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管理,和谐课堂
2018-10-26傅圆
傅圆
当前,小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常常在家里被宠爱,父母对他们的宠爱造成了一些他们身上的不良习惯,这给小学阶段的班级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障碍。因此,作为小学班主任,我们必须要结合当前小学生心理特点对于班级管理的策略进行创新,有所突破,从而提高班级管理的有效性。
一、言传身教,起好带头作用
因为小学生的年龄较小,辨别是非的能力也较弱,但是他们的接受能力很强并且具有十分强烈的好奇心和模仿能力,班主任有足够的时间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因此也是学生最经常模仿的对象。不论是言谈举止、自身修养还是教师的学识水平等,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他们会在思想、言行等方面将班主任作为模仿的对象。因此,对于小学班主任来说,必须要树立表率意识,知道自己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是学生模仿的内容,从而做到言传身教,为学生起好带头作用。例如,教师常常会要求学生上课的时候按时到校不随便请假,那么教师本身就要做到按时到达教室,不会迟到、早退;教师要求学生讲究卫生,不乱扔垃圾,不穿奇装异服,那么教师本身就要做到爱护环境、服装得体;教师要求学生热爱劳动、关心班集体,那么教师就要做到关爱学生,身体力行;教师要求学生尊敬长辈,与同学相处团结友爱,自身就要做到与同事和睦相处等。总之,一切要求学生需要做到的,班主任教师首先都需要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班主任教师首先就要不去做。只有这样,做到严于律己,才能够在学生心目中树立一个良好的模范形象,提高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从而确保学生能够自觉地服从班主任的教导,更加顺利地开展班级管理工作。
二、组建队伍,形成领导核心
想要全面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只依靠班主任的力量是无法实现的,教师还需要借助其他方面的力量,安排学生成为班干部,充当小助手的角色。因为学生在一些情况下不愿意主动地与班主任进行沟通、交流,但是同龄人能够更好地进行倾诉,让学生之间进行问题的沟通,能够更加高效地进行班级的管理工作。但是,实现这种班级管理工作的前提是班主任有凝聚力强的班干部队伍,能够成为教师管理班级的得力助手。教师在选择班干部成员时,要先对全班同学进行细致的了解,观察他们的性格、特长、品质、能力等,选择一些组织能力较强的学生成为班干部的候选人,然后让他们上台来介绍自己,通过民主的方式让学生投票选出最终的班干部。但是因为学生的年龄限制、心智等各个方面的发展也不够成熟,因此班主任还要定期召开班干部的会议,对每一位小助手进行分工,讓他们明确自己的职责,培养他们的责任心和管理能力,确保班级小干部能够共同地努力,营造秩序井然的班级环境。
三、健全制度,建设良好班风
古语有云:“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句话充分说明了制度规范的重要性,在管理小学班级时也需要遵循这一规律。尤其是对于小学生来说,他的年纪较小,自控能力、自制能力都较差,很多事情如果没有给他们制定一定的规范,那么他就会随心所欲,不论做什么都想按照自己的想法来,这种散漫的作风会对班级管理工作造成很大的困难。因此,小学班主任必须要为学生的日常言行制定一个规范条律,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班级的具体情况,健全相应的管理制度,形成积极健康的班级氛围。例如,在进行班规的制定时,教师就可以从课堂、作息、自习、劳动、作业等多个方面制定不一样的守则和奖惩制度,为学生制定一个生活、学习、劳动等的规章制度。当然,在制定规范时,也需要遵循以下的规律:首先,不能只按照教师的主观思想,还需要反映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客观需要;第二,作为监督者,班主任教师不能对学生区别对待,要遵循同样的标准,平等地对待所有的学生;第三,制定的规章制度必须要符合学生的性格等特点,不能超过学生的理解能力,这样学生才能够乐于遵守班级规范,达到班主任教师理想的氛围,促进班级管理工作的推进。
在小学阶段的班主任工作中,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教师要结合实际的教学情况,注意观察、善于总结,探索出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管理策略,打造出一个积极健康、阳光向上的班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