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容错纠错机制为干事者撑腰鼓劲
2018-10-26张国华
张国华
泸县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为主线,将“激发干部干事内生动力”列为重点课题,积极探索容错纠错实施办法,为勇担当敢作为的干部解除后顾之忧。
当前,干部容错纠错機制的实施面临一些难题:一是容错具体边界确定困难,容错纠错涉及范围广,“正面清单”“负面清单”很难一一列举,针对“错误”类型和量级,要准确界定责任比较困难;二是容错纠错尺度难以把握,新领域新情况新问题,不同地区不同部门差异较大,要制定统一判定尺度难度较大;三是机制运行框架尚未统一,容错纠错涉及多要素、多环节、多个职能部门,相互配合协作的模式还未形成;四是公开和监督手段尚未完善,现有手段单一、作用有限,管理监督及容错事项公开等框架需要重构。针对这些问题,泸县以“三个区分开来”为核心,大胆探索实践,建立完善容错纠错“1+N”机制,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
“七看七区分”厘清底线。制定出台《泸县干部容错纠错实施细则(试行)》,明确容错纠错10类适用情形,正确区分“失误与失职”“敢为与乱为”“负责与懈怠”“为公与徇私”的界限。坚持“七看七区分”,即看动机,是出以公心还是假公济私、以权谋私,区分无心之过与明知故犯;看性质,是探索创新还是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区分工作失误与违纪违法;看依据,是界限不明还是故意曲解、随意变通,区分先行先试与肆意妄为;看过程,是民主决策还是个人专断、一意孤行,区分依规履职与滥用权力;看取向,是大胆尝试还是无视规律、急功近利,区分民生工程与政绩工程;看程序,是简政放权还是把关不严、审查不严,区分便民利民与优亲厚友;看态度,是及时补救还是消极应对、放任损失,区分主动纠错与坐视不管。对在改革创新和推动发展中出现的工作失误或无意过失,给予减轻或免除相关责任,为敢干的人“兜住底”,给改革创新者吃上“定心丸”。
“三重六程序”规范操作。借鉴引入“判例法”等方式,建立合理归纳参照体系。以相关事实为依据,以制度规定为准绳,以群众监督为保障,重调查取证、重听取意见、重公示公开。严格按照“申报—受理—核实—认定—暂缓—备案”6个操作程序,将党委全面负责和纪委监督职责无缝衔接,使容错纠错机制在基层得到落实。在容错启动环节,畅通信息反馈渠道,议事小组坚持“三听”:即广泛听取上级领导意见、听取同级同事意见、听取基层群众意见,对拟容错事项进行充分论证。建立完善民主监督和客观评估机制,尽量减少主观因素的干扰,防止容错免责成为干部违法乱纪的“保护伞”,确保公平正义。
“三谈一回访”容纠并举。实施容错,绝不是搞纪律“松绑”,而是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以达到保护改革者、宽容失误者、警醒违纪者的目的。对干部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运用谈心交心、谈话提醒、约谈批评等方式及早处置。坚持“问责与挽救并行,惩前与毖后并重”原则,探索建立受处分党员“警示教育+整改约谈+帮教回访”机制。按照分级负责原则,建立台账,一人一档,党组织指定1名同志作为受处分人的教育帮带人,通过思想解惑、工作解难、生活解困等措施,帮助受处分人员端正思想、转变观念,认识错误、消除顾虑,以良好的状态投入工作,积极营造教育、帮扶的关爱氛围。处分期满后,对受处分干部进行一次全面考核,考核结果将影响其未来的任职使用,如有消极怠工、敷衍塞责的,将受到严肃处理。(作者系中共泸县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责编:余娜)