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爱的天空飞过三只鸟
2018-10-29包利民
包利民
少年时曾有一阵子狂热地爱诗,看席慕容,看汪国真,许多诗都抄下来,并无病呻吟地模仿着写满了几个日记本。那时有好多伙伴一起喜欢着诗,在朴素的年代,我们经常聚在一起,讨论诗歌,或者大声诵读自己的作品。当时觉得,诗歌可能会是我一辈子的热爱。
我曾看过三幅很奇妙的画,三幅画的名字都叫“热爱”。
第一幅,一只火凤凰正飞过天空,身上烈焰飞腾,周围云蒸霞蔚,画的右上角有两个字:如火。这也许是热爱的第一个阶段吧。回想自己热爱诗歌的经历,果然是如火般热烈,那份炽热焚天煮海,一往无前。可是,不知何时,心里的那团火微弱下来,直至熄灭。仿佛曾经的痴迷是隔世的事,如今留下的,只是一些灰烬里的喟叹。
下象棋是大学毕业后疯狂的热爱,程度比当初爱诗歌有过之而无不及。我每天都去附近的公园里,埋头于树荫下的棋摊,和一些老者对弈。床头摆了许多棋谱,经常在灯光下打谱到黎明。即使走路的时候,头脑中都是各种开局和中局扭杀的盘面,而梦里也经常徘徊于楚河汉界,跃马横车。空闲时四处找高手切磋,仿佛天地都成棋局,人人都是棋子,而我成了俯视棋盘的局外人。
那份热爱经过了最初如火的热烈阶段,却没有像当年的诗歌般消散。在那两年悠然而缓慢的生活中,象棋成了一朵美丽的浪花,生动着每一个日子。沉静下来之后,棋艺反而增长很快,我也总去参加一些比赛,甚至有一段时间感觉到,象棋是生命里不可分割的。走過了火般的热情,也走过了水般的清澈与深沉,剩下的,就是一生的相守了吧。
只是没有想到,三年的热爱也会烟消云散。散在日复一日的奔波里,散在无数厚重堆积的压力里。再没有那样一份无瑕的心境,去承载那些无尘的热爱。
叫“热爱”的第二幅画,依然是一只鸟,却是从一条平静的大河里幻化而出的一只由水组成的鸟。画上的两个字是“如水”。想想,我已经走进了热爱的第二个阶段,却让生活掐断了源头,抑或我的心屈服于黯淡,让热爱断了根。所以经常不敢回首,怕水枯后那些干裂的河床,咬痛心底的流连。
到底有没有一种热爱是长久的呢?
我认识一位老者,一生嗜书如命。看了一辈子的书,虽然书并没有让他的生活有什么改变,他却每日与书相伴怡然自得。别人认为皓首穷经而无用,他却觉得心里的满足才是最大的用。后来知道,他对书的热爱所经过的历程和我差不多。
起初是痴迷得不行,就像我当年看那些小说,四处借书,只恨书少时间短。然后就是走出无忧的学生时代,在现实的生活中渐渐消磨了激情,而书依然相伴,作为一种缓冲,一个精神的后花园,放牧着疲惫的灵魂。
不走到最后,我们可能不会知道那种热爱是不是到了圆满,否则便一直是在过程中。读书之于我就是如此,一路走来,书是唯一行李。当许多的热爱消散,当最初的火被流年琐事扑灭,当中途的水被漫漫的世事尘埃凝固,书却一直在,不管怎样的境遇之中,书都是我的心灵憩息之地。我不知道自己会不会如那个老者,将一份热爱保持到最后。不过当我走过火的热烈、水的流深,对书的热爱却在慢慢地变成生命的一部分。
第三幅画,还是一只“鸟”。在一座山顶的悬崖上,一块巨石酷似雄鹰凌空,与大山一体,傲视天地。画上两个字是“如山”。热爱的最后一个阶段,就是如山般厚重,和大地融为一体,不移不动。我们的热爱,如果走过最初的心动而不放弃,就会渐渐成为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人说热爱是一年火,三年水,一辈子山。一生中能有一种这样的热爱,那么什么样的天空都会留下自己的痕迹。
编辑 乔可可 15251889157@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