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湿陷性黄土地区挡土墙设计

2018-10-26白刚强

科技资讯 2018年10期
关键词:挡土墙设计

白刚强

摘 要:“挡土墙”顾名思义就是预防土体变形或倒塌而设计的稳固构筑物。湿陷性黄土地区挡土墙在保持基本功能的同时,也要满足人们对艺术美感与优化环境的需求,使“挡土墙”具有一定的观摩性与景观性。挡土墙在工程施工及城市建设中应用广泛,两者形成功能性互补,能很好地补充施工中存在的不足与缺陷。希望能对相关从业工作人员有所帮助。

关键词:湿陷性 黄土地区 挡土墙 设计

中图分类号:TU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04(a)-0096-02

现代社会对建筑设计与施工水平的要求逐步提高,越来越重视湿陷性黄土地区挡土墙功能性与成本造价的统一,选材的方式与材质也渐趋丰富。湿陷性黄土地区挡墙材质选择,推荐采用片石混凝土,国家对建筑材料开采的控制力度逐年加强,材料单价上涨幅度很大,造价上浆砌片石与片石混凝土相比优势并不是十分明显,且浆砌片石墙体易开裂损毁,耐久性不如片石混凝土。本文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及工作经验总结,对挡土墙基本含义、挡土墙选材及种类进行了分析。

1 挡土墙选材及种类

1.1 挡土墙选材

第一,选材理念发生变化。随着人们对生活环境的逐步提高,湿陷性黄土地区挡土墙的选材理念也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也迎来了材料科学的发展,环保型材料也逐渐成为选材的新宠。选材不仅仅局限在传统的砖、钢筋、混凝土等材料,因地制宜地有效利用各种环保材料是选材理念发生变化的一大特色,比如小石子、瓷砖、板材等材料也可能被利用到挡土墙中。

第二,艺术性也成为选材的一个重要条件。在湿陷性黄土地区中,不只强调挡土墙的基础功能,能够给人们生活环境增添色彩,艺术性也成为其功能的重要部分。在选材时,只要是有利于充分发挥挡土墙艺术性而又不失其基础功能的材料,都会被加以利用。同时对所选材料在造型上根据挡土墙需求进行创造性的改变,增强其艺术性。

第三,选材多样性。在现代社会湿陷性黄土地区挡土墙被赋予了多样化的功能,也就形成选材多样化特征。选材多样性不仅仅表现在材料本身的多样性,也表现在形式设计的多样性。比如传统的砖类材料在制作时就会在挡土墙因地制宜理念的指导下,被设计成为嵌入式、渗水式或草地砖等。

1.2 挡土墙种类

1.2.1 直立式

直立式挡土墙直观特点就是平面空间大、单调、垂直度高。对其改造要从其特点出发,取长补短,因地制宜地进行画面感设计。由于直立式挡土墙平面空间大,是信息传递的一个很好平台,所以靠近路边的挡土墙可以加以装饰作为传递信息的平台。行政单位可以利用挡土墙的便利,向社会宣扬民族文化和国家精神。靠近住宅小区的,可以做成阅报栏或者信息传递平台,丰富市民文化。另外,直立式挡土墙也可以依据所在地理位置,设计成与区域融为一体的观赏性造型,比如可做成植物墙。

1.2.2 倾斜式

倾斜式也可称为台阶式,这类型挡土墙一般为重力式,有一定的规则或不规则的层次,立体式改造与观赏性改造空间相对较大。倾斜式挡土墙改造后的观赏性较强,在改造时对周边自然环境与改造条件限制比较大,一定要因地度势,合理的融入到周边环境,给人以美感。可以充分利用绿色植物的作用,设计成花園式挡土墙,净化社会环境,让人们的感觉心旷神怡。

2 湿陷性黄土地区挡土墙设计要点

2.1 化高为低

对于墙面较高的挡土墙,可以用化高为低的手法。在改造时也要注意土质特点,将“高”逐步“梯田”化,可以利用绿色植物来弥补阶梯化的空间,在保留观赏性的同时也要注意保持水土。高速路上化高为低的手法随处可见,在处理过程中,将直面梯化,在照顾到人们视觉感受的同时,也考虑到了生态绿化。

2.2 化整为零

对于高度差较大的景观挡土墙,要消除其压迫感,就要选用化整为零的手法,适当地从视觉上减少高度差,给人以违和的画面感和立体感。立体感是化整为零处理方法的灵魂,高度差较大的挡土墙有创造立体感的优势条件。

2.3 化大为小

看着非常庞大的挡土墙可以将其化大为小,优化人们的视觉感受。体积较大的挡土墙可以合理、科学地分割成独立的部分,然后在独立部分的基础上再进行改造设计。这种手法有效地解决了挡土墙体积庞大的问题,增强了人们的主观感受。

2.4 化陡为缓

由于人们视觉所限,同样高度的挡土墙通过不同的设计处理,则就会有不同的效果,化陡为缓的方法就是一个有效的手法。化陡为缓就是将坡度较陡的挡土墙加以倾斜式的改造,虽然整体高度一致,但是视觉却大相径庭。

2.5 化硬为软

化硬为软是指把由钢筋、水泥砌成的冷冰冰、呆板、没有生命和活力的挡土墙,通过软性因素的引人,改变整体的“风格和气质”。比如引入绿色植物、光纤或者浮雕图案等因素改变其感官格局。

2.6 做好基础砌筑方案

在完成基底土的处理后,即可开展基础砌筑的作业施工。在砌筑时,首先需要铺设湿陷性黄土地区的垫层,可铺设一层土工格棚,然后在土工格棚上进行填料的填充。在对填料进行辗压密实之前,还需要铺设一层湿陷性黄土地区垫层。在墙体下基础部分的垫层之上使用混凝土进行浇筑,这个过程一般是一次性完成,同时,浇筑时要根据沉降缝来进行分段浇筑,对于沉降缝的处理可以使用沥青等材料来堵塞。

2.7 处理好筋带铺设方案设计

筋带铺设是湿陷性黄土地区挡土墙施工技术作用得以发挥的最重要的步骤之一,筋带铺设的质量将会直接影响到湿陷性黄土地区挡土墙施工技术作用的发挥。因此,在进行筋带铺设过程首先要把筋带下料至相关的施工地,下料的时间应该早于施工之前,下料的长度应该以设计长度为准,下料的长度=拉筋带穿过孔长度+2×设计长度。为了确保湿陷性黄土地区挡土墙施工能够顺利有效的进行,在施工过程中,相关施工部门应该严禁边施工边下料现象的出现。在进行铺设过程中,为了保证施工质量,相关的施工人员应该尽可能地的保证筋带能够和墙面垂直,并且最大程度地使其呈现出辐射状存在。为了保证施工质量,筋带在铺设过程中应该最大程度地避免弯曲以及扭结的现象,铺设的密度和固定筋带的位置应该相对应。在铺设过程完成之后,相关验收人员应该对其进行验收,从而保证湿陷性黄土地区挡土墙施工效果的体现。

3 结语

随着对公路工程要求的提高,挡土墙的设计对公路工程的正常运行具有重要的作用。在进行湿陷性黄土地区挡土墙设计时,应该遵循其基本原则、协调环境、因地制宜。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湿陷性黄土地区挡土墙的施工技术也取得了很大的突破。与此同时,我们也应更加细致地钻研,使我国的公路工程的施工质量得到更大的改善,促进我国经济的增长。

参考文献

[1] 王瑜.浅析铁路客专黄土路基消除湿陷性的地基处理[J].科技视界,2014(2):133.

[2] 林宇.湿陷性黄土路基地基处理及施工分析[J].科技风,2013(23):161.

[3] 贾存亮.浅谈湿陷性黄土路基的常见病害及防治[J].科技信息,2013(13):376.

[4] 任莎莎.基于地质条件下的公路选线设计探讨[J].交通标准化,2013(10):19-21.

[5] 彭飞.探讨基于不良地质条件下的公路选线设计[J].科学之友,2013(7):39-40,42.

[6] 李中宁.浅谈不良地质条件下的公路选线设计[J].科技信息,2012(3):446,489.

猜你喜欢

挡土墙设计
BUBA台灯设计
“草方格”挡土墙
加筋挡土墙在地震作用下的数值分析
衡重式挡土墙断面优化对地基应力的影响分析
有种设计叫而专
坡角对公路坡间挡土墙稳定性影响技术研究
陈国兴设计作品
匠心独运的场地设计画上完美句点
空箱挡土墙在水工建筑物中的运用
跨越式跳高递进与分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