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星村纪事
2018-10-26谢晓军
谢晓军
你离百姓越近,百姓也才离你越近,你把百姓装心里,百姓才会把你放心上。只有真正和百姓走到一起、融到一起,才能看到他们的真实生活,听到他们的真切心声。
宜兴市徐舍镇联星村是我和无锡市公安局挂钩联系的经济薄弱村。从2016年8月第一次到村里走访调研算起,我已多次来到这里。每次与村民在一起,心里就充满力量,每当走到田间地头,总有一种回到家的踏实感。
一个多小时的车程,我们便到了联星村。在干净整洁的乡道两旁,数千亩藕田一眼望不到尽头。秋风起,莲藕肥,上午的联星村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初秋时节的莲藕已经成熟,村民们正兴高采烈地从水里挖起一节节色白如雪的莲藕,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一)
呼吸着农村清新的空气,让人心旷神怡。眼前这一幕丰收场景,让我不禁想起前年刚来时,这里还是一片连年内涝、粮食欠收的经济洼地。那时候,村里的百姓们眉头紧锁,为生计犯愁。
联星村是江苏最大、地势最低的万亩圩区,由于连年涝灾,人均年收入不足万元,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前年七月份的持续暴雨,更是雪上加霜,6000多亩粮田一夜间成了“泽国水乡”。结对帮扶、脱贫攻坚的担子,落在了我们的肩上。
脱贫攻坚,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关键看是否用心。为推动经济薄弱村脱贫致富,无锡市公安局与联星村结对帮扶共建,深入摸排问题,找准对策。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无锡市公安局瞄准联星村地势低洼的特点,在去年帮助引进了一家浙江農企。通过土地流转,发展莲藕种植,逐步让这个昔日的经济薄弱村走上脱贫致富的康庄道。
在乡道的路边,我遇到了村支书王俊。看到我,他十分热情地迎了上来,犹如迎接来家里串门的亲戚。
“自从局里和我们村结成了亲戚,民警三天两头往村里走,和我们一同寻找解决办法,让我们更有信心建好自己的家园。去年村里莲藕种植流转了4000亩土地,今年又流转了1500亩,大家的干劲都足得很。”看着路两旁莲藕丰收的热闹场景,王书记和我讲起了集体土地流转给村民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
“去年,联星村成立了集体土地流转合作社,第一期流转了4000亩土地,专门开展莲藕种植。村民土地流转收入翻了一番,增加村级财政收入约90万元。同时,为解决村里留守人员的就业问题,我们还建立了农村劳动力合作社。今天在田间劳作的村民就有本村及邻村的剩余劳动力,在种藕、收藕、除草时打打零工。这样一来,村民的流转收入增加了,劳动力闲置的问题也解决了。”
“村民周继根就尝到了甜头。5年前,他患上了腰椎间盘突出,无法下地劳作,只能把田地抛荒。现在,通过土地流转等方式一年就能拿到7000多元。种了一辈子地的他对我说:‘过去村里地势低洼,粮食产量不高,很多人年纪也大了,做不动了。现在村里能把土地流转掉,既有流转款,又可以空出来做做零工增加收入,真是好啊。”
(二)
走在乡间小道上,风吹荷叶,绿浪翻转,远处的村庄在千亩荷塘的映照下显得诗意十足,在环境优化的同时,种植粮食的深水区也变成了种植莲藕的蓄水池。
在荷塘边有不少游客正拍照留影,美丽的风景定格在一个个瞬间。村里的干部说,今年村里扩大面积种植了一批观赏荷花花种,明年还准备在村头散落的沟渠都种植观赏荷花,以此吸引城里游客,增加村民的收入。和王书记简单交谈后,我请他带我到村里转一转,看看联星村的新变化。
改建后的联星村,有着优美的田园风光、宽敞的村间小道和淳朴的农家生态。走到一处健身广场,我恍惚间感觉似曾相识,询问后才得知,这里就是去年我和村民座谈的东夹浜广场。在无锡市公安局的援助下,原来破旧废弃的仓库和高低不平的水泥地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焕然一新、设施齐全的健身广场。村民们有的三五成群用器材健身,有的还在热络地聊天,一片热闹和谐的景象。
我上前和一位正在健身、精神矍铄的大爷聊起来。他告诉我们,以前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显得单调贫乏,现在好了,走出家门就可以锻炼身体、活动活动筋骨,累了还可以在广场和大家拉拉家常,不仅生活环境改善了,也让邻里关系更加和谐了。
“如今,这片广场解决了村里老百姓没地方健身锻炼的苦恼,已经成为村民经常健身、跳舞、打球的地方,有了这片广场,村民们别提多高兴了。”王书记告诉我。
(三)
村里经济发展了,大部分村民生活改善了,我们还要更多关注那些因病致贫、因涝受灾的百姓,让最急需帮助的人感受到温暖,带动“少数人”改善生活,不让一个人掉队。
贫困户生活情况的改善一直是我心头牵挂的事情。我来到村民小陈家中,了解他还有哪些困难。小陈正值壮年,但由于父亲、女儿均患有恶性肿瘤,只能辞去工作照顾他们,这让本来就不富裕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看到我们来慰问,小陈不住地道谢,言语间流露出淳朴与敦厚。我勉励他一定要坚持对生活的信心,保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并嘱咐镇村干部落实好医疗救助脱贫政策,加大慈善救助帮扶力度,使他们得到有效的医疗保障,尽早摆脱生活的困难。
离开小陈家,我径直来到村委会,和村干部、村民代表们一起座谈,大家积极为加快莲藕深加工产业发展、发展特色乡村旅游等脱贫关键环节出谋划策。如何促进本村本土人才回流,鼓励民营企业家、高校毕业生返乡到村工作;如何大力推进农业与旅游休闲、文化体验、健康养生等深度融合,让田园变公园、农房变客房、劳作变体验,丰富创新农村一二三产业;如何进一步加强对农村贫困人员的精准帮扶,利用各种资源有效对接贫困对象……一个个高质量的建议让我看到村干部和村民做事干事的精气神,令人鼓舞、给人信心、让人振奋。
走出村委会,不知不觉天色渐暗,道路两边整齐划一的路灯照射出明亮的光。一路走来,往日薄弱的基础设施明显改善,不仅路灯亮起来了,治安探头纷纷竖起来了,路口减速带和标志牌也都安装好了……
悠闲散步的村民迎面走来,一位村民正在感慨,“以前没有路灯、标志牌,一入夜就到处漆黑一片,大家都不敢出门,如今走在亮堂的道路上,就算是深夜也不怕”。
王书记对我说,“在无锡市公安局的支持帮助下,现在村里的环境明显得到改善,各项基础设施都比以前好了,晚上去哪里都是亮堂堂的,村民出行也更安全更便捷”。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这句话是对脱贫攻坚工程的最佳诠释。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激发内生动力、增强发展能力才是脱贫致富的最佳选择。
(作者系中共无锡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市政府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
农业产业结构調整的思考
张大伟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不是新话题,但一直是基层干群的热门话题,特别是在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已成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一环。偶然的机会,我接触到了三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参与者,他们的经历让我印象深刻,也引发了我的一些思考。
一位是乡镇党委书记,主政的乡镇去年是县里的全面先进,个人各种奖励加起来足有“两只手”。除了工业招商引资项目完成较好外,主要得益于他们的农业产业化项目。他所在的乡镇原来有个4万头规模的养猪场,以前老是为了猪粪污染的事情发愁,曾被环保部门处罚过多次。乡镇和养猪场想了不少办法,最终通过乡镇的撮合,养猪场成功流转了所在村的2000亩地种油桃。养猪场的猪粪通过处理后当作桃树的肥料,不再施化肥,无公害品牌帮助油桃卖出了高价格,同时养猪场也减少了外地处理猪粪的运输成本,还附带解决了村里部分百姓的就业问题。通过此举,乡镇完成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任务,养猪场靠循环农业提高了效益,村里群众增加了收入,可谓你好我好大家好,三好合一好。
另一位也是乡镇的主要领导,但是他的状况不如前一位,天天胆战心惊,深怕农业结构调整项目出纰漏。因为上面有要求,每个乡镇都要有一个千亩以上成方成片、单一品种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项目。他们乡镇里仅有一些果树,但是一直苦于找不到大户来承包经营,迫于上面任务的压力,他们开出了绝对的优惠条件--不仅免去果园三年租金,而且扩建的果树苗费用也由乡镇代垫,待大户盈利后返还。最终果园是有人来承租了,但是从果园目前经营的情况看,不是太理想。他作为乡镇主要领导,如果三年内这个大户跑路了,不仅政绩没了,乡镇代垫费用也没了。
还有一位是一名小有成就的外出务工者,在外奋斗了十几年,攒了一些钱,后经老家村干部的劝说和相关“扶持政策”的吸引,返乡流转土地搞规模种植。先是让种植西红柿,说这是高效作物,市场价格一直不低,结果赶上阴雨天气和市场不好,亏了好几万。后来乡镇和村里又鼓励他带领群众种草莓,说这可以搞采摘,生意不愁,但是由于没有技术和经验不足,还是继续亏损。他说,如果再亏本,就没有钱发工人工资了,只能改种“一稻一麦”以求保本了,等租期一到就退掉。
这就是三个人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之路。对如何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我没有太多的发言权,但是从他们的经历中,有了这么几点感受。
第一点感受,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不调不行。有人说,要想致富农民,就要不断减少靠零散种植“一稻一麦”生活的农民。我想,无论是从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打造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发展新格局”等宏观政策导向来看,还是从传统种植的利润微薄(“一稻一麦”亩均净收入约1000元左右)、一些镇村成功转型等微观实践要求来看,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都是刻不容缓、不调不行的,这一点大家都有共识。从实际来看,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成功的地方不少,但是相当一部分不能算成功,成功率总体偏低的现状倒逼我们要深入思考其内在原因。我想,这里面关键一条就是没有内生动力。老百姓没有资金和技术,惧怕市场风险,宁愿外出打工,不愿在家种地,没有积极性;乡镇更钟爱工业项目的税收和奖励,不是上面逼着搞,没人想搞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没有积极性;一些大户虽然有技术有资金,但是也担心劳动力组织、政府契约精神等因素,扩大规模搞种植的积极性也不是太高。
第二点感受,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不能动不动就下行政命令。沭阳的花木经济如火如荼,但在上个世纪80年代的时候,只有一小部分农民发现了商机,悄悄地做起了生意,然后带动了周边。后来政府及时介入,配套政策,完善基础设施,打出了品牌。但即便如此,种花卉苗木的百姓也只局限在新河、颜集等几个乡镇,县内大部分乡镇很难复制推广,诸如这样的例子很多。我们要善于发现基层的亮点,尊重基层首创精神,将主要精力用到信息服务、市场策划、流通疏导、环境保障等服务上来,真正让市场和“市长”回归本位,而不是动辄通过行政命令来移植成千上万亩、水土不服的“大树”,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
第三点感受,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要打好持久战,算好长远账。市场经济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如果我们总是见别人种什么养什么,自己也亦步亦趋,结果总是跟着市场后面跑,只会处处被动,始终赶不上农产品盈利周期。对认准的农产品,要善打持久战。邳州的大蒜种植就是这样,每年都种,虽然有些年头是亏的,但是总会赶上“蒜你狠”的年头,总体下来还是赚的。所以要引导农民坚定信心,正确看待市场,赚钱的时候要有来年亏损的危机意识,当年亏损的时候也要看到后面盈利的曙光,坚定不移走好农业产业调结构之路。
第四点感受,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不是万金油,不可能遍地开花。对于产业发展,从上到下,一直都在讲要因地制宜,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游则游。大到省里的“1+3”功能区建设,小到一个村的发展,都有这样的要求。但即便如此,在实际中仍有搞一刀切的情况,有的地方动辄就要求每个乡镇必须建设一个数千亩、成方成片、单一品种的高效农业示范点。这种决策是否经过严谨的论证姑且不论,单是这种导向就和因地制宜的基本要求相背离。不是所有的盆景都可以成为花园的,这样的结果只能是逼着下面弄虚作假。
(作者单位:中共江苏省委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