越显著。在图书馆的发展过程中应该要积极加强对其文化扶贫作用的认识,对图书馆进行重新定位,积极发挥图书馆的扶贫作用,实现精准扶贫目标。
参考文献
[1]王建民.农村精准扶贫战略下基层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J].图书馆学刊,2017(09)
[2]邱楠.图书馆与农村文化扶贫[J].科技信息,20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