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何以传世艺术文丛

2018-10-27王青云

中国美术 2018年3期
关键词:传世金城青藤

王青云

《何以传世艺术文丛》是中国美术出版总社期刊传媒集团于2017年策划推出的一套大型丛书。“何以传世”就是要揭示历代彪炳史册的艺术家的为人、为学、为艺,展现艺术巨擘的人格魅力、深厚学养与艺术造诣。

2017年初,中国美术出版总社期刊传媒集团成立。《中国美术》等刊物共同入驻“中央厨房”,在内容上集中采编、多个产品、多元发布,刊物质量大幅提升。其中,《中国美术》“专题”栏目,以传世艺术巨匠的个案研究为主要内容,吸收学界最新研究成果,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与热捧,当期刊物一度脱销。《何以传世艺术文丛》即以改版后《中国美术》的“专题”为基础,进一步完善、提纯,并增补了艺术家年表。各篇文章之间形成由外及内、由广入微、由浅入深的紧密结构,从而将历史人物立体呈现。丛书以史为鉴,语言平实,适合艺术界业内人士及广大艺术爱好者。

《何以传世艺术文丛》先以单行本面世,随着不断丰富,将按不同历史时段集结成套。2017年率先出版的是文丛第一辑中的前四本:《朽者不朽—陈师曾和他的时代》《家住苍烟落照间——陈半丁的艺术世界》《翰墨烟云——金城与京派画学社团》《青藤白阳作品的基因密码》。

《朽者不朽——陈师曾和他的时代》是丛书的开篇之作,以陈师曾为圆心,辐射出20世纪北京乃至全国艺坛新旧文化激烈碰撞的历史面貌。陈师曾(1876-1923),出身名门望族,祖父陈宝箴、父陈三立是中国近代史上的著名的改革家、学者,开明土绅。陈师曾深谙东西方的文化艺术,并坚守中国传统画学精髓。他的《文人画的价值》作为“传统派”的纲要,成为中国“现代性”多元选择中的代表文本之一,时至今日依然影响巨大。

与陈师曾同年出生的陈半丁(1876-1970),是另一位20世纪中国绘画史上的大家,而因其长寿历经了晚清、民国、抗战、解放战争、新中国各个时期。他年少时父母双亡,19岁去上海以拓图章为业,后结识吴昌硕、任伯年等海派大家,走上了从艺之路。1906年,陈半丁应邀北上,在京城以鬻书卖画为业,遂开“南风北渐”之潮流,与陈师曾、金城、周肇祥、齐白石等过从甚密。对于这样一位长寿画家,《家住苍烟落照间——陈半丁的艺术世界》以“精专”为主旨,兼顾全面,主要落墨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至抗战期间,对陈半丁前半生的“艺”与“游”进行集中深入地考察、研究。

与“二陈”同时期的金城(1878-1926),是另一位北京画坛举足轻重的人物。相比于学者型画家陈师曾与兼善多能的陈半丁,金城更凸显出其作为艺术管理者、策划人、经纪人的角色。1912年,金城发起并参与筹划北平古物陈列所,是中国现代博物馆的奠基人之一。1920年,金城与周肇祥等人筹办中国画学研究会,并联合陈师曾等人与日本传统画界共同举办“中日联合绘画展览”,对于推介京派传统画家起到了不可代替的重要作用。《翰墨烟云——金城与京派画学社团》即以此为切入点,通过金城所办艺术社团、展览、出版物以及其著述、作品展现他的艺术理念,钩沉出20世纪北京画坛的雪泥鸿爪。

《青藤白阳作品的基因密码》一书是对明代写意花鸟画的代表画家徐渭(号“青藤居士”)和陈淳(号“白阳山人”)作品的深度解读。书中系统收录国内各级公立美术馆所藏青藤白阳的代表作,如南京博物院藏徐渭《杂花图》卷、天津博物馆藏陈淳《罨画山图》卷,被坊间并称为“最好的徐渭与最好的陈淳”,配合国内一线学者的研究文章完美地呈现了两人艺术创作的发展脉络及各自登峰造极之处。明中期以降,“吴门画派”兴起,在文人畫复兴的影响下,写意花鸟之风大开。徐渭、陈淳在南唐“在野”花鸟画——北宋“尚意之风”——元代“逸笔草草”的语言基础上,进一步追求笔墨情趣,强调表现对象与艺术家主体精神的统一,形成强烈的时代特色,被后人合誉为“青藤白阳”。

《师古还是创新——赵孟頫的艺术与时代》与《水中盐——文化艺术视角下的王国维》与上述四本同属《文丛》第一辑中,目前正在策划编辑当中,预计在今年晚些时候和读者见面。

猜你喜欢

传世金城青藤
“追寻金城记忆,书写兰州芳华”
豆腐是怎么来的?
金城小学学生教师节为老师献花
聪明的猴妈妈
聪明的猴妈妈
一刀传世 无处不充值
等 待
花嫁良缘
回归祖国的五牛图
生命中的“青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