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珩:国内和国外看吴冠中,有一个缝隙
2018-10-29采访撰文张维方
采访、撰文◆张维方
《吴冠中:文心与画境》
——新加坡国家美术馆纪念大师百岁冥诞
新加坡国家美术馆举办《吴冠中:文心与画境》展,以纪念出生于1919年的中国画家吴冠中的百岁冥诞。展览于2018年8月31日开幕,展至2019年9月29日。本次展览分为七个主题展区,展出将近50件画作,横跨吴冠中50年的艺术生涯。通过出自自家馆藏及重量级私人收藏的精选画作,首次综合探讨吴冠中绘画与文学之致用,揭示创作中反复出现的主题及其象征意义,引领访客品味大师的思想与绘画的表现。
吴冠中《奔流》 1988年 设色纸本 69×138.2cm 何其铿医生与夫人捐赠 新加坡国家美术馆收藏
蔡珩博士是新加坡国家美术馆的高级策展人,《吴冠中:文心与画境》联合策展人之一,拥有悉尼大学艺术史与艺术理论博士学位,同时也是一位主修水墨的艺术家。在此次采访中,蔡珩博士向我们介绍了《吴冠中:文心与画境》画展,以及吴冠中先生的艺术成就,让我们对吴冠中的艺术思想和绘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文字与作品互相印证
问:新加坡国家美术馆举办的这次吴冠中作品展为什么要以“吴冠中的文心和画境”为主题?
蔡珩:主要是因为我们一直在做吴冠中的展览和研究,这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我们以前已经做过那种综合的回顾性的大展览了,我们觉得应该继续往深入走。因为对于海外观众,特别是不了解吴冠中的艺术发展在中国大陆的整个环境的话,如果我们一直做回顾性的展览,是没办法让海外观众深入了解这个画家的创作的。此外,如果今后要策划中国的现代主义、亚洲的现代主义或者跟水墨有关的展览,现在可以先通过吴冠中这个个案让观众对更大的社会文化语境有深入的了解,对我们以后的展览也是有帮助的。另外,拿他的文字出来,谈到他自己的人生经历,谈到他自己对中西方艺术的看法,谈到他在中国环境中怎么思考和进行艺术创作等等,那么观众就比较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多一点,同样,也就可以延伸开来了解一个比较大的语境。
问:你们以何种方式探讨吴冠中绘画作品中文学的致用,如何让观众感受吴冠中的“文心”和“画境”?
蔡珩:虽然我们之前还算熟悉他的文章,可是要跟我们现有的收藏作品一起展出,建立一个文字和图像相关联的叙述和展览框架,还是需要花一些时间整理筛选他的文字。比如说他有一些作品的题材,他很明确的谈到他的一些创作主题的,那就容易找一些资料。那么还有一些是和他的创作观念有关系的文字,我们就要仔细筛选,看能不能为某一个展题提供一个清晰的,概括的叙述。
我整理了几点,第一点就是介绍他为什么回中国,为什么要致力于油画民族化的探索,我们从他的一些回忆录,讲到他回中国的一些选择。还有,他认为创作需要选择在本土环境发展,需要群众点头,专家鼓掌。从这个角度来讲,再选择一些他比较清晰的思考的文句,来体现他油画要本土化这个概念。这样就形成一个比较明确的展览主题。另外,他自己写过他为什么要选择“江南”这个主题,就从这个角度去选择文字,当然具体作品也需要去筛选。
吴冠中《青鱼丰收(二)》 1976年 水彩纸本38×53cm 陈俊辉藏品
还有,难度比较大的就是,我们比较熟悉他的文本和作品,但是对观众来讲,在完全不了解的情况下,你不能选一些太深入的,或者也不能选一些太抽象化的文字,这样很难帮助观众去了解作品。
我们是希望他的文字跟他的作品互相印证,而且比较有清晰阐释作用的,所以我们选了一些他讲自己的创作方法也好,讲他自己的艺术观点也好,表述清晰的,逻辑清楚的段落。当然,也会结合一些比较有情感性的,比较抽象一点的文句。这样的话,一方面观众能够从文字可以清楚理解展览的内容,另外一方面观众也不会觉得太枯燥,可以在看整个展览中时有一个情绪的代入和情感的体验。
他是一个重要的倡导者
吴冠中《伏》1990年 油画画布 99.5×99.5cm 画家捐赠 新加坡国家美术馆收藏
问:这次展览展出将近50件画作,横跨吴冠中50年的艺术生涯,这50年间,吴冠中的画作风格有哪些比较清晰的变化?
蔡珩:风格有变化,但创作理念没有改变。他的创作理念从他回国之后就是清晰的。风格变化就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当然也是受到了环境的影响。1949年以后的环境他不再画非写实的东西,当然这也是他自己的一个选择,他希望他的作品普通人也能看懂,所以当时的画是比较具象。七十年代开始,他画中国画之后,他的油画也相对更简练了。八十年代九十年代,他因为有更多机会去国外,可能也看到更多的抽象作品,所以他也进入了更加自由的创作。因为年纪越来越老了嘛,他也说过,到老了之后他无所谓束缚,无所谓什么形式,具象抽象都不是他关心的。那么到后期他的表达就非常自由了。
问:吴冠中的画作融合欧洲油画和中国水墨画,力求中国画的革新,这对当代中国画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有何价值?
蔡珩:应该把他放在那个时代看吧,因为八十年代初的环境中,他算是他们那代人里面有接受比较完整的西方现代主义教育且仅存下来的画家之一。因为很多都可能不在世了,有些人创作可能没有他那么多,有些在国外。
吴冠中《落红》 2007年 设色纸本 94.8×176 cm 画家捐赠 新加坡国家美术馆收藏
刚刚改革开放的时候,他是一个能够担当起代言人的角色,就是说,他可以介绍给后面的年轻的画家西方现代主义画到底是怎么回事情。另外,他是一个资深画家,他又比较了解西方,很多人在封闭的环境中第一次接触非具象的绘画时完全无法理解,那么他就可以作为一个桥梁的角色。而且他也是在老一代里面敢于发言的,当时他是一个很重要的倡导者,比如有:艺术能够独立自主地表达、应该学习西方现代艺术中有用的东西等观点。他是一个比较敢于做这样发声的人,这激励着很多后进者。
问:吴冠中与同时代艺术家相比,您认为他的特点是什么?
蔡珩:他的创作方法和画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画家还是有一些区别的。因为他是学现代主义出身的,所以他关注的不是写实主义、具象主义的一些技巧或表现方法。他在风景画创作中,对那种比较抽象的形式的理解和研究,多过对于呈现景色本身的兴趣。虽然他也在画具象作品,但是介入点不太一样。当然不是说没有他这样的画家,他在风景画上面,对颜色的理解,对笔触结构,他自己有自己一套处理方法,因此他的风景画有比较鲜明的个人风格,但是他又在保持一个平衡。他也没有像林风眠那样完全脱离写生的风格探索,他的画作还是在写生基础上的一种创作。
艺术没有对错之分
问:能不能请您谈谈对吴冠中晚年提出的“笔墨等于零”这一观点的看法?
吴冠中《水乡人家》 1985年 油画画布 43×51cm 刘钢、陈育收藏
吴冠中《五牛图(古韵新腔系列)》 1996年 油画画布 72×90.5cm 画家捐赠 新加坡国家美术馆收藏
蔡珩:“笔墨等于零”这句话,如果孤立地抽出来讲,就变成一句很有问题的话了。如果没有在他当时的文章和他当时的语境中分析,他的针对性你不知道,光一句话就说不清楚,也容易造成歧义。
他的观点就是,在传统跟创新之间,他很明确地支持创新。就是说,传统和创新在一个人的创作中产生矛盾,如果这个人创作被传统程式技法束缚了创新的话,他是绝对支持创新的,他这种思路其实是典型的受西方现代主义绘画影响的思路。他认为艺术是一个不断求变求新,不断突破的过程。能够留在艺术史上,都是跟过去不一样的,或是超越,或者是有针对性的一种变革。
因为中国画画家创作方法就是要临古,学习传统,然后才走向创新,或者走向个人风格。也不是没有创新,就是说他们的创作方法和思路是不一样的。很多中国画家的这种创作思路是“从过去看未来”,你要对过去了解越多越深,才能指导你确立你现在的位置,找到自己的方向。它们是两种不同的思路,两种思路的不同就决定了个人的学习方法、创作重点的不同。
其实研究传统很深,最终目的也是要找到自己的风格。吴冠中也从来没有说过不要去学传统,他也在传统中吸收很多东西。但就是重点在什么地方,他的创作思路决定了他有一个偏重点和倾向性。
两种方法没有所谓对错,艺术本没有对错之分,也有拟古而做到创新的,也有完全的反叛传统作出个人风格。就看画家个人的天赋秉性,机遇环境,个人的创造能力等等更适合是在哪一个方面。
国内和国外看吴冠中,有一个缝隙
问:2008年,89岁的吴冠中先生是出于什么样考虑将113件个人作品捐赠给新加坡国家美术馆?
蔡珩:根据过去的一些报道,吴冠中将作品捐给新加坡,是因为新加坡这个平台有中西方文化的汇流吧,所以他觉得可能这个平台接触的观众群比较多,因为这毕竟也是个国际平台。有华人背景,也有非华人背景,也有国际性的关注,他可能觉得这个平台可能会更加开放地看待他的作品。另外,他知道新加坡会建一个新的美术馆,而且有相当大的展示面积,而且他刚好是在他要捐赠的时间点上,所以可能会有几个因素一起的影响。
问:新加坡是怎么认识吴冠中的艺术价值?
吴冠中《伴侣》1989年 设色纸本 65.5×65.8cm 画家捐赠 新加坡国家美术馆收藏
蔡珩:国内看吴冠中和国外看吴冠中,它是有一个缝隙的。因为国外了解吴冠中的后期的水墨画比较多,但并不知道他首先是一个非常出色的油画家,而且在国外的语境中,可能吴冠中就是一个现代主义者,他的创作选择是对当时国内那种艺术体制的背离,就是可能是这样看的。在国内看吴冠中,可能又有其他一些争议了。
那么这个展览就比较强调通过他的文字解释他回国的艺术探索,以及他会选择要画具象的,或者要画风景。他这个过程不是这么简单化的对于体制的背离,就是认为他是对立也好,被迫也好。其实他也有在观念上认同的部分,比如说艺术源于生活,油画民族化等这些当时体制提倡的创作方针。其实这是他个人和体制之间互相妥协和互相渗透的一个过程,决定了他的创作方向。有很多是他自觉的选择,也有一些是受到限制,我们就是希望把画家的创作在相关的历史语境中比较立体多层次地呈现给观众,而不是一个很片面化的、简单化的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