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布置课后作业 提升数学学习质量
2018-10-26王雁斌
王雁斌
【关键词】 数学教学;课后作业;布置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8)17—0112—01
课后作业是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巩固方式,也是教师了解学生掌握知识情况的有效反馈方式之一。然而,目前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很多教师因为过于追求学生的巩固程度,没有把握好数学作业的量,导致学生对数学作业充满了畏惧和乏味之感,打压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了改变这一现状,笔者认为,教师要充分重视课后作业的作用,精心布置课后作业,将课后作业的功效发挥到极致。
一、精心设计课后作业
设计作业时,首先要注意明确作业的目的:设计这些题目的目的是什么?涉及到的数学知识有哪些?让作业充分符合这个标准,更加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训练。通过做作业学生最大程度地完成对今天新学習的数学知识的巩固和理解,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对于设计出来的作业教师也要提前先实现,预估学生大致在作业上完成的时间和题目的难易程度,也能够提前预见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容易发生的问题,可以在布置作业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提示。
比如,教学“完成线性规划”的知识以后,教师可以布置课后作业:现在有大米和小麦两种农作物需要运送,可以使用飞机或者轮船两种方式来进行运输,已知利用一个轮船运送小麦300吨,大米250吨,一架飞机运送小麦150吨,大米100吨,那怎么样安排才能合理运输2000吨小麦和大米1500吨?这道题的难点就在于学生的做题思路,不容易想到怎样解决,教师可以在布置作业时提醒:充分结合本章我们学习的线性规划题目,想一想怎么设定区域,其目标函数怎么样?通过这样的提醒,为学生提供了做题的思路。
二、分层布置课后作业
由于家庭环境,智力因素等各方面的影响,每个班级的学生在学习方面和个性特点方面都会出现一定的差异。若按照统一的标准,给有差异的学生布置同样的作业,必定收不到好的效果。此时,分层布置作业就至关重要。一般按照学生的学习基础和态度等,可以将学生分成三种层次:中等偏下、中等、优秀。课后作业的布置也要分层,让各个阶段的学生都可以通过做作业得到应有的进步和提升。
三、落实课后作业评价
评价也是课后作业的重要步骤,如果教师做好了对学生课后作业的评价过程,可以清楚地了解到课堂的效果,了解学生的认知程度和学习能力,就可以据此完善教学方案,进而改善课堂的教学效果,也可以加强作业的针对性,提高作业质量和效率。首先教师需要做好作业的批改工作,注意批改方式的多元化,比如学生互改、互相纠错等,实现学生的自我评价。对于一些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可以贴在墙上,让学生长期关注,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
对于学生在作业中具有代表性的题目,教师可以在课堂进行重点讲解,并且再次设计同种类型的巩固练习和变式,保证课堂的效率和质量。个别学生在解题中还出现了其他问题,课堂时间有限,教师可以课下一对一解决,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
总之,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重视作业的作用。通过课后作业,不仅仅可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巩固理解和运用,还可以强化学生的记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教师可以在不增加学生学习负担的基础上针对各个层次学生的弱项进行一定的巩固,让作业更有针对性。教师应该有计划地设计课后作业,利用作业内容和方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编辑:谢颖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