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疆桑皮纸制作工艺传承策略

2018-10-29于福华王敏

新疆艺术 2018年3期
关键词:技艺符号文化遗产

□ 于福华 王敏

桑皮纸,古称“汉皮纸”,源于汉代。以桑树为加工原料,故称桑皮纸。其质地柔软,韧性较强,不但防虫蛀,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性,吸水性较强,而且在书写时不浸不退,易于保存和储存,是适合国画的上好纸质,有较强的经济实用性。桑皮纸的制作,以古法技艺制作形成了严谨科学的体系,具有独特的工艺价值。同时,桑皮纸历史悠久,被称为人类纸业的“活化石”,既是我国灿烂的造纸文明的见证,也承载着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这一技艺在2006年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桑皮纸制作工艺的传承与发展对我国、对人类的文明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在工业化、产品消费化、商业化高速发展的今天,这种精工细磨的传统桑皮纸制作工艺也处于传统技艺与现代工业的矛盾中面临着被边缘化的趋势。面对工业化、商品化,大众化为大趋势的当今社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越来越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事实上,“一带一路”倡议正是给了我们一个契机,作为“一带一路”核心区的新疆占有的优势地理位置为桑皮纸制作技艺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机遇。

一、传承价值意义

桑皮纸制作技艺是一种古法造纸技艺,其工序繁多,制作工艺精湛,具有较高的工艺价值。桑树皮用来作为造纸的原料是新疆人民的一大创举,桑皮纸的制作过程要经过砍桑枝、浸泡、剥皮、晾晒、蒸煮、捶捣、搅拌、发酵、过滤、浇纸入模、粗磨和揭纸的复杂系列过程。这一技艺形成了一套严密的、科学的体系,每一个过程凝结着民间劳动人民的创造和智慧。桑皮纸也具有较高的经济实用价值。2002年国家故宫大修使得桑皮纸的作用得以完全发挥,同时也让人们重新认识桑皮纸的作用。根据桑皮纸的柔软有韧性且易储存的特点,桑皮纸不仅可以作为国画载体,还可以用于书写、药食包装、制作雨伞、扇子、扎风筝等用途。

桑皮纸制作技艺具有历史文化价值。桑皮纸制作技艺有着千年历史,是一种较为古老的制作技艺。桑皮纸制作技艺实际上是一种承载意义的符号行为,它不是一个没有意义的“能指”,而是带有特定文化意义的“能指”和“所指”结合的符号。①这一符号行为凝结着一千年前中华民族劳动人民的劳动和智慧,也承载着中华文明灿烂的造纸文明,更重要的是它是一个活化石,见证了人类文明前进的脚步。桑皮纸制作工艺的每一个过程都是一个行为符号,这一符号承载着历史文化的信息,每一个过程都是古代民间智慧的结晶。因而传承和保护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我们国家甚至是人类文明都有重要的意义。同时,随着文明进程的发展这一古老技艺也逐渐面临着不适应当今的社会,它的保护和传承成为了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传承面临困境

新疆南疆地区桑皮纸制作过程

桑皮纸制作技艺的原始使得这项工艺不得不被工业化、商品化的市场经济所边替代,它的传承和发展面临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在生产方面,一方面知晓桑皮纸制作工艺的人很少,熟练掌握这项技艺的更是凤毛麟角,从事桑皮纸的从业人员和生产的规模也很小,难以抗衡工业化、商品化的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再加上,手工艺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遍存在着传承人的老化问题,对新一代传承人的培养也十分迫切。另一方面,桑皮纸制作技艺是一项传统的手工技艺,它的文化价值就在于它漫长繁复的手工制作过程,手工制作的速度漫长也就难以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传承无法从中获得更大的经济收益,也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无法继承和发扬这一文化传统。这就使得在市场占据话语权的情况下它就逐渐被竞争激烈的市场边缘化。当然正是手工造纸技艺的原理、文化传统,使得它具有着不能为工业造纸所替代的历史人文价值。

在产品市场方面,桑皮纸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因为市场需求的减少而退出了人们的生活。一方面,在造纸技术日益精细的现代,更多轻薄、廉价的纸张必定冲击着桑皮纸的市场,逐渐使得桑皮纸市场需求变得有限。同时,老龄化的传承人面对当今数字化、信息化的经济市场也显得力不从心,将桑皮纸文化传播出去也面临着传承人以及从事文化创意产业人员个人的综合能力的提高,其实更多的民间手工传承人对互联网、媒体等介质的应用知之甚少。另一方面桑皮纸文化的断层,桑皮纸制作技艺文化也是在近十几年才普遍受到了重视,曾经一度消失在人们视野中的桑皮纸在当今的社会的认知还是很有限的,很多消费者对这种纸张的了解还不是很多,这也是桑皮纸市场未能打开的原因之一。

三、传承开发策略

(一)以人为主体的传承

“社会、文化、时代这个文化构成的符号环境也在无时无刻地塑造着社会的每个个体,把动物的人成功地改造成了符号的人,每个人也就成了这个文化、社会、时代的符号,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了符号传播的媒介,个体的一颦一笑都呈现着符号雕刻的痕迹,散发着这个特定社会、文化、时代所特有的气息。”②人作为一种符号,不仅仅是传承的主体,也是传承的媒介,作为符号的人记载着桑皮纸制作技艺的文化,也传播着桑皮纸制作技艺。因而,桑皮纸制作技艺的传承就要从重视人的传承开始。恩格斯就指出:“历史并不是把人当做达到自己目的的工具来利用,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③

重视传承者,亲近传承人。传承人是携带桑皮纸制作文化的主要载体,他们不仅仅掌握了精湛的桑皮纸制作技艺的传统,更多的是在他们实践中保存着桑皮纸古老的历史文化积淀。在文化创意产业中还是要重视传承者的历史保护,可以做传承人口述史,丰富桑皮纸制作技艺的文化价值。传承人同样是文化信息的传播主体,同时,不能忽略传承人的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用以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需求。

注重对实用人才的培养、发展与传承并举,校园是文化传播的重要路径。一方面是中小学校园。中小学学生的非遗文化的培养十分重要,目前很多学校都在注重学生的文化培养,有的开设陶艺课程、有的开办剪纸兴趣班。桑皮纸制作工艺也同样可以亲近中小学校园,开设特色课程、课外兴趣班等。校园传承是一种纵深和横向传播文化的重要方式,可以让下一代从小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丰富青少年的文化生活,培养他们的兴趣。同时,也为民俗文化产业的传承与发展培养新人,为传承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奠定基础。与此同时,传承人与校园的合作互动中不仅可以得到经济的支持,实现传承人的精准脱贫,还可在这一良性互动中逐渐成长,不断优化自身,使之更好地传承传播非遗文化。另一方面,充分发挥高校优势资源。高校是对桑皮纸制作工艺文化进行深度开发,利用好高校教授、学者建立专门的研究所培训基地,从深度上广度上对桑皮纸制作工艺的传承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要充分发挥专家的作用,利用和借鉴已有的学术成果,深刻认识和展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各方面价值。面对现代市场经济的要求、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传承人才是必要的。现代社会离不开媒体的介入,离不开商业运作,对人才的美学、文化学等要求越来越重要。

在乌鲁木齐美术馆展出的桑皮纸上的中国画

(二)媒体主导下的传播策略

媒体在现代信息的传播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是“插入传播过程之中用以扩大并延伸信息送达的工具”。④媒体的使用既包括信息传播所用的所有工具,同时也包括拥有、使用和经营这些工具的组织结构。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中可用的媒体资源包括:图书、报纸、杂志、广告牌等平面媒体,广播、电影、电视等视听媒体,以及互联网、手机等数字媒体。媒体的使用要根据传播的内容以及传播的目的,因地制宜,合理规划,利用不同媒体的功用取长补短以达到理想的传播效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是一个全方位的、多层次的、复杂的体系。在媒体的利用方面需要科学合理的规划、安排以达到资源的有效配置。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还需要搭载官方机构和组织活动的便车进行宣传。国内或者国际的文化博览会就是一个很好的平台。

(三)将审美与功用融入现代生活

“大众并不是衡量文化工业的尺度,而是文化工业的意识形态,尽管文化产业自身如果不适应大众就基本上不可能存在”。⑤文化产业如果不能适应大众的需要就难以生存,而当今大众的日常生活日趋审美化,从建筑、服装设计、室内装潢、橱窗陈列、城市规划到图片修饰、包装设计、美容整形都体现着人们的生活在注重审美这一参考。在这种艺术和人们的生活界限变得日益模糊的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开发要逐渐适应当今社会的文化“大众消费”,适应当今日常生活日趋审美化的大众消费。想要将桑皮纸制作技艺的文化遗传传播就要在民众面前展示活生生的作品,桑皮纸作为这一技艺产品就需要开发其更大的价值,就需要和其他艺术融合,摄影作品和绘画就是其中的渠道之一。在2010年乌鲁木齐就已经举办了“桑穰问影”的展览,并在2011年也举办了“春雨工程”之“蓝靛金箔——中国画·桑皮纸绘画作品展”和“新疆礼物”风情国画作品展。这些作品在国内引起了较大的反响,这一成功的典范值得借鉴更值得加以推广和深入挖掘的。同时,产品还要兼顾实用价值才能更加贴近民众的实际生活。桑皮纸可制作与民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记事本、信纸、笔筒、挂历等。实用和审美的结合,对桑皮纸制作技艺的传播将会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总之,这一被称为人类纸业千年“活化石”的桑皮纸,它不仅承载着中华民族传统造纸工艺的诞生和发展,同时也是世界了解中国纸文化历史的窗口。近来,“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文化发展倡议给了我们提供了一个发展契机,但也是考验。我们需要紧跟时代,科学谨慎地走出一条传承创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之路。不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在的形态,而且让桑皮纸技艺既能承载传统和历史,也能在生产中实现它在当代的意义与价值。

注释:

①费尔迪南·德·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高名凯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100页。

②何华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研究——以女书为例》中国书籍出版社2013年版,第159页。

③(德)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18-119页。

④美施拉姆.波特:《传播学概论》陈亮译,新华出版社1984年版,第144页。

⑤转引自刘悦笛、许中云:《当代“审美泛化”的全息结构——从“审美日常生活化”到“日常生活审美化”》,《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7月第4期,第25页。

(本文图片由晏先提供)

猜你喜欢

技艺符号文化遗产
非遗技艺绒花的传承与创新
金属抬凿和錾刻技艺绽放苏州
琉璃灯工技艺的魅力与传承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学符号,比多少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符号的由来
郑庆章 把“弄虎”技艺传回大陆
Tough Nut to Cr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