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曰无衣
2018-10-26二笨
二笨
在黑龙江的边疆小镇做一只袍子是很艰难的。
先科普一下。同袍,原意是指战友、夫妻、兄弟、朋友等。而今用作汉服运动参与者之间的称呼,出自秦军军歌《诗经·秦风·无衣》。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然而在我们家这个汉族与朝鲜族混居的小县城,当你穿汉服出门的时候,十个人里会有九个人迎面与你挥手说“阿娘哈塞呦”,还有一个在低头玩手机根本没看见你。
每当这时我都只能一脸尴尬地开口:“大哥/大姐,我是汉族。”
然后被问:“那你怎么穿朝鲜族小孩儿的衣服啊?”
我再回复:“这是汉族的民族服装……”
话题到此也就终结了。
其实不能怪乡亲们会认错。想想每年清明节,县里都会组织学生以校为单位给烈士们扫墓。我们汉族的小孩儿基本都穿着肥大的校服,复制、粘贴一般站成队,一眼望过去谁也分不出来谁。
而朝中的孩子们,往往就会穿上他们的民族服装,每个人都不重样,花花绿绿的,接在我们学校后面。这简直让因为个头问题永远站在最后一排的我羡慕到流口水。
彼时的我一度以为汉族真的是个“裸奔的民族”。
我是在网上瞎晃时看到“汉服”这个词的。
点开图片的瞬间,那叫一见惊艳。于是在做好功课后便迅速入手了人生的第一件汉服,毅然決然跳入了这个传说中深不见底的汉服坑。
但真正敢于穿汉服出门,还是在大学。期间经历了很长时间的思想斗争,一面恐惧路人异样的眼光,一面又实在按捺不住自己躁动的心。
后来我发现,一个人走路的时候,插上耳机,目不斜视,世界就是你自己的。
可即便这样,还是会有很多小麻烦。
之前一个人去长城玩,旅游专线上的讲解员在告一段落后反问:“大家听懂了吗?”
我这个人来疯立刻大声地接话:“听懂了!”
于是一车的人都转了过来,和我同排的大哥更是一脸惊悚。
“你汉语讲得真好!”
我:……
“你是日本人吧,来中国几年了?”
我:“……不是啊,大哥,我是中国人。这是汉服,汉服就是……”(继续重复过去的无数天)
这样的尴尬似乎怎么都躲不掉。
我一直以为汉服复兴之路道阻且长,可今年却接连迎来惊喜。由共青团中央牵头举办的中国华服日,似乎一瞬间把汉服推到了大众眼前,连一直号称和我隔着次元壁的室友们,也纷纷开始让我安利靠谱的汉服商家。打算跟上时代的潮流,也来一波汉文化。
上个月和朋友相约穿汉服去苏州玩,为此两个人都精心打扮过,总觉得一定要穿最漂亮的衣服才配得上这人间天堂。然而我们高估了自己,我俩不止脸不允许,手也残,稀里糊涂拍了半天,不是对不准焦,就是曝光过度。
于是当我举着手机扎着马步,再一次要求我的小伙伴从那个走廊里走一遍时,旁边围观的游客终于忍无可忍了。
“你不会拍,还是我来吧!”
我让开位置,五六个带单反的摄影师一拥而上,指挥着我的小伙伴:“来,笑一点。”
看看我朋友立刻手足无措的样子,我差点儿笑趴在石头上。刚要回头,耳边立马响起一声怒喝:“不许动!保持这个姿势!”
最后愣是被拥堵了近一个小时,围观群众们才放过我俩,并纷纷表示,果然还是汉服拍出来好看,回去也要买一件。
这时我才意识到,“汉服”这个词,似乎终于融入我们的生活了。
我室友是个妙人。她说,她有一种神奇的体质,当她开始喜欢什么的时候,这个东西一定会在一年内迅速流行起来。而她最近着迷的东西,就是汉服。
我说,好,那我就等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