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为中心”教学与创意的实现
2018-10-27谢天晓
谢天晓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日本武藏野美术大学的课程规划、培养方式、教学空间安排、授课内容与辅导方式等教学因素,反思自身的设计教学不能更好地解决学生创意落地的教学弊端,旨在“抛砖引玉”,引发教师在引导学生设计落地方面的教學思考。
【关键词】设计教学研究 课程设计 创意实现
在日本院校的产品设计专业中,无论从解决生活问题、跨专业共通设计、空间与物的关系、传承创新工艺等角度去制定人才培养目标,还是立足于高新科技、时尚与服饰、生活日用等方面进行教学与研究,始终强调的一点就是“不能只停留在概念上,而要造出‘物”。但对造“物”的理解,并非是“为了做桌子而设计桌子”这样的简单思维。在教学引导方面,设计的核心仍旧是围绕着认识问题、空间、形态,并通过技术来解决问题。从授课的基本形式看,日本院校的课堂与中国大部分设计专业课堂无异。均是由教师先整体传授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向学生宣布课题任务;在之后的每次课程中与学生一起讨论,为其下一步工作提出调整意见,推动学生的设计顺利进行;最终将逐渐完善的作品进行展示并给予综合点评。然而,在看似一样的形式中,日本院校的具体方式则更贴近“以学生为中心”。本文参考了武藏野美术大学工艺与工业设计学科的课程规划、教学资源分配、授课内容与辅导方式等方面,以室内元素设计课程为例,阐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以及其对学生创意的落地产生的影响。
一、课程的整体规划
(一)课程的教学计划
室内元素设计课程的教学事宜,完全由该方向的责任教授规划与落实。教授在开课前一个月左右,按专业需要制作课程时间表,细化到什么阶段由哪几位教员完成什么事情。在设计好此表之后,教助联系相关人员,以确定具体的时间与地点,并对课程中阶段性总结的日子(设计的公开发布)、节假日进行明确的标注,制作成学生用表,并在上一门课程结束时发给学生。
学生事先并不知道什么时间上什么课,这一点与中国的设计院校有很大不同。每个专业宏观的培养目标与教学计划,是由校级学术委员会经过多年不断的集体讨论得出的框架。这个内容作为指导性文件,经久流传,极少改动。再由该学科的责任教授依此来制定专业课程的细化内容,有效避免了不同课程交叉内容的重复学习与学习空缺。教授在规划每门课程的过程中,结合该班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从整体教学体系入手去考虑课程细节,以及其与前后课程之间的联系。在为此课程组建专门的教学团队时,站在最大限度地为每一名学生服务的角度,把握课程的关键节点,避免学生的创意出现“迷途”状态。学生亦可根据此可视化表格,明确此课程期间的任务,并根据个人情况细化自己的具体安排,更有利于设计实现的推进。
(二)课程的目的与要求
室内元素设计是工艺与工业设计学科室内设计方向在三年级上学期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表面看似乎并非产品设计方向的课程,但最后的设计成果却全部是1:1的真实家具。此课程的内容是:先借来五本书,再设想—个室内空间,在这个空间中思考放置这些书的室内元素;成品需按真实比例制作出来;可自由选择制作材料,但不能做成艺术装置。课程要求是以“书”为题材,通过思考物在空间中存在的状态,进而思考人、物与空间之间的关系,理解并创造室内空间中产品的形态。
从上述信息中可以看到,课程主旨是引导学生在解决看书、放书的问题中认识空间。从自设的空间中,抽取不同人看书的目的、取书的动作、放书的习惯等信息,将抽象空间中人与物的关系逐渐具象化,形成一个可以满足需求的形态,并通过适合的材料选择,使人在这个空间中与书的互动变得更为有趣。不同的人、不同的空间、不同的书中内容、书的不同尺寸、不同数量……这些变数的存在,都是可以启发创意的关键。这样的引导,让学生站在不同的角度重新认识物,彻底革新了之前的固有认识。“按实际尺寸实际材料制作模型”的要求,使学生始终有一个“最终要造出物”的意识,并能从自己擅长的、可控的工艺技术角度,帮助自己明确产品的形态。
(三)教学团队的设置
为了更全面地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设计实践类的课程往往并非一名教师承担。与中国的很多院校不同的是,每门课程均会根据需要,建设不同的教师团队。且课程的教学主力,是该方向的责任教授,以及在该课题方面有更多实战经验的一线设计师(外聘的特别讲师)。责任教授,对这个设计方向的教学有着资深的经验和绝佳的掌控力;特别讲师,将教学与现实需要紧密连接。除了把握设计思路的教员外,团队中往往还有专门的制图人员、技术人员、跨专业的设计师等。这些讲师大部分也是该专业的外聘教师,会从各自的专业角度对学生的思路给出意见。这样的安排,不450各个方面解决了学生遇到的问题,更有效避免了某一研究方向教师单独指导学生的片面性。
从课程的整体规划与教学团队的设置中,可以感受到该专业是以培养学生认识世界的方式与解决问题的思维为主,在这个过程中通过辅助的技术实现自己的设计。这样的教学设定,也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了设计师同制图员之间的区别与关系。更为重要的是,无论是对设计思路的指导还是对实现技术的指导,无论是责任教授还是特别讲师,教师始终是站在倾听者、引导人员的角度给予意见,给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空间,也对其设计思路的养成起到了更有效的辅助作用。
二、授课地点与设计的培养
(一)教室安排与思维的培养
为了更有效地利用空间,中国的很多设计专业取消了学生的专属教室。但此方式带来的新问题,就是不便于学生在课余时段继续研究,以及同学、前后辈之间必要的交流减少了。武藏美的工艺与工业设计学科,将仅有的两间大教室分为了多功能教室与学生研究室,在空间紧张情况下巧妙地解决了上述问题。多功能教室平时可以用隔断墙分割成两问小教室,承担这个专业所有年级所有课程的授课、课堂讨论、作品发布的任务。同专业不同年级的课程展览,均在这两件小教室完成,紧挨着学生研究室,常常成为学生问的话题重点。学生研究室的氛围相对轻松了很多,这里容纳了这个方向所有的本科生与研究生,每名学生有其专属的位置。在这个不同年级共同使用的空间里,每人拥有一张160cm×80cm的桌面、一把转椅,学生可以自己布置规划这一小块私人研究空间。这块小空间是学生所有课题的总根据地,自己常用的工具、正在进行的模型研究、上一个课题的思路与草图……都放置在自己随手可得的地方。不同年级的“混居”,便于年龄差距不大的前后辈之间互相学习与交流。相比与老师进行的讨论,这样的氛围更加轻松,观点的碰撞更有利于思维的发散。
(二)机房工房与技能的培养
在中国的大部分设计院校中,无论是制图与效果图表现方面的课程,还是材料工艺类的课程,大部分为单独授课的形式。而武藏美的室内设计专业的整个教学体系中,则将电脑制图与制造技术方面的内容,融入了每一个设计课题当中。当设计进展到形態研究的阶段时,会教授相应的电脑辅助设计内容,授课地点也转向了学校的电脑机房。教师仅对软件的基本菜单与工具进行讲解,学生使用软件直接制作自己思考的形态,在遇到问题时请老师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这时的软件学习,有效地利用机房调动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对软件的掌握也更为扎实。
在工艺与工业设计学科的一年级、二年级基础通识课程中,包含有如何安全操作机器的实践,内容涉及现有工房的常见造物方式。在学生进入细化的专业方向后,便不再单独开设工艺技术方面的课程,而是在设计实践课程中根据需要分别解决相关问题。在课程中期,即设计进展到模型研究阶段时,学生可提前与相关工房的管理员预约。在制作过程中,学生带着实际的技术问题向工艺老师咨询讨教。通过此方式,刺激了学生对相关技术的灵活运用,学生在逐步落地自己的创意时,对结构、材料、制造工艺的理解也更加透彻。另外,任何一个工房对全校实行预约开放的制度,能保证任何一名有需要的学生的使用,以帮助学生便利地将自己的种种设想通过具象的立体形态呈现出来。这些便利的条件一环紧扣一环,使每一名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特殊情况,制定专属于自己的设计方式,并带着充分的自信将创意实现出来。
三、授课内容与辅导方式
(一)认识课题阶段
以室内设计元素课程为例,这个阶段占整个课程的2/7时间,总共有四次授课。课程一开始,是被称为“orientation(定位)”的基础知识传授,学生们以教师为中心围坐在一起,责任教授宣布并讲解课题内容与要求。学生根据对课题的感性理解,进行调查研究和想法总结,逐渐从一片空白中找到一个抽象的点,这是他们此方面认知的起点。
下一步,作为行业一线设计师的特别讲师会与学生们一起讨论。在了解学生的基本认知之后,才通过幻灯演示的形式,为大家传授“室内元素”方面的理论知识,并在期间穿插回答学生在讨论时提出的各种疑问。此方式的优势在于,学生在建立了自己的理解后再思考前人的总结,易于将碎片化的认知与抽象的理论联系在一起,便于其明确思考方向和下一步的工作。
在后面的讨论课程中,学生需提出较为明确的研究方向与思路,并与教授单独讨论。有的从逻辑入手建立了概念框架图,有的从形态入手做出了简单的草模型,有的从材料特性入手拿来了样本,也有的一边画一边说表达自己的感性想法。这些都是不同的设计入手点,讨论的重点即帮助学生梳理信息,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这些问题,并给出相应的引导。经过教授与学生共同分析之后,哪些与课题联系更紧密,哪些比较易于实现,哪些能引发更多的联想……学生也有了较清晰的思路。
经过两天的信息整理,学生持设计草图、草模型、调查研究的素材与文献、拼贴素材本(collage)等,在公开场合发布自己的设计思路。主要是陈述对课题的理解、入手点、预期的创新点、存在的问题等。责任教授与特别讲师一起讲评,在避免了片面性的同时,相互思想的碰撞更能帮助学生打开思路,并明确下一步的发展方向。
学生在这样反复调研、讨论、总结的过程中,明白了设计思维的基本规律,即从各种琐碎的信息中归纳总结出几个点,从这些点中扩散寻找更有效的信息,再去梳理归纳总结……在如此发散、归纳、再发散、再归纳的过程中,就实现了形态上的从抽象到具象。
(二)由思路到实现的衔接阶段
这个设计从思路到实现的衔接阶段,是设计创意落地的关键。它占据了课程时间的2/7,由三次讨论课、两次电脑三维制图(3DCG)课程和一次成果发布构成。在课程要求中,明确指出了这个阶段要导出的“物”:真实比例的研究模型、能清楚表述物与空间关系的图或模型、三视图、A2尺寸的讲解展板(至少一张)o此次的成果发布,学生要通过上述成果对设计进行立体直观的讲解。在三次讨论课中,师生之间共同推进设计进展,并保证产品的预期效果。学生经历了上一阶段后,基本已经明确了自己的任务与方法。经过思考与制作后,随技术实现方面的特别讲师一起,对设计的实现手段进行讨论。电脑三维制图方面的课程跟进,能帮助学生在虚拟空间中认识和调整立体的形态。此时的制图、模型制作,初步确定了产品的具象形态。
以往我们的教学中容易出现设计只能停留在纸上,无法落地的问题。这往往是因为在具象形态的过程中,脱离了现实材料特性与工艺技术的限制。武藏美在这个阶段的教学中,适时引入技术方面的讲师,不仅将学生的想法直接与现实挂钩,也会在设计发展的意见上“牵制”老师,避免过于理想化的引导。在上一个阶段,学生思考了空间与人、物的关系,并根据使用方式产生了大致的形态。在这个阶段的思考中,学生要完成的是围绕着现实材料与工艺细节去调整细化形态。这些有细节的形态是完全可以实现的,这些细节有的也会慢慢发展成设计的亮点。这样的设计亮点,并非散在思维当中的琐碎的点,而是长在最终形态当中不可分割的一个“器官”。
(三)设计落地阶段
整个课程到这个阶段已经度过了一多半的时间,在剩下的三周中,除了每周一次的讨论、电脑制图课程,剩下的全部都是在工房进行样品制作。由于此阶段仍有很多细节需要推敲与调整,因此这个阶段的讨论由教授与技术实施讲师来引导。随着一次次的师生讨论,学生的设计逐渐完善。无论是使用便利与形态的调整、连接结构的推敲还是对材料工艺的试验,此阶段都是在原尺寸的模型当中进行。
课程进展到这个过程时,学生眼看着自己的创意一步步亲自实现,积极性都很高。对如何能更巧妙地完成每一个细节,学生也会自觉地做各种相关试验。在遇到挫折时,指导教师组、工房的助教、教室的前后辈都会站在其设计的角度上给予帮助,这也增加了其最终制作完成的信心。由于自始至终都以原尺寸大小往下推进,有效避免了头脑对空间形态的误读,在课程结束时便水到渠成地导出了可以直接使用的产品。
(四)展示与讲评阶段
展示与讲评是这门课的收尾,学生在事先腾空的教室中模拟实际环境,将自己的最终作品布置展示出来。这间教室此时会开启展厅模式,射灯、展台、挂钩等辅助设备也为每一件作品尽量提供最理想的展示效果,作品一般在此教室中陈列一周。展览首日,学生通过展品、展板、三视图,讲解自己的设计思路,参与讲评的教师组主要为把握全局的责任教授与特别讲师。教师此时更多的是从发掘设计亮点的角度鼓励每名学生,并提出继续改进的意见。之后,教师组从创意的趣味性、可实施性、对空间中形态的认知等角度给作品打分。
这个环节给了学生一个表现自我的空间,当一切布置妥当的时候,成果比自己刚刚完成时更要闪光。教师鼓励性的评价以及讲评后对公众的开放,都增加了学生的成就感与继续前行的信心。在此过程中,学生回顾自己的学习历程,也逐渐明确了作为设计师的工作与责任。
四、对我们的启发
日本的教学方式,表面看似乎与我们类似,但却因细节的不同,使他们更能将创意与技术融合在一起转化成生产力。从上述内容中的种种细节,可以看到这其中的每个环节都是环环相扣,“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反思我们的设计教学,虽然始终在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但在实际授课过程中,任课教师会不自觉地将自己的主观意识强加给学生,甚至有些学生不去分析问题,却根据老师的喜好做设计。我们需要强调站在学生的角度上,引导其产生自己的创意,并帮助学生解决实现的问题。在创意落地的过程中,我们需要鼓励学生多动手制作,通过研究材料、结构与工艺找到自己的途径。
以上仅是笔者站在自己产品设计教学的弊端,对比室内元素设计课程的一些感想。特别感谢武藏野美术大学工艺与工业设计学科室内设计方向的责任教授伊藤真一先生,他提供给了笔者这样一个深入学习的机会和相关的学习资料。希望此文可以抛砖引玉,为设计教学的改革做出一点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