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化学实验中如何做好环境保护

2018-10-26周志宏

甘肃教育 2018年19期
关键词:化学教学环境保护实验

周志宏

【关键词】 化学教学;实验;环境保护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19—0120—01

全球气候变暖、大气污染、沙尘暴、雾霾等极端天气正在影响、威胁着全人类。环境保护问题已经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习总书记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可是我们中学化学实验室几乎每天都在排放污染物,虽然量少,但成分复杂,积少成多,不容忽视。那么,在中学化学实验中如何做好环境保护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做起。

一、加强实验室管理是保护环境的基础

1.严格执行各项实验室管理制度。做好实验前准备工作,将实验所需仪器、药品准备齐全,以保证实验能顺利进行。实验中做好实验记录,对实验产物做好回收处理等。

2.严格管理实验室药品。严禁学生将药品带出实验室,严防擅自使用处理,以免对学生造成人身伤害或对环境造成污染。如在初三化学“酸的性质”实验时。有的学生出于好奇会偷偷拿出一些H2SO4、HNO3看他们是否与Cu反应,或在实验室中自己做这个实验,而H2SO4、HNO3是强酸,对皮肤有强烈的腐蚀性,而且Cu与HNO3进行反应时,产生的NO2是一种有毒气体,对人的呼吸器官有强烈的刺激作用,是大气污染的重要污染源,也是形成光化学烟雾的元凶之一。

3.教育学生节约资源从点滴做起。即使一根火柴,也不能浪费。随着打火机的普及,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用到火柴的地方很少,而火柴又是实验室必备用具,所以有的学生就会利用上实验课的机会,将划火柴当成玩游戏,觉得很好玩。火柴头主要是由氧化剂(KClO3)、易燃物(如硫等)和黏合剂等组成,火柴盒侧面主要是由红磷、三硫化二锑、黏合剂组成,当划火柴时,火柴头和火柴盒侧面摩擦放出的热量使KClO3发生分解反应,引起火柴头上易燃物(如硫)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二氧化硫等有害物质。

二、改进实验方法是保护环境的关键

1.规范实验操作。初中化学实验要求学生做到基本操作规范,实验中动作准确、操作熟练。可是在分组实验中,仍然有一部分学生贪多贪玩,药品随意取用,剩余药品及产物任意丢弃,致使有毒有害气体泄漏、实验室环境污染严重,甚至无法正常进行学生分组实验。这就要求同学们在做实验时一定要严格遵照操作流程,按顺序操作。如实验装置要合理配置,气体发生装置要先检验气密性;要严格按规定用量取用药品,剩余的药品和实验产物不能随意丢弃,要放入指定的容器中等。教师在演示实验中要起到示范作用,对有危险性的实验,如氢气的爆炸实验,要特别谨慎细心,要用塑料盒做爆炸装置,必要时要带上护目镜,要让学生学到规范的操作技术,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2.实验药品定量化。 初中化学实验中大部分的实验药品用量都未明确指出限量,多用“少量”、“适量”、“盖满试管底部”等笼统的描述,学生很难把握药品的实际用量,如果规定了药品用量和浓度,既方便教师施教、学生操作, 又节省药品减少污染,还能培养学生严谨的实验态度和科学的实验方法。如,硫(或磷)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用硫粉(或红磷)0.1g左右就能达到实验效果。所以将实验药品定量化,是减少环境污染的重要保證。

3.改进实验装置。化学实验过程中总是伴随物质生成,这些产物中许多是有毒或有害物质,都会造成环境污染。教材上设计的实验,是为教学现象明显而设计,大多数实验产物有危害性。因此,在不影响实验效果的前提下,我们应尽量改进实验装置和方法,这样既能达到实验效果,又能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如,制取氢气及氢气性质实验中,我们用简易装置代替启普发生器,就可以减少锌粒和稀硫酸的用量,从而减少废液对环境的污染。

三、废物回收处理是环境保护的重要措施

中学化学实验废弃物一般由酸、碱、盐及金属单质组成,在实验教学中把实验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既可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又使学生学到实用技术,还可以节约资源、变废为宝。如,某些不能直接利用的有毒物质可用化学方法进行妥善处理,CO还原CuO实验中残余的CO可以燃烧掉;制取H2时废酸液可用石灰水中和后排放;破碎的温度计中洒落的金属汞可用硫磺处理。某些废弃物经处理后可变废为宝,如利用废铁屑和废硫酸可制取硫酸亚铁溶液;利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残留固体可用做氯酸钾分解制取氧气的催化剂。

总之,在中学化学实验中,我们既要保证实验效果,又要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尽可能地节约药品、减少浪费,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编辑:张 昀

猜你喜欢

化学教学环境保护实验
环境保护
做个怪怪长实验
基于环境保护的城市污水处理
浅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化学探究性学习方式的构建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NO与NO2相互转化实验的改进
实践十号上的19项实验
新《环境保护法》解读
不要恢复,要重建——未来自然环境保护之路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